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棧運營:從0到1入門互聯網運營
- 王思嘉
- 3088字
- 2019-12-20 10:30:26
前言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用戶也有一千張面孔,在創造互聯網用戶體驗的過程中,每個運營人都是八面玲瓏、長袖善舞。
我有幸加入了京東這樣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更有幸曾在亞馬遜這樣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工作過,在亞馬遜工作期間參與了中國市場及用戶調研團隊,在京東工作期間運營策劃了多個新品上市項目,在行業內也獲得了一些肯定,在京東商城工作期間,我還多次獲得過龍虎榜榜首榮譽。這些工作經歷讓我積累了一些暢銷品推廣的心得。
對我個人來說,互聯網運營是一份有價值、有夢想的事業,和團隊一起運營出一個個暢銷產品,做出一場場精彩活動,對我來說是頗有成就感的事。做運營的這些年,忙碌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可是我卻因為這份忙碌而感到無比充實。
互聯網行業的環境紛繁復雜,平臺電商的增長放緩,移動電商越來越垂直化、場景化和社交化。與此同時,行業巨頭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彼此間合縱連橫,美團大眾合并,攜程、藝龍、去哪兒合并,58、趕集合并,滴滴打的合并,可以說行業的格局時刻都在發生變化。
市場環境的瞬息萬變,讓我們運營人深刻地感受到所謂的“互聯網速度”,雖然京東作為電商領域的領頭羊,早已不缺流量,但是在這個人人都不斷創新的大環境下,依然不能高枕無憂,必須要有危機意識,才能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陣地!
我在京東這個大團隊中學到的最生動一課就是:居安思危。在運營崗位上太有安全感的人會原地踏步,只有“沒有安全感”的人才會不斷突破自己,走出一條屬于自己運營道路。每個運營人都應該樹立起危機意識,不要讓自己的腳步停下來,也許當你努力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會看見事業和人生的另一扇窗。
要做好運營工作,除了要有危機意識和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以外,還要有市場營銷意識、產品意識、品牌公關意識、軟硬件產品一體化運營思維、銷售管理思維、項目管理意識等思維體系。這也是我在京東工作的這些年里領悟到的。
在京東做運營,我接觸到了億級現金流水的風險安全,億級用戶體驗的安全,DT級系統架構的安全,億級客戶需求保障的安全,億級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安全,億級訂單運營績效的安全,風險控制意識已經成為了我的職業習慣。
能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從事運營工作,能在京東和亞馬遜這樣的企業工作,能親身體會市場的快速變化,能在這紛繁復雜的大環境淬煉自己,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我在互聯網運營圈闖蕩多年,其間接觸了無數互聯網運營人,我發現,這個群體有種普遍的焦慮情緒,其中以入行1~4年的運營人為最強,他們是互聯網運營大軍中最容易陷入迷茫的一群人,他們身上有很多共同的困惑和焦慮,總結起來,大致如下:
“文案、客服、社群、新媒體、活動,這些活都要我來干,與其說是運營,還不如說是打雜。”
“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卻沒有好的效果,運營工作帶給我的全是挫敗感。”
“我覺得自己缺乏系統地運營知識,在互聯網運營行業沒有核心競爭力,很想學習,但卻不知道該怎樣學。”
事實上,這些并不是他們“嬌情”,也不是“玻璃心”,這些都是真實的現象。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運營”這個職能的特殊性是分不開的。
對這樣的現象,我的內心充滿憂慮,無數個個案背后,隱藏的是所有運營人內心的不安和困惑,也是整個運營行業的問題。一直以來,運營行業都缺乏一個體系化的、符合互聯網運營特性的核心工作思路,讓運營人無法發揮全部的潛力,實在令人惋惜。
每一個新生事物,都最怕“揠苗助長”。發展過快也意味著風險,特別是現在市面上出現的一些所謂“運營方法”、“運營寶典”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些沒有體系的運營方運營思維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甚至有可能會導致運營行業的整體衰退。
這也是我寫下這本書的初衷,我希望這本書能為運營人撥開迷霧。由于我本人經歷和能力的局限,這本書中也一定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但我相信它對廣大運營人來說是有積極意義的。我也希望借由我的拋磚引玉,能讓更多更好的互聯網運營佳作涌現出來,為行業構筑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
除此之外,促使我動筆寫下這本書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原因是:在多年運營生涯中,我曾經跌過許多跟頭,走過不少彎路,也經歷過許多迷茫。沒有人指導我運營該怎么做,在大部分時間里,我只能靠自己自己摸爬滾打,一路野蠻生長。
今天,很多運營人仍然和我有著一樣的經歷,依然面對這那些曾困擾過我的問題。我歷經千辛萬苦從一個個坑里爬了起來,看到這些依然在坑里掙扎的同行們,我希望自己能或過頭來幫助他們,讓他們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走得更順。
第二個原因是:我希望通寫這本書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本書對我個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自我認同。
我是一個熱愛思考的人,更喜歡把自己的思考用文字表達出來。如果我的某個想法觸動了某位讀者,這于我來說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我也同樣熱愛自己的運營事業,我喜歡通過自己的工作獲得用戶的認可,運營工作帶給我的是成就感和滿足感。
當這兩件我所熱愛的事交匯在一起,當思考遇上了運營,寫書的想法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第三個原因是:我發現不少人對運營充滿了各種誤解和偏見,所以,我想見自己所能地去消除這些誤解和偏見,去還原互聯網運營的真實面貌。
我常常聽到這樣一些聲音:
“運營到底有什么用”
“運營不就是打雜嗎感覺做運營沒什么前途啊!”
“運營肯定比不上產品,感覺地位很尷尬。”
身為一個運營人,這些懷疑和偏見讓我難過,我想要為自己的工作正名,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我的工作,并了解這份工作的價值。
本書從內容上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運營開始前,了解什么是互聯網運營”、“運營開始后,知道具體怎么做互聯網運營”、“運營過程中,建立自己的運營體系”。
本書將為大家梳理自上而下地梳理互聯網運營體系,重新定義運營的概念,重新定位運營在組織中的角色。讀者可以從本書中看到大量在實操中積累的經驗,和從跨行業經驗中積累的運營底層邏輯和對用戶的深層次理解。
從邏輯上,本書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道”,解讀和定義了運營方法論;第二個層面是“術”,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和解決方案。讀者可以結合書中的實戰案例和運營知識對互聯網運營進行深度理解,并利用本書中提供的一些工作方法進行實踐,真正領悟運營方法論。讀者可以在工作中運用本書中的理論和方法,并舉一反三。
本書中既有宏觀的思考和分析,又有圍觀的實操講解,這也是本書最大的特色。對于那些對運營還沒有全面認知的讀者來說,本書可以幫助他們用全新的視角更宏觀地看待和理解互聯網運營。本書也可以給一些不了解運營的創業者啟發和思考。
而且,本書中也體現了我個人在運營生涯中秉持的職業價值觀,比如“優秀的運營人要重視每一個用戶”、“唯有愛與用戶不可辜負”、“只有自己接受了產品,才能把它推薦給用戶”、“要觸動用戶,而不是推動用戶。”等雖然,這些內容有比價重的個人色彩,也許有的人會不喜歡,但是,我認為恰恰是因為有了這些理念,這本書才變得如此鮮活生動。我希望這些觀點能觸動讀者,能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冷冰冰的工具書。其實,用這本書觸動讀者,也是一次有趣的“運營”。
也許,有些人在讀過這本書后,不一定能很快理解運營的本質、掌握很多運營的方法,但是只要勤于思考、認真實踐,就一定會活得進步和收獲。
在這個認知不斷被墊付的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個運營人都是開拓者。這這個時代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沒有百試百靈的方法,也沒有絕對正確的經驗,我們只有不斷追逐未知、不斷探索前進,才能真正讀懂互聯網,才能實現緊時代的發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我想與大家共勉,希望所有對互聯網運營懷有一份熱情的人,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一些營養,獲得一些啟發。
互聯網運營的未來一片光明,我們所憧憬的未來,已經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