- 勞動合同法條文評注與適用
- 林嘉
- 1248字
- 2020-06-09 15:40:22
序
近年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旋律。2006年《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目標。從本質上說,和諧社會是法治社會。社會法與和諧社會的建設有著高度的契合性。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而社會法產生和發展的最大動因就是現實存在的各種社會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需要制定大量的社會立法、通過法律調整手段予以規范。此外,社會法與和諧社會在價值追求上也具有一致性,兩者都是以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其價值目標和價值判斷。社會法作為規范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基本法律,在和諧社會構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我國法制化進程中,社會立法已駛入了快車道,當前及未來幾年都將是我國的社會立法年。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計劃就突出了社會立法,2007年吳邦國委員長在其工作報告中強調要“著力加強社會領域立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2007年6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這是繼《勞動法》之后又一部調整勞動關系的重要法律,其頒布和實施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發展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也進入了全國人大審議、制定或起草階段,這些法律將在未來幾年內陸續頒布,并成為影響我們生活的重要法律,真正發揮社會法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功能。
作為一名從事社會法學研究的學者,我為自己能親歷社會立法的繁榮盛世而倍感幸運。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之邀,我主編了這套“中國法評注與適用叢書·社會法系列”,希望本套叢書能為繁榮我國的社會法學研究和推動社會法的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本冊為《勞動合同法條文評注與適用》,主要是針對《勞動合同法》各個條文的學理解釋,每個條文基本都包括了[相關法條]、[草案相關條文比較]、[法條評析]以及[理解與適用]等項內容,其中[相關法條]主要是從現行的法律、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等規范性文件中甄選的與勞動合同法法條相關的規定;[草案相關條文比較]主要是將立法過程中審議的四個草案的相關條文的變化進行比對,概括提煉立法過程中的爭議焦點;[法條評析]是根據法律條文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進行的針對性的學理解析;[理解與適用]則是結合實踐,突出分析條文在實踐中存在的理論爭議或者適用陷阱進行的具體分析,增強本書的實用性。
參與本書編寫的有高校的教授、資深法官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博士研究生。具體的編寫安排為(以撰寫章節先后為序):
范圍: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節、第三節、第七章(第89~95條)、第八章;
楊飛:第二章;
單國軍:第二章(第26、27、28條);
鄧娟:第三章;
林海權:第四章;
魏麗:第四章(第49、50條);
田野:第五章第二節;
王穩:第六章;
王立明:第七章(第80~88條)。
全書由林嘉主編和審定。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時間緊迫,編寫工作難免存在不足和錯誤,希望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林嘉
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