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中醫中藥治療婦科病的優勢
中醫婦科學是運用中醫學基礎理論和方法,認識和研究婦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機和診治規律,以防治婦女特有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婦科病是女性特有的疾病。據調查發現,我國90%的已婚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病。婦科疾病輕則影響工作和生活,重者可導致嚴重不良后果。有的疾病,如經行感冒,可在食物調理、休息后自行緩解,而有的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如月經量少,久之可發展為閉經;陰道炎、附件炎,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發展為盆腔炎、輸卵管炎,甚至影響生育。因此,婦科疾病的治療已成為千萬女性關注的問題。對于不同的婦科病,中醫和西醫有不同的研究,治療方法不同,療效也不同。對于一些病理變化明顯的器質性婦科病,如卵巢囊腫過大、子宮肌瘤過大或一些疑為惡性腫瘤的病變,適合進行手術治療。而還有一些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免疫性不孕、原發性痛經、乳汁不下、急性乳腺炎、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綜合征等,則適合中醫藥治療。實踐證明,對于不孕的治療、術后康復和保健、產后康復、女性更年期保健、月經不調的治療、亞健康、性功能保健等項目,中醫調理療效獨特。
中醫中藥治療婦科疾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幾千年來,中醫中藥在保障母嬰健康、防治婦女疾病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早在夏商周時期就已有婦科學的萌芽,如《周易》在《易經·爻辭》中最早記載了不孕癥,如“婦孕不育,兇”“婦三歲不孕”。春秋時代,婦科知識已相當豐富,開始出現了婦科醫生,為中醫婦科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其大意是:有一位名叫扁鵲的醫生,經過邯鄲市,了解到當地重視婦女保健,就成為了當地的婦科醫生。
中醫中藥治療婦科病是從整體出發,通過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扶正固本的治法,全面提升身體機能,使氣血得以調和。中醫認為,女性生理之月經、帶下、妊娠、哺乳等都是以血為用,血是月經、乳汁的物質基礎,而氣是血液的原動力。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流通就會受到影響。而氣血功能紊亂,血海封藏失職,就會導致各種婦科病的產生。如血瘀于人體上部,可出現面部黃褐斑、色素沉著;血瘀于人體下部,可產生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炎性包塊等。
中醫治療講究“個性化”,以辨證施治為原則,因人、因地、因時論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根據患者致病因素不同、個體體質差異、居住環境和病程癥狀不同,分析歸納,對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處方用藥也隨著疾病的變化而變化。中醫大夫每次開出的處方都是“原創”,都是為患者量身定制的。例如同是痛經的患者,有的因寒邪而起,有的因氣血虧虛而致,治療方法各不相同。寒邪引起的宜暖宮散寒、通經止痛,氣血虧虛而致的則宜補益氣血,此即中醫所說的同病異治。又如子宮肌瘤和輸卵管阻塞,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都是因氣滯血瘀而引起,治療時均可應用理氣活血的方藥,此即異病同治。總之,治療疾病時應以辨證施治為原則進行個性化治療,這是中醫治病的特點。
當女性處于亞健康狀態時,容易出現功能失調性疾病,如失眠、焦慮、健忘、四肢乏力、手腳發麻、頭暈心悸、食欲下降、面色蒼白或萎黃、面部黃褐斑等,而體格檢查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此時從中醫辨證出發,運用中醫的望、聞、問、切手段,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可對失調的機體功能進行調理,使之達到平衡而使身體恢復健康。這種具有中醫特色的治療方法,可充分調動人體自身防病治病機制,使人體的失衡狀態調整到較好的水平,從而避免了疾病的發生。
宮頸疾病、婦科炎癥、乳房炎癥、乳腺增生常困擾著女性;月經不調、痛經、不孕、內分泌失調等多種疾患常給女性平添無數煩惱;婦科腫瘤、宮外孕成為女性健康的殺手,嚴重影響了女性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這些婦科疑難雜癥和慢性疾病,嚴重影響女性正常工作和生活,卻不能很快根治。當四處求醫單純應用西醫西藥治療無明顯效果時,不妨求助于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往往可以收到明顯療效,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醫藥治療婦科疾病在長期療效、解決復發問題和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大優勢。
優勢一:如痛經、月經不調等大部分功能性疾病,在診斷明確的前提下,單用西藥治療效果不理想時,中藥治療往往可收到較好的療效。因為用于治療婦科病的中藥,大多取材于動、植物和礦物質,如植物的花、葉、根莖、果實,動物昆蟲的組織、器官、生物體或其殼、甲等。有些中藥甚至是我們常用的食物,如山藥、茯苓、大棗、蓮子、薏苡仁,藥食同源,這些藥材大多無毒副作用,在調節月經、促進排卵中常被使用。特別在因卵巢功能失調所致的月經不調、月經量多、閉經等疾病的治療中優先使用中藥調理,可有效避免應用某些激素類藥物對患者的影響。
優勢二:中藥能夠使女性免受手術帶來的心理壓力及精神負擔,減少痛苦,這是中醫藥治療婦科病的又一特點。如一些小的子宮肌瘤,對于接近絕經期或未生育的婦女,可用中藥理氣活血,軟堅化瘀治療。中藥能抑制一些肌瘤的生長和發展,可以避免手術開刀之苦,減少對身體的創傷,不用住院,不影響工作,對處于緊張生活節奏下的女性尤為適合。有的患者在應用中藥治療粉刺、抑制子宮肌瘤生長的同時,還可達到祛斑美容的功效。在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手術前后、產后康復,女性更年期保健,亞健康、月經不調的治療,性功能保健等項目上,中醫藥有著明顯的優勢。
優勢三:中醫中藥在女性人流、藥流術后及各種疾病后康復調養方面具有獨特的療效。針對女性這一時期耗氣傷血、體質虛弱的特點,運用動、植物藥物及血肉有情之品如阿膠、鹿角膠、桂圓、紫河車、鹿茸、紅棗、紅參、冬蟲夏草、西洋參等對機體進行全面調養,調節內分泌,補氣養血養顏,使氣通血旺,機體得以迅速康復。
優勢四:中醫治療除內服中藥外,所使用的還有針灸、推拿、灌腸、熱敷等多種綜合療法,對各種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癥如不孕等的治療、康復與保健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通過調理氣血、協調內臟功能來提高女性自身防病治病的機制,可充分調動機體潛能,使人體各方面的功能和狀態調整到較好的水平。而針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熏蒸、熱敷、足療藥浴等中醫療法,為更多的人提供了綠色純天然的醫療保健方法。
綜上所述,中醫藥對婦科疾病的防治,是從調理臟腑氣血、平衡陰陽入手,從根本上進行治療。除中藥內服外治之外,還從心理疏導、家庭配合、飲食調節、生活方式等方面輔助治療,防治“未病”,療效顯著。近年來,中西醫聯合治療某些疑難婦科病是臨床研究的方向。中西醫在婦科病的治療中各有所長,中醫在調整生殖功能和內分泌代謝方面有一定優勢,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明顯優于任何單一治療,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