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回望中醫作者名: 陳文塏本章字數: 707字更新時間: 2019-12-20 20:21:18
第一章 中醫新生命
一、命運多舛
中國歷史進入近代,包括西醫學在內的西方文明不斷傳入中國,中醫便不斷受到挑戰與非議,從近現代到當代,反對中醫,取締中醫的聲音不絕于耳。1879年,名儒俞樾先生就發表《廢醫論》,主張廢醫存藥。19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衛生部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通過余云岫等提出的《廢止舊醫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原衛生部副部長王斌就說:中醫是封建醫,應隨封建社會的消滅而消滅。最近的一次反中醫始于2006年,一個叫張功耀的人發表《告別中醫中藥》的文章,不但徹底否定中醫,連中藥也一同打倒,他認為中醫連偽科學都不夠格,當然應該廢除。呼應者不在少數,從國內到境外,從院士到普通人。每次反對聲都激起了中醫界的抗爭和社會的關注,而后似乎又風平浪靜。在最近的這次風浪中,支持和反對中醫的雙方形成了嚴重的對立,展開了境內外的大辯論,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最后還是衛生部(現為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出來說話才得以平息,否則還不知道會是什么結果。但我深信事情并未結束,還有下一次在等著。
“反中醫”與“中醫熱”交替出現,這本身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中醫有生命力,其中必有合理的部分。第二,中醫有容易被攻擊,被非議的地方。換言之,中醫有缺陷,有不足。
想打倒中醫的人他們到底反對些什么?一是認為中醫的理論與現代的科學理論格格不入,完全站不住腳。二是認為中醫的療效經不起推敲,是刻意做成的騙局。三是認為中藥是異物、污物、毒物,坑害患者。其核心就是拿建立在現代科學體系基礎上的西醫來衡量中醫,中醫完全不合格,而科學即真理,不科學便是謬誤,自然應該鏟除。
看來,首先應該弄清楚,以現有科學體系為標準來評判中醫是否恰當。所以,我們得先討論一下科學與真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