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行政區域協作共建美麗中國的浙江樣本
- 崔浩
- 1261字
- 2020-06-05 17:19:44
前言
建設美麗中國是執政黨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莊嚴承諾,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構成,是改善民生和創造幸福生活的時代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美麗中國”有著特定的內涵和豐富的實踐內容。“美麗中國”指的是生態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學發展的和諧之美、溫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其旨意是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發展和科學發展。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追求的目標,轉變生產方式、保護生態環境、提升生活質量、優化人文環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內容,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基礎。
生態文明是生態環境整體意義的文明,生態環境治理不僅需要一定行政區域內的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一致行動。跨行政區域協作共建美麗中國必須解決跨行政區域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地方政府在面對跨行政區域生態環境污染時必須從“分界而治”走向協作治理,健全生態環境協作治理的良性運行機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利益共享機制、激勵評價機制、行為約束機制、政策協調機制和協商溝通機制,建立促進區域合作的生態補償機制,本著互惠互利原則商議解決生態利益補償問題,同時建立流域跨界府際協作治理協調機制,解決流域跨界水生態環境污染問題。
“八八戰略”是浙江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而打造的科學發展戰略。“八八戰略”為浙江發展前行指明了方向,為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總布局,為深化美麗浙江建設提供了具體依據遵循。浙江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綠色浙江”、“生態浙江”、“美麗浙江”,確保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指標和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確保人民生活更加安居和諧,確保浙江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美麗中國先行區。
省域內不同行政區域之間在多個領域存在著競爭與合作的態勢,在省域內不同行政區域之間開展生態環境協作治理十分必要。浙江根據省域內生態、環境、資源的具體狀況和條件確定產業布局及發展方向,優化省域內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浙江從實際出發,統籌考慮陸域生態環境和海洋生態環境,把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推進省域內跨行政區域生態環境功能區建設。在錢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過程中,流域內各地方政府積極協作,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取得了顯著治理成效,為府際協作治理跨流域水污染提供了豐富經驗。
浙皖兩省在新安江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為浙皖兩省協作保護新安江流域水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江浙兩省在太湖水環境協作治理中建立太湖水污染防控與糾紛解決機制,形成了完善的環太湖水環境治理模式。長三角區域聯防聯控大氣污染取得了初步成效,健全區域聯防聯控的體制機制,加強區域內各地方的聯動協作,建立有效的協作防控機制。
“五水共治”是全面深化美麗浙江建設的新舉措,是浙江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提出的全面治水目標與思路。浙江省“五水共治”目標明確具體,推進機制健全,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的強大合力與動力,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