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生理學(案例版)
- 王萬鐵
- 1723字
- 2020-06-05 17:15:52
第四節 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
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mixed acid-base disorders)是指患者體內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酸堿平衡紊亂。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雙重性酸堿平衡紊亂
雙重性酸堿平衡紊亂(double acid-base disorders)是指患者體內同時存在兩種單純性的酸堿平衡紊亂。通常把兩種酸中毒或兩種堿中毒合并存在,pH向同一方向移動的酸堿失衡稱為酸堿一致性或相加性酸堿平衡紊亂。而把一種酸中毒與一種堿中毒合并存在,pH變動不大的酸堿失衡,稱為酸堿混合性或相消性酸堿平衡紊亂。
(一)酸堿一致性
1.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
(1)原因:見于任何原因引起的通氣障礙伴體內固定酸增多的患者,如呼吸心搏驟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缺氧或并發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等。
(2)特點:通氣障礙使PaCO2升高,固定酸增多使血漿濃度降低,兩者間看不到相互代償的關系,所以,機體處于嚴重失代償狀態,血液pH顯著降低。反映代謝因素的指標SB、AB、BB均下降,AB>SB, BE負值加大;反映呼吸因素的指標PaCO2升高。AG可因固定酸增多而增大。血鉀升高。
2.代謝性堿中毒合并呼吸性堿中毒
(1)原因:見于任何原因引起的通氣過度伴H+丟失或濃度升高的患者,如肝功能衰竭應用利尿劑治療的患者,其血氨增高刺激呼吸中樞發生通氣過度,又因利尿劑應用不當而引起代謝性堿中毒;又如敗血癥、嚴重創傷、高熱等患者分別因細菌毒素、劇烈疼痛、體溫升高等引起通氣過度,加上劇烈嘔吐、大量輸入庫存血等發生代謝性堿中毒。
(2)特點:呼吸性堿中毒使PaCO2降低,代謝性堿中毒使濃度升高,兩者間看不到相互代償的關系,所以,機體處于嚴重失代償狀態,血液pH顯著升高。反映代謝因素的指標SB、AB、BB均升高,AB<SB, BE正值加大;反映呼吸因素的指標PaCO2降低。血鉀降低。
(二)酸堿混合性
1.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
(1)原因:見于任何原因引起通氣障礙伴H+丟失或濃度升高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嚴重嘔吐,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在治療水腫時利尿劑使用不當等,均可因通氣障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又因嘔吐或利尿使H+、Cl-、K+以及體液丟失,導致代謝性堿中毒。
(2)特點:由于PaCO2和血漿濃度均升高,并超出正常代償范圍,血液p H改變的方向取決于[
]和[H2CO3]中變化占優勢的一方,pH可略高、偏低或正常。反映代謝性因素的指標SB、AB、BB均升高,BE正值加大,反映呼吸性因素的指標PaCO2升高。
2.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堿中毒
(1)原因:見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固定酸增多伴通氣過度的患者,如腎功能衰竭、糖尿病、心肺疾病伴高熱或機械通氣過度,又如慢性肝病、高血氨并發腎功能衰竭等。
(2)特點:血漿濃度和PaCO2均降低,并超出正常代償范圍,血液p H變動不大。反映代謝性因素的指標SB、AB、BB均降低,BE負值加大,反映呼吸性因素的指標PaCO2降低。
3.代謝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
(1)原因:見于任何原因引起血漿濃度減少和增多并存的患者,如嚴重胃腸炎引起的劇烈嘔吐加頻繁腹瀉并伴有低鉀、脫水的患者,又如尿毒癥、糖尿病合并劇烈嘔吐的患者等。
(2)特點:血漿濃度升高和降低的原因并存,彼此相互抵消,常使血液
濃度、p H及PaCO2在正常范圍內或略有變動;變動方向主要取決于促使血液
濃度增高或者降低中占優勢一方。AG值的測定對判斷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有一定幫助。單純性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時,AG增大部分(ΔAG)與
減少部分(Δ
)相等;而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時,ΔAG>Δ
。但AG正常型代謝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則無法用AG及血氣分析來診斷,需結合病史全面分析。
二、三重性酸堿平衡紊亂
三重性酸堿平衡紊亂(triple acid-base disturbance)是指患者體內同時存在三種單純性酸堿平衡紊亂。因同一患者不可能同時發生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堿中毒,故三重性酸堿失衡只有兩類:①呼吸性酸中毒合并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和代謝性堿中毒。可見于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嚴重嘔吐或利尿劑應用不當的患者。此型特點為PaCO2明顯增高,AG>16mmol/L, 濃度一般也升高,Cl-明顯降低。②呼吸性堿中毒合并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和代謝性堿中毒。此型可見于腎功能衰竭出現高熱和嚴重嘔吐的患者。其特點是PaCO2降低,AG>16mmol/L,
可高可低,Cl-一般低于正常。
總之,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的病理變化較為復雜,必須在全面了解原發疾病的基礎上,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 臨床病理學(第2版)
-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針灸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體重管理(互聯網中醫院醫護人員培訓系列教材)
- 骨傷手術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學齡前唐氏綜合征兒童口肌訓練手冊
- 內科護理學(第4版)
- 《飲膳正要》梳理
- 醫學綜合英語(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內科學: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分冊(第2版)
- 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新世紀第二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藥藥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眼科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中醫各家學說(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脊柱微創外科學(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