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霹靂大醫:李可
  • 張存悌 卓同年編著
  • 1397字
  • 2019-12-25 18:45:15

一、擅用毒峻藥物

毋庸諱言,醫界存在一種習俗,處方用藥避重就輕,只尚平和,不敢也不會投用毒峻之藥,明哲保身,但求無過。葉天士所謂“借和平以藏拙”,甚至托名“王道”,說到底是缺乏膽識,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事實上,“無藥無毒”“藥以治病,因毒為能”(張景岳語)。藥之本性在毒,無毒則不成藥,“凡攻病之藥皆有毒,不獨附子為然,所以《周禮》:冬至日,命采毒藥以攻疾;《內經》有大毒治病、常毒治病、小毒治病之論……古先圣賢,皆不諱一‘毒’字。蓋無毒之品不能攻病,惟有毒性者,乃能有大功……如兵,毒物也,然殺賊必須用之……用兵以殺賊,殺賊以安民,則不惟不見兵之毒,深受兵之利矣。故用藥如用兵,第論用之當與不當,不必問藥之毒與不毒”(《吳天士醫話醫案集》)。

近代醫家楊華亭指出:“惟能用毒藥,方為良醫。”范文甫先生有一句名言,“不殺人不足為名醫”,意謂不善用峻烈藥(峻烈到能殺人程度)者,不足以成為名醫。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否善于運用毒藥、峻藥,是衡量一個醫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即使俗語“良藥苦口利于病”這句話,其初始本意也是“毒藥苦口利于病”,典出《史記——留候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噲言。”只是后世逐漸把“毒藥”衍變成“良藥”了。

李可深明此旨。他認為,毒藥治病“有殊效”。“中醫治病,以藥性之偏,救本氣之偏。少陰亡陽為大寒大毒,附子之大辛、大熱、大毒,適足以破之。故悟出:對垂死的心衰患者,附子之毒,恰恰是起死回生救命仙丹”(李可演講稿“思路與方法”)。

“毒藥治病,只要駕馭得當,有殊效。”(李可演講稿“學用經方兩大關”)“附子并不是現在講的這么可怕,如果畏附子如蛇蝎,你中醫就會無所作為,你不但治不了急癥,治不了大病,救不了性命,你連個方子都不會開。”(《扶陽論壇》)

例如治宋某雞爪風案:女,26歲。產后9個月,春末忽覺四肢麻木,氣怯神倦,腰困如折,勞累或氣候突變則加重。近1個月來,麻木一旦發作,手腳便頻頻抽搐如雞爪狀,內科診為缺鈣性抽搐,補鈣不能控制。視其面色萎黃欠華,脈細舌淡。斷為產后血虛,肝失所養故攣急,遂予加味芪桂五物湯益氣養血,補腎益精,柔肝緩急:生芪45g,當歸30g,白芍90g,桂枝、紅參(另燉)、腎四味各10g,黑木耳30g,炙草10g,鮮生姜10片,棗10枚,核桃肉20g,7劑。藥后精神健旺,面色紅潤,氣怯腰困麻木均愈,而遇冷仍有抽搐,詳詢病史,知患者產后未及滿月,淘米洗衣不避冷水,致寒濕深入血分,正虛不能鼓邪外達。內寒久伏,復感外寒,兩寒相迫,癥狀加劇。

前方雖曾治愈多例雞爪風,但本例主證有變,故僅有小效。上藥為補益氣血、滋養肝腎之劑,無直接驅寒效用,服后僅體質改善,病根未拔,故遇寒便發。且本例之寒,非表寒可比,乃深伏厥、少二經之伏寒,非大辛大熱溫通十二經之猛將不能勝任。乃改選《金匱》烏頭湯變方加滋養肝腎及蟲類息風之品進治:川烏30g,生芪90g,當歸、白芍各45g,炙草60g,麻黃、桂枝、細辛各15g,腎四味、防風、黑小豆各30g,全蝎12只研末沖服,蜈蚣4條研末沖服,蜂蜜150g,鮮生姜10大片,棗10枚,核桃(打)4枚。加冷水2500mL,文火煮取600mL,日分3次服,3劑。上方服后諸癥均愈,又照方連服6劑。計9日內服川烏270g之多,其癥得以根治,追訪10年未犯。(《李可經驗專輯》)

除了附子、川烏外,舉凡毒藥李可差不多都很善用,如馬錢子、木鱉子、狼毒、生半夏、生南星等,我們將在“用藥心得”一章中具體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临清市| 武安市| 青阳县| 莱西市| 嘉荫县| 汾西县| 黑水县| 伊金霍洛旗| 贵溪市| 壶关县| 治多县| 茂名市| 武汉市| 津南区| 镇远县| 唐河县| 临沧市| 泰州市| 定安县| 通渭县| 宁城县| 英德市| 宕昌县| 河北区| 永和县| 莱阳市| 积石山| 沭阳县| 淮北市| 烟台市| 广德县| 闸北区| 涟水县| 湘潭市| 兴宁市| 淅川县| 明光市| 柳河县| 太湖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