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互聯網環境下的不正當競爭及其法律規制研究作者名: 王哲本章字數: 666字更新時間: 2020-08-14 12:14:48
第二節 架構與方法
本節主要介紹本書的內容架構和研究方法,其中架構部分闡述了本書的寫作思路和內容構成,方法部分則概述了寫作和研究過程使用的分析方法。
一、架構

由架構圖可知,本書寫作體例采取問題導向,在充分研究國內外現狀的基礎上,圍繞互聯網環境下不正當競爭的新問題,采取實證分析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找到針對目前互聯網環境下不正當競爭的規制對策和建議。
二、方法
第一,文獻分析法。借助圖書館和電子數據庫資源,查閱相關資料和數據,探討不同學說、觀點,從而有效整合信息,為我國的不正當競爭理論體系構建與完善提供思路和參考;通過比較研究不同國家和地區關于不正當競爭的相關理論和規制模式,分析各自的優勢與不足。
第二,實證研究法。一方面,采用數據分析方法,利用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和互聯網開放平臺白皮書的相關內容和數據,搜集全國范圍和分地區的互聯網環境發展現狀報告,通過整合數據歸納出我國互聯網環境特征。另一方面,采用歸納和比較分析方法,針對以效率或配置效率作為法律建構爭端解決原則的局面,從這兩點進行說明。此外,僅就互聯網環境分析其可能帶來的信息倍增效果,較之傳統環境下的不正當競爭的影響范圍與程度的不同,構建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分析模型,量化互聯網環境中的實質影響。
第三,案例分析法。一方面,運用近年來典型的知識產權案例研究相關理論的實施效果,例如3Q案、優酷訴獵豹瀏覽器不正當競爭案等,通過歸納整理搜集實務操作模式。另一方面,使用分析工具SPSS等從最高院經典和指導類的不正當競爭案例中提取可運用于分析的基礎數據,分析互聯網環境下不正當競爭的特征與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