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爺孫
書名: 桃花同載少年游作者名: 云下斜陽本章字數: 2405字更新時間: 2019-12-27 10:25:49
季黎老家這棟房子當初選址選得非常好,剛好在半山腰龍頭的位置。
山腳下有一條河,這條河當初為了上游水庫能夠更好地排水,所以挖得比較深,河邊修了一處堤壩,平時做飯洗個水果蔬菜什么的,都是在這里,也比較方便。
爺爺一輩子在農村待慣了,習慣了農人自給自足的生活,所以平時都是自己種了些時令蔬菜,自己吃不完就趁趕集賣掉,也能貼補一些家用,雖然家里并不缺少這點錢。
季黎來到自家菜地里,掐了點兒新鮮的蒜苗和香菜,他知道爺爺每逢趕集都會買上半斤肉回來,所以準備在他回來之前把食材都準備好,好好地做一頓飯菜。
……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進城打工的數量增多,人們大都不靠種地為生。所以一旦有人自己種地,把蔬菜拿到市場上來賣,顧客肯定不會太少。
這不,剛來還沒多大一會兒,今天早上拿來的幾把小蔥,兩捆菠菜,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西紅柿,由于賣相較好,早早就被買光了。
季國偉心里想著下次來是不是要多拿點菜,自家菜地里的菜一個人根本就吃不完,好多都已經快老了。
本來鄉里離縣城不遠,自己吃不完還可以給季黎母子捎帶一點兒過去,可季國偉又不是那種喜歡到處跑的人,再說,城里又不是沒有賣,何必費那么大的周折?他們若是想吃,大可回來自己摘回去。
也許是家風較好吧,季黎這一家人長輩從小就教育得很好,從來沒有吵過架,也沒有因為什么事情與鄰居發生矛盾。
從季黎的曾祖父,到祖父,再到父親、叔父、姑姑,相處得都很融洽。所以,一家人性格都比較隨性,幾乎是那種明明小跑兩步就可以趕上公交,卻寧愿慢走等下一趟公交的人。
所以,自從季黎父母參加工作搬去縣城里之后,季國偉就很少去城里,反而是更加喜歡鄉下閑適的生活。
誰勸都沒用,要不是季黎叔叔家又添了一口新丁,估計季黎奶奶都會留在鄉下。
但好歹一家子都是特別容易知足的人,季國偉也樂得如此。
“老季,今天生意不錯啊!”旁邊一起賣菜的人笑道。
“是啊,還行,看來下次得多帶點兒過來啊!”高興之余,季國偉這樣回道。
“我走了!”
“好嘞,我還得等一會兒!”
決定好下次趕集要多帶點兒蔬菜過來,季國偉收拾好攤子,又去肉攤割了半斤五花肉,就準備回家。
快回到家的時候,隔著一塊田季國偉就望見自家煙囪徐徐冒著青白色炊煙。
看來家里來人了,應該是季黎回來了。季國偉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加快腳步往家走去。
……
此時季黎正差不多把食材都準備妥當,連開水都燒好了,就聽見門外響起一陣熟悉的腳步聲。
接著,這腳步聲就朝著廚房響起,季黎還沒反應過來,就見一個身形消瘦但看著很健朗的老人走進來。
“爺爺,我回來了!”季黎看著眼前無比熟悉的老人,顫聲說道。前世的時候,季國偉過世得早,季黎很早就已經沒有對爺爺的印象了,只記得這是一個樂觀開朗,慈眉善目很健談的老人。
“嗯,好,回來就好,早上我就有種感覺。估計今天你就要回來了,吶,我買了半斤五花肉呢!”只見季國偉打量著季黎,笑瞇瞇地說道,然后順手將買回來的肉放在桌子上。
“呀,真是太好了,我正好從地里摘了點兒蒜苗,咱炒一盤回鍋肉咋樣?”
“好啊,我也嘗嘗你的手藝!”季國偉高興地說道。
由于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飯菜上桌速度很快,差不多二十分鐘就搞定了。
擺好椅子,放好碗筷,祖孫倆兒邊吃邊聊起來。
“怎么樣啊最近,這次月考成績如何?”季國偉問道。
季黎心里微微一樂:自己以一個成年人的思維來看問題,家長一見到孩子,首先問的肯定就是學習考試成績那點兒事,于是不緊不慢地回答道:“爺爺,這學習的事兒,我可是沒給您丟臉,這次考試全班我可是全班第二,年紀第五!”
“喲,這么厲害呢?可以,很不錯,繼續保持,給咱家爭光哈!”季國偉一聽季黎說自己的成績,沒想到這么好,高興得特地給季黎夾了一筷回鍋肉。
“放心吧,咱們家雖說不是書香門第,但好歹也是知識分子家庭,我現在也長大了,知道學習要刻苦努力,不會給您和爸爸丟臉的!”
雖說季黎知道爺爺是一個隨性的人,習慣在鄉下生活。但就黎現在算起來也算是千萬富翁了,爺爺奶奶年紀越來越大,有條件了就應該讓他們好好地休息休息,四處走一走看一看,也不用天天這么勞累。
因此,季黎想到這里,就開口說道:“爺爺,你有沒有想過去別的地方生活啊?”
“別的地方?我年紀大了,能上哪而去?”
“當然是生活條件好的地方啊,不用辛苦種菜,看病也方便,喝茶也方便。”
“你這小孩子家家的,問這個干什么?”季國偉聽季黎這么說,感到一頭霧水。
“哎呀,你就說假如你可以去的話,你愿不愿意去吧!”由于不能解釋太多,季黎干脆直接問道。
“不是很愿意,我寧愿在這鄉下舒舒服服地過我的小日子!”想也沒想,季國偉也回答道。
聽到這話,季黎心里不由苦笑起來。其實他也猜到了爺爺會這么說,安安靜靜地過了大半輩子的生活,突然說要搬到別的地方去,誰會果斷毫不猶豫地說愿意?
尤其是垂垂老矣閱盡人生的老人。
想通了這一點,季黎也就沒有再提這件事情。此事本來也是他臨時興起,征求一下意見,并沒有決定要直接落實的意思。
祖孫倆算起來也將近有兩個月沒見了,所以也聊了很長一段時間。
吃完飯后,季黎把碗也給洗了,順便也清理了一下廚房和衛生間。
等一切都忙完之后,都已經差不多兩點了。
鄉下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打麻將。本省曾一度被稱為中國的“麻省”——麻將大省。打麻將這個習俗不知從什么時候興起的,一代代人傳下來,竟從沒失傳過。幾乎所有的大人,不說精通,但都能夠玩兒上一兩把,就連許多小孩子都會打。
農忙時節就不說了,可農閑的時候,整天無事可做的農人們就會相約一起,到茶館里搓麻將,并美其名曰“喝茶”。
季黎的爺爺作為一個曾經當過村長的人,在十里八村都是一名搓麻將的好手,這個時候,最愜意的事情就是每天吃飽喝足,然后去村里人開的茶館里溜一圈,擺擺龍門陣。
遇到很久不見的老熟人,興致來了,還會搓上兩圈麻將。
當然,季黎作為一個擁有三十歲心理年齡的人,見慣了前世那些高科技的,五花八門的玩意兒,對這些麻將,實在很難提起什么興致。
更何況,他根本就不會……
于是,脫離了這種低級趣味,他很快就又投入到了寫書的工作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