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6點,制作組一隊人出發到擺攤地點,拍攝用小車和工作車輛在四周隱藏分布。另一組工作人員拍攝市場采購。
農場方面提早送來食材,老板家人生小孩,卸完貨急著往醫院趕。
“等您報喜啊!”
導演頂著一頭剛睡醒亂發和農場老板揮手,對方已消失在小貨車突突突的尾氣中……
昨天下午是藝人組的自由活動時間,然而并沒有人外出,誰也不想錯過這么好的睡覺機會。幾個人傍晚早早吃飯洗澡,天一黑各自關起門來,響起自由的呼嚕聲。
菜市場、住處、擺攤地點,三地距離近。買菜的幾個人很快回來,大頭叔提著保溫箱下車就開始呵呵樂:“哎我說你倆,蹲門口等家大人呢?”
小森和弟弟蹲臺階上給番茄小苗貼標簽,重慶暖得比北方早,和蘇北的小苗比,眼前這些顯得高一些,也壯了些。
“叔,甘蔗和橄欖該怎么吃?”兩個困惑的留守晚輩皺出八字眉。
“啥?甘蔗,甘蔗不就拿刀嘩嘩一削皮,咔咔上嘴啃,完了嗦嗦甜水兒呸呸一吐么。”
“送來的是汁兒。”弟弟被大頭叔的解釋逗樂。
“啊,汁兒啊,汁兒你得問你牧叔。”
大牧老師往臺階上放一袋面粉,自己回車上提著兩兜蔬菜,攔下正要幫忙搬東西的弟弟:“沒有了,把面粉放桌上就行。汁兒吧?當糖用,甘蔗汁一直熬就是紅糖,你今天這么辦,直接把汁兒用在飲料里。量多的話咱明天入菜。”
“多啊,牧叔,一瓶一瓶裝好了來的。農場給咱送來的甘蔗汁、橄欖、雞蛋、幾種辣椒和番茄,還有小苗。橄欖我和森姐都嘗了,不好吃,太澀了……”弟弟為陌生食材擔心。
“不著急,咱邊做邊想,先把中午營業要用的搞定。”大牧老師把食材拿進屋,看看時間還富余,先為大伙做了早餐。
一只鍋燒水的時間,另一只炒鍋點火倒油,放蘑菇、洋蔥、圓白菜絲下去炒軟,倒入一碗番茄酸湯,把煮水的鍋端過來,熱水倒進酸湯,等待煮開的時間,取一只平底鍋煎香腸和蛋。
香腸煎蛋上桌后,水煮開,剛好下面……
“孩子們,先吃飯。”每個人碗里都躺著一坨面條,優雅盤繞,頭頂香蔥,大牧老師對今天的員工餐感到滿意。
“我跟你們說啊,你倆小可能沒印象,我小時候,農村趕大集,冬天穿著大棉襖二棉褲,賣紫皮甘蔗的褲腰帶上別著把大刀,那家伙我跟人砍價都哆哆嗦嗦地,手里拿著一塊錢讓人給砍幾節甜的……”大頭叔在飯桌上對甘蔗念念不忘。
“我啃甘蔗皮蹦掉兩個牙,正趕上那時候換牙……”臉叔也有和甘蔗的親密童年。
滴滴滴!滴滴滴!8點整,鬧鐘響起……
“吃飽干活兒!弟弟小森,你倆先做前臺和冷飲的準備,咱仨處理魚蝦和肉類,先和兩盆面,這樣就有時間等面團達到狀態,出門前放冰箱,留晚上用。我們傍晚能回來取吧?”大牧老師分配好任務,抬頭往角落找導演。
“能,有時間。”導演早早去了現場,阿飛從角落回應。
“那行,按這個順序干起來,魚蝦肉處理完再切配菜。都小心手別受傷……”哐哐哐!哐哐哐!藝人組占據廚房各個角落。
《番茄小車》重慶站第一次營業,于中午11點40分開始,米飯蒸得軟硬適中,煮面鍋持續沸騰,煎炸擔當大頭叔負責炸肉和煎蛋,三道主菜接連有人點單……
長空路口附近人流不密集,但午餐時間周圍上班族都集中吃飯,可選擇范圍其實不大。也有吃過飯的當地人買一杯檸檬黃瓜汁,吸著飲料看著時間,擠在圍觀人群中不舍得離開。
“蝦球好吃,很鮮,給的也多。”一對結伴午餐的制服打扮男客人,往酸湯蝦球里拌面。另一位呼呼吹著吃一碗酸湯煎蛋面。
“6號煎蛋面加肉!7號單的炒酥肉配飯,檸檬汁一杯!”弟弟榨果汁時,臉叔熟練出餐。
小森接過來上菜,及時為客人補充餐巾紙。
當地人講話節奏像唱兒歌,尾音有一點拖長,一句話里不定哪里會重讀兩個字,地域文化真妙。
離大頭叔最近的姑娘在小擱板前撒椒鹽和辣椒,抬頭看了又看,鼓起勇氣問餐車會來這里幾天?
“今天一天,晚上也在。怎么樣好吃不?”
“好吃,晚上我還來。”姑娘撒好調味料又放了些青紅辣椒,聞一聞爽辣版本炸肉條,滿意打包帶走。
弟弟的飲料特別受女性歡迎,檸檬汁、檸檬黃瓜汁,按自己喜歡加甘蔗汁調整甜度。
兩個穿制服的小姐姐喝著果汁等餐。
“啊!”
“你咋?”
“忘加甘蔗,光顧看弟弟了。”
“瓜西西!”
小森忍不住好奇,怎么接連幾個訂單的客人都穿制服,而且還不是同一種。借著上菜機會:“酸湯蝦球、炒酥肉配飯,你們的餐齊了,有需要就叫我。”
“好謝謝,哇臉好小好好看!”一個制服小姐姐激動。
小森趕緊發問:“你們穿的是工作服嗎?好帥氣!”
“對對,我們店統一著裝,附近門店和工廠多,哦還有城管。這一片就是圍著長安汽車廠,很多搞汽修的……”
“你擦的什么口紅?”另一個制服小姐姐問。
這?畫風一轉,女孩子之間聊幾句就重點跑偏。小森從圍裙口袋掏出口紅給她倆看……
順利完成午餐營業,沒有出現嚴重失誤,大牧老師看了看時間剛2點鐘,清點剩余食材,提議晚餐在7點鐘左右開始,導演表示完全同意。
回到住處,大伙兒簡單吃了飯上樓午睡1小時。
“別擔心,時間來得及,咱能備出多少就賣多少,保證品質更重要。好好睡一覺再干活兒,晚上不一定幾點收呢。”大牧老師攔下小森想洗的碗,讓她也上去休息。
1小時后,藝人組接連來到廚房,再次哐哐聲響起,切肉切菜切面團,準備晚餐營業要加入菜單的餡餅。
配合默契,干活兒熟練,經歷過幾天的擺攤歷練,五個人如果真的決定干起這番事業,能不能賺錢另說,每天都賣光還是可以的,錄制前的培訓讓他們不止學到手藝,對快節奏服務的精髓也頗具了解——保證體力。
晚上六點半,帶著重新備好的食材,藝人組回到餐車,蒸新一鍋米飯,燒新一鍋水,煎蛋鍋撤掉,換回大平底鍋,小森給晚餐菜單上寫進牛肉餡餅每個4元、韭菜雞蛋餡餅2元,去掉中午賣得很好的酸湯煎蛋面,保留酸湯蝦球和酸湯炒酥肉。
弟弟小聲問大牧老師為什么去掉,沒地方煎蛋要不要換成放幾塊酥肉?
大牧老師神秘兮兮:“一個菜單不能主打兩個便宜餐,面咱才賣8塊錢,加肉單收3塊,一共11塊錢吃得特別好。晚上咱餡餅是低價餐了呀,主打這一個。你那里做好準備,點餡餅基本上也會點杯喝的。”
“哦這樣,厲害。”弟弟成功學到生意經。
阿飛溜到餐車后遞上卡片。弟弟接過來看。
“不用給我,叔老花看不清,你說說寫的什么。”大牧老師忙著整理工具。
弟弟解釋導演組給的神秘任務,單日銷售額達到指定數字,做為捐款的當日營業額直接翻倍。
“牧叔,寫的是捐款翻倍。”弟弟拿著卡片再次翻看。
“導演?阿飛去叫一下導演,來談談。”大牧老師小聲問弟弟:“咱要點什么員工福利?你想想,放個假還是去哪玩一玩?”
“嗯……”弟弟想了想:“我挺想去看看農場的,摘點水果蔬菜玩兒,挖挖地什么的。”
導演托著餐盒小跑過來,另一只手懸著蓋在餐盒上:“來了來了。挖地摘菜,沒問題啊,后邊的行程有機會玩,好好干啊,他叔,也好好干啊。”
導演繞到車前,舉著餐盒續餡餅:“韭菜的也給我來兩個。”
“沒有,就一個,我試試火候剛烙這幾個,你趕緊回去干活兒,哎,別忘了找我們小森結賬。”營業前,大頭叔成功賣給導演組幾個餡餅。
長空路的晚餐營業沒有中午的客流密集,穿各色制服的客人也不見來幾個,居民大多集中到另一條美食街用餐,《番茄小車》的擺攤地點背靠公園小山,夜晚果然再次一片漆黑,只有制作組的燈光打得通明。
結伴來圍觀的人,遠比客人多得多,人們看看拍攝說明,大多不敢靠近,小聲窸窣著上電視呀沒化裝啦很害羞呀……
鏡頭捕捉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叔,我又來了。”中午給炸肉條加滿椒鹽辣椒和青紅椒的姑娘。
“啊?點啥了?”大頭叔往平底鍋里一個一個放面團,再輕輕壓成面餅。
“蝦球、炒酥肉、餡餅,我把中午沒吃的都點了,帶回家跟我媽一起吃。”辣椒姑娘站在小擱板前,吸著檸檬汁乖乖等。
煎炒香氣飄出,自然吸引到夜晚食客,如大牧老師所說,點餡餅的客人多有點飲料,弟弟一晚上做了46杯檸檬黃瓜汁。
深夜10點半,食材耗盡,導演組喊收工,當日錄制結束。
彩寶小姐姐在餐桌前等著弟弟錄備采,南方遞過來兩個紙袋,和彩寶交換神秘眼神。
“回去試試效果,明晚商業中心營業,結束后我們幾個編劇姐姐帶你逛夜市。”
“真的嗎?”弟弟打開紙袋看。
“嗯,你想去嗎?不是拍攝任務,只有我們組里三個姐姐和四個安保大哥,你走在我們中間,不跟攝像,只帶一臺小手持。這樣,穿成這樣。”彩寶點開手機照片給弟弟看。
“好,我想去。”
備采結束,弟弟拿著紙袋回到餐車,哼著歌整理鍋碗:“In the town where I was born,Lived a man who sailed to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