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人生以何種方式延展?
自《鏘鏘三人行》停播后,高曉松《曉說》成為必看的重點談話節目。在《流浪地球》播放前夕,劉慈欣和高曉松在節目中碰面,劉談話風格封閉而自我,這也許是劉作為作家的一面,在與高對話中高并沒有挖掘到劉的內心,或者劉就是這種自我言語型的人物,并不太適應高的問題。總之這次對話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對話,二人的交流出現了很大障礙,答非所問的情況時有發生。
可見劉與大眾并不在同一語系中。
不過在人生的延展這件事上,他們二位達成了僅有的共識,并漫無邊際的聊了一會兒,劉說用科幻寫作來延展自己的生命,高說還有其他形式,比如音樂繪畫等。
劉是個既開放也傳統的人物,一邊說自己生活在地下室(不過是個比喻)中,一邊天馬行空用科幻小說延展自己在地下室之外的人生。這并不矛盾,但是也極其矛盾。
簡單的理解,就是過世俗生活,體驗不俗的精神世界,頭腦在太空漫游著,也可能一下掉入地下室中的現實問題,“今天吃什么飯啊?”然后去廚房熬盤白菜。這當然也會有痛苦的時候,從幻想創作中被打擾落到現實中時候,就是最痛苦矛盾的,但是劉并沒有說,但是可以想象。
能處理好世俗生活,并藏寄肉身,又煉丹修道漫游精神世界,也不會由此就壞了世俗生活,世俗生活不是能過的有多好,但是至少不會違反大格局,這是更有道行的高人。大隱隱于市。
高曉松認為婚姻是荒謬的,這與馮唐有相似處,馮唐認為婚姻是反人類的。劉慈欣至少認為并非如此。劉慈欣的思維模式是經過文藝與科技同時打造過的,懂得理性與感性的交織矛盾的處理,高與馮就差點吧,他們更偏重于感性生活,也即是他們的所謂隨心所欲的生活吧。
想起一句話,忘記是誰說話的,“藝術生于約束,死于自由”,實際上人類也如此。某種意義上自由并非是自由身,許多人認為自由身是不承擔社會家庭的責任,自由更多的而是思想的自由世界,或者技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