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創業教育的緣起:美國經濟危機的產物

關于創業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美國開展的業余商業活動。當時,美國經濟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一時陷入低谷,為解決戰后退伍軍人、工人、普通民眾的工作問題,以創設更多的工作崗位為目的的創業教育興起。

1947年,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邁爾斯·梅斯教授開創性地設置創業教育的第一門課程“新創業管理”(Management of New Enterprise),標志著創新創業教育首次在大學教學中出現。在此之后,彼得·德魯克于1953年在紐約大學提出并開設創新創業課程BoCarlsson, Pontus Braunerhjelm, etal. The Evolving Domai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3(4):913-930.,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也相繼開設了此類課程,初步扎穩了創新創業教育在大學發展的基礎。

但是在隨后的20多年里,美國經濟進入繁榮發展期,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在世界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美國經濟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60年代美國借“曼哈頓計劃”和“第三次浪潮”白熱化的勢頭,經濟又出現了一個小井噴式的發展,在這期間,大公司、大企業繁榮,小公司不斷減少,失業率降到歷史最低水平(1%),就業成為美國人進入社會的第一選擇,創業沒有獲得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創業教育缺乏成長土壤。

然而,進入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中東石油危機爆發,美國經濟開始進入生產停滯和通貨膨脹并存的大蕭條時代,凱恩斯主義所提倡的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思想徹底破產。工人開始大量失業,大工廠和企業紛紛倒閉。與此同時,提倡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的新自由主義經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實施寬松的自由經濟,降低企業稅費,壯大私營企業實力。由此,美國經濟開始走向轉型,大企業隨之衰弱,作為經濟增長新動力的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大量新成長的中小企業創造了美國經濟81.5%的就業機會,1980年以后,95%的財富由新興中小企業創造。因此,美國政府認為,能否培養出更多的中小企業家,能否創造出更多的新興中小企業,成為美國經濟能否走出危機時代的關鍵。

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出更多的企業家?如何才能創造出更多的新興中小企業呢?美國開始在高校重視和推廣創業教育,希望通過在高校設置創業課程,推進高校創業教育培養更多的中小企業家,由此,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功利性”的教育改革內容被提出來。1968年,百森商學院率先在本科教育階段創立創業學專業并開設主修課程,標志著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到1979年止,美國已有127所本科院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以課堂教學的方式被迅速推廣。

20世紀70年代美國高校創業研究的興起

20世紀70年代,美國高校創新創業領域內的學術研究也日漸增多,學者們開始著眼于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及其現狀的研究,《小企業管理》《美國小企業期刊》《創業理論與實踐》《企業家》等雜志陸續問世,創新創業教育呈現出向上發展的態勢。1979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工作生產報告》(The Job Generation Process)在大量實證數據的支撐下推翻了大型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的權威論斷,揭示了創業對創造工作崗位、供給工作機會、拉動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資料來源:包水梅,楊冬.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啟示——以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百森商學院為例.高教探索,2016(11):63.

進入20世紀80年代,知識經濟開始興起,科技創新和創業成為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加之政府開始大力支持研究型大學的應用研究,而非基礎研究,創新創業教育得以快速發展。而此時的美國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的理念認知也發生了變化,開始認識到創業教育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實踐。1983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商業計劃大賽,此后,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高校也相繼舉辦了頗具影響力的創業計劃大賽。創業教育由原來的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方式,轉變到開始關注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各種創業大賽、創業沙龍、創業論壇等開放性活動的舉辦,使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氛圍更加濃厚。

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實踐性課程

美國高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類:

一是組織學生參與商業計劃大賽(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美國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大賽是一種成功模式。創業計劃,又名“商業計劃”,是讓參賽大學生就某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新產品或服務撰寫創業可行性報告,并由學術界和企業界名流當評委,選出優勝者。在企業界積極參與下,一些獲勝的可行性報告最終能獲得風險投資。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創業計劃大賽是由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舉辦的。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是在斯坦福校園的創業氛圍中誕生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元商業計劃競賽”,從20世紀90年代創辦到現在,影響非常大。每年都有5~6家新的企業從大賽中誕生,并且有相當數量的“計劃”被附近的高新技術企業以上百萬美元的價格買走。美國表現最優秀的前50家高新技術公司,有46%出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計劃大賽。一批批創業者在創業計劃大賽中得到鍛煉和成長。風險投資家蜂擁而入大學校園,尋找未來的技術領袖,在競賽中獲勝的學生大多成為美國高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

二是校內讓學生參與各式各樣的創業實踐活動,豐富創業體驗。以百森商學院創業教育中心為代表,他們為本科學生設計的“新生管理體驗”課中,新生班級被分成若干個創業小組,學校為每個小組準備3000美元的原始資金,每個小組自行制訂創業計劃,年終進行結算。學生在這樣的課程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培養了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

三是整合校外資源,組織創業交流會,激發創業靈感。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百森商學院的杰出創業家協會,每年都邀請一些公司總裁等成功創業人士與高校學生交流,分享他們的創業經驗和經營理念,甚至與學生結成小組,對學生的創業計劃直接提供咨詢與指導。

資料來源:張祝秀,美國大學生創業與創業教育考察及啟示.中國大學生就業,2009(13):46-48.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認識到創業的重要性,90%以上的美國人認為創辦企業是讓人尊敬的事業。美國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開設也不斷增加,1995年開設創業課程的美國大學超過400所,而到了2005年,美國開展創業教育課程的高校超過1600所,開設的創業課程達到2200門,成立100多個創業教育研究中心,開辦44本與創業學相關的學術性期刊。近幾年,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高校更是達到2100多所。

綜觀上述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從課程教學的興起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再到學科專業教育,美國的創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不但形成了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成為創業教育的重要實施載體,而且還建立了開放性的實踐體系,包括商業計劃大賽、校園創業沙龍、創業成功論壇、創業實習基地等,成為課程體系的重要補充。時至今日,創業教育已經成為美國高校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塊,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定边县| 桦南县| 平山县| 怀宁县| 喀什市| 关岭| 同仁县| 木兰县| 韶关市| 托克逊县| 宁夏| 馆陶县| 武胜县| 襄樊市| 马鞍山市| 冷水江市| 尼玛县| 蓬安县| 巴青县| 高要市| 沙洋县| 广安市| 稷山县| 潢川县| 通江县| 阿拉善右旗| 阿巴嘎旗| 张掖市| 嘉善县| 新邵县| 洪湖市| 马山县| 华阴市| 岗巴县| 清原| 东光县| 张家川| 溆浦县| 驻马店市|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