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生理學(案例版)
- 王萬鐵
- 632字
- 2020-06-05 17:15:53
第六章 脂代謝紊亂

二維碼6-1 本章課件
【學習目標】
掌握:高脂蛋白血癥的發生機制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熟悉:高脂蛋白血癥的病因及影響因素。
了解:脂代謝紊亂的分型、高脂蛋白血癥的防治、低蛋白血癥的發生機制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案例導入】
案例6-1
患者,男性,55歲。平時以肉食為主,體型較胖。健康體檢時化驗血脂,結果如下:

空腹血漿在4℃放置24h呈奶油樣混濁。
思考題
1.該男子有何種脂代謝紊亂?屬哪種表型?
2.試分析該男子發生脂代謝紊亂的機制。
脂質(lipid)是脂肪酸和醇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的總稱,是一大類中性的脂溶性化合物。正常脂代謝由三部分組成:內源性代謝途徑、外源性代謝途徑和膽固醇逆轉運。脂代謝紊亂是指各種遺傳性或獲得性因素引起血液及其他組織器官中脂類及其代謝產物異常的病理過程。
血脂是血漿中脂質成分的總稱,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磷脂、膽固醇、膽固醇酯和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等。腸道吸收的外源性脂質、肝腸合成的內源性脂質及脂肪組織貯存的脂肪動員都必須先經血液再到其他組織,因此脂代謝的核心是血脂代謝。脂質不溶于水,必須與血液中的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結合在一起才能在血液中運輸并進入組織細胞。脂蛋白(lipoprotein)是脂質成分在血液中存在、轉運及代謝的形式。血漿脂蛋白代謝紊亂是指各種因素造成血漿中一種或多種脂質成分增高或降低,脂蛋白量和質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高脂蛋白血癥和低脂蛋白血癥。脂代謝紊亂可引起一些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癥、脂肪肝等,或使腫瘤的發生風險增加。
推薦閱讀
- 內科學:消化內科分冊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學案例解析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生練習題集
- 婦產科醫生案頭藥物速查
- 中醫養生保健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2019
- 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教程
- 婦產科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內科學:感染科分冊(第2版)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
- 臨床不合理用藥案例評析
- 基礎護理學((第2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藥劑學
- 中醫運動養生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公共醫學漢語教材編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