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孩子的趣味幾何學
- (蘇)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
- 1403字
- 2019-12-27 16:26:37
前言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1882—1942),出生于俄國格羅德省別洛斯托克市。別萊利曼出生的第二年,父親便去世了,但他從身為小學教師的母親身上獲得了良好的教育。17歲他就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當時的人們迷信流星雨是即將毀滅人類的火雨,別萊利曼針對流星雨寫下了《論火雨》的科學論文,他指出人們口中的火雨不過是一種正常的天文現象,即獅子座流星雨,它會定期地出現。
1909年別萊利曼畢業于圣彼得堡林學院,畢業以后他就全力從事教學與科普作品的寫作。1913年發表了《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后來相繼完成一系列趣味科普讀物打下了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了蘇聯第一份科普雜志《在大自然的實驗室里》并擔任主編。1924—1929年,他在列寧格勒(即圣彼得堡)《紅報》科技部任職,兼任《科學與技術》《教育思想》雜志的編委。1925—1932年,擔任時代出版社理事,組織出版了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3—1936年擔任青年近衛軍出版社列寧格勒部顧問、學術編輯和撰稿人。1935年,他創辦和主持列寧格勒“趣味科學之家”,開展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反法西斯侵略的衛國戰爭中,還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這也是他為科普生涯做出的最后奉獻。1942年3月16日,別萊利曼在列寧格勒溘然長逝。
1959年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在月球上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人們將其中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命名為“別萊利曼”環形山,以此來紀念這位為科學奉獻一生的科普大師。
盡管別萊利曼在生前沒有任何科學發現,也沒有得過什么榮譽稱號,但他是一位特殊意義的“學者”,趣味科學的奠基人。他一生發表了1000多篇文章,共寫了105本書,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普讀物。他的趣味科普系列圖書在俄羅斯就出版幾十次,并且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仍在全世界暢銷,深受讀者的喜愛。雖然別萊利曼從沒把自己當成作家,但無疑他是一位享譽全球的科普作家,他的作品出版量是無數作家難以企及的。
別萊利曼的文筆流暢優美,他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完美地結合起來,善于將科學理論用生動趣味的形式表現出來。凡是讀過他的科普讀物的讀者無不被他的作品所吸引,人們不覺得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在欣賞妙趣橫生的故事。他的作品堪稱具有嚴謹科學性和優美趣味性的科普教科書。
本書不僅是寫給數學愛好者的,更是寫給對數學絲毫不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還是寫給學過數學或者正在學校里學習數學,但是在生活中基本沒有運用過數學的人。
有許多熱愛旅行、熱愛露營的讀者朋友,在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會想到找人求助,卻沒有意識到根據自己所學的幾何學知識,自己就足夠解決困難。作者寫本書的目的不僅是幫助讀者朋友們掌握更多更實用的幾何學知識,更是想要激發起讀者的興趣。所以作者將幾何學從學校的黑板上搬到戶外,在森林里,原野上,小河邊,黑暗的大船上……作者天馬行空地做幾何習題。
別萊利曼把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儒勒·凡爾納、托爾斯泰、契訶夫和馬克·吐溫的篇章上去,更是從果戈理和普希金的著作里找出幾何問題的材料。還向讀者提出各種各樣的幾何學問題,內容新穎別致,過程耐人尋味,結果出人意料。
本書通過人們在大自然中經常會遇到的路程、面積的測量,方位的判定等許多問題,以及在一些著名的文學作品中摘引出來的類似問題,啟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指導讀者學習幾何知識的同時,幫助讀者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年代所限,書中的一些數據是作者當時所能得到的最新數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現在很多數據已變得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