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識大師:深入淺出,廣澤蒼生
記得那是1977年12月,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終于步入了夢寐以求的中醫殿堂—廣西中醫學院。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尤其是來自邊遠瑤族山區的我,深知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刻苦努力,掌握過硬的本領,實現從醫的理想。當時中醫學院非常重視我們這屆學生,配備了學院最強的師資陣容,如班秀文、林沛湘、秦家泰、陳慧儂、陳慧珍等老一輩中醫名家,我如饑似渴地聆聽了這些大師級教授的授課。班秀文教授給我們上的是中醫基礎課,他紅光滿面、笑容慈祥,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精美雋秀的板書把我們帶進了中醫的殿堂。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的話:“中醫基礎課是學好中醫的奠基石,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學好中醫。”我很喜歡班老的授課,上課時我全神貫注做好筆記,生怕漏掉重要的內容和章節,而且很多內容是他老人家獨特的經驗,那可是書本上沒有的。遇到不懂的問題我還積極向他請教,直到弄懂為止。中基第一次考試我考了滿分,班老向我投以了贊許和鼓勵的目光。當知道我的老家是當年他曾下放農村“蹲牛棚”的廣西大新縣時,他更加關心我,鼓勵我好好學習,將來為群眾服務。
當時有很多患者慕名到班老家中看病,他都分文不取義務為患者服務。一次,一位鄉下來的患者在病愈后為表示感謝送了一只木菠蘿給他,他叫我到家里和他的家人一起分享。作為一個來自山區的普通學生,能得到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青睞,我感到格外的幸福和溫暖。出于對班老學識和為人的敬佩,在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婦科,希望能成為像班老那樣德藝雙馨、受人尊重的婦科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