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5章 離別酒

  • 余一丁
  • 卯牛
  • 5092字
  • 2021-04-16 16:00:00

既然這頓晚宴有兩個目的,一是給余一丁餞行,另一個是給趙衡接風,那么住在郡王府內的余一丁同三位姑娘當然也是和沈辰基一起,由鐵振堂和兩名墨衛陪同著,在傍晚時分前往禁衛軍大營,有沈辰基在場,按規矩三個姑娘當然不便拋頭露面,她們則是一起乘坐一架馬車同行。

明天一早沈辰基就要動身前往偃師,當京都的援軍抵達坤陽城后,鐵振堂就已經將手下的墨衛布置在郡王府四周開始執行警戒任務,沈辰基一行人前去禁衛軍大營赴宴時,府內那些下人們還要連夜收拾細軟,屬于郡王府的所有物件全部要打包裝車,雖說郡王府內的大部分東西依舊留在平洛城,但是整個王府上下幾十號人全都跟隨沈辰基來到坤陽城,再加上他們攜帶的隨身物品,至少需要十幾架馬車才能裝下。

不過這些事不會由沈辰基親自操心,郡守袁大人在下午就調配了二十架馬車過來,王府的下人們在管家和老仆貴喜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估計等到沈辰基赴宴回來之后,這座臨時的郡王府也就只剩下大伙晚上睡覺的床鋪沒有收拾了。

宴席就設在禁衛軍大營李盛的大帳中,不過今夜他可沒有資格坐在上首席位,那里必定是沈辰基的位置。

而且參加晚宴的人也不會很多,除了被宴請的余一丁和三位姑娘,以及趙衡以外,就只有沈辰基、鐵振堂、李盛和郡守,再就是李盛和趙衡的副將各一人也列席作陪。

現在并不能確定真田慎介在今夜肯定不敢再次發動進攻,下午兩位將軍就已安排好整個坤陽城的防御工作,參與宴會的官軍將校也只有兩名副將,無論是李盛的禁衛軍還是趙衡的飛龍營,剩余的偏將裨將校尉軍官全都被派往各門帶隊進行警戒,反正現在城中的兵力足夠,晉軍已經在城頭大張旗鼓地擺出架勢,只等真田慎介前來襲城。

本來沈辰基還想將王道人一并叫來,可是老道以自己重傷未愈推脫了,余一丁卻很清楚老道這是托詞,他的傷在余一丁護身罡氣的修復下早已好了六七分,雖然還不能飲酒,但是吃飯作陪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也許像王道人這種修行了多年的修道者都不太喜歡這一類世俗的應酬吧。

余一丁只能如此推測,何況老道不來也正好幫了他一個忙,免得余一丁的一身本事在宴席間披露出來。

最清楚余一丁厲害的蔡祖明已經戰死,而王道人上午在郡王府的花廳中也是被人攙扶著半躺半靠在椅子上參加會議,如果傍晚他就能參加宴會,那豈不是說他昨夜才遭受重創,余一丁也僅僅只給他進行過一次治療,而且還沒有依靠藥石之力就能達到此等功效?這種治療手段未免太過聳人聽聞!

沈辰基親眼所見亂波頭目刺中老道腰腹的那一劍,不僅如此,昨夜郡王府中的整個戰斗過程都被沈辰基看了個清清楚楚,當然也包括余一丁殺死那些亂波的經過。

就算余一丁的戰斗力再強,防御力再變態,在沈辰基這樣的大人物眼中無非也就是個厲害的修行者罷了,可是余一丁竟然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救治王道人,甚至不到十個時辰便可下地參加宴會,這種生死人肉白骨的能力世所罕見,必然會讓沈辰基心動。

對于這些上位者來說,還有什么比身家性命更為看重的東西呢?

那樣的話他豈能輕易就將余一丁放走?

因此王道人不參加宴會對于余一丁來說是最好的結果,其實余一丁出手施救時就已經留了一手,也就是像他當初救治沈月嬋那般,只要傷口不再流血便適可而止,至于內腑之傷肯定還要比筋肉肌膚的傷口更加難以愈合,反正只要做到讓老道沒有性命之憂余一丁便及時收手了。

雖然如此,卻也實在令知情者嘆為觀止,王道人作為受益者心中肯定非常清楚,只不過他還沒來得及向沈辰基匯報此事罷了……

沈辰基端坐在平日里李盛的位置上,他面前的一張小木幾上已經擺上了兩三道菜,此時正有侍從站立在一旁用長柄木勺往他的杯中斟酒。

而其余的人就在下首分坐兩旁,同樣是每人面前都擺了一張小木幾,上面放著兩三道菜,而且每個人身側也各有一名侍從負責上菜斟酒,就連三位姑娘也不例外。

余一丁在逃離青炎門的虎口后,路過平洛郡的清河鎮時就喝過那里的平洛陳釀,在他看來,那酒確實算得上名不虛傳,酒香撲鼻味道醇正,就連余一丁這種不懂酒的人都贊不絕口。

而今夜李盛擺下的這頓宴席中喝的酒似乎還比不上平洛陳釀,而且度數也不算高,剛一入口余一丁便回憶起前世里曾經喝過的江浙一帶的那種黃酒,令他更為驚訝的是,現在雖然仍舊是農歷的八九月間,氣溫也不算低,可是這種酒竟然還要同黃酒一樣,被加熱以后盛在木桶中溫著喝。

三位姑娘全都不擅飲酒,幸好這種酒度數不算高,加熱之后還有種微帶酸甜的清香,有一點點醪糟的味道,而且入口后不僅沒有烈酒的那種辛辣,反而略顯綿軟,回口微甜,所以她們三人并未完全拒絕,只是端著碗小口地抿著。

余一丁和趙衡在下首最靠近沈辰基的位置分列左右而坐,李盛就坐在余一丁的身邊,再往下才是三位姑娘,另一邊緊挨著趙衡的是鐵振堂,接下去是郡守和兩位副將。

這種座位的安排很明顯是李盛想要和余一丁痛飲一場了,不過余一丁還是有些詫異,他滿以為大晉的將領也會如同大梁邊軍將領那樣喜愛豪飲烈酒,卻沒想到李盛他們喝的卻是這種稍顯綿軟的水酒。

其實余一丁哪里知道這種水酒的厲害之處,前世的他本就不怎么飲酒,根本不了解這種酒正因為極易入口,才會令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喝多了,往往要等到起身時才會猛然察覺出自己已經喝多,如果想要邁步行走甚至會不由自主地一個踉蹌摔倒在地人事不省。

李盛當然沒有想要讓余一丁當眾出丑的心思,但是行伍之人,喝酒講究的就是一個豪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可不僅僅是土匪的專利。

何況是余一丁主動提出要跟他好好喝一場的,李盛心頭思忖的是,想必此人的酒量也不會差吧?既如此,碰巧遇上李盛這種量大之人,必然是想要讓余一丁使勁喝好,喝到極致才會盡興,這也算是李盛盡地主之誼嘛。

所以開席之后沈辰基只是簡單地說了兩句,一方面勉勵趙衡不要辜負圣上的重托,為大晉盡忠職守,與李盛一起守住坤陽城,全殲來犯之敵。另一方面則再次感謝余一丁,并祝他們一家及林夢瑤一路順風,最后又說了幾句客套話后便不再多言。

沈辰基開場白說完,又舉杯示意眾人隨意,接下來就是李盛這個地主自由發揮的時間了,包括他的那名副將,能被李盛叫來陪同酒宴的副將豈能不是好酒量?

兩人頻頻向余一丁和趙衡敬酒,當然也不會忘記鐵振堂郡守等人,至于幾位女眷在敬過一杯酒后也就任由她們自便了,李盛也不會擔心慢待她們,因為自有一旁的侍從照顧。

鐵振堂和趙衡及郡守都清楚李盛的酒量,這幾人喝過三輪之后也就放緩了節奏,只是微笑看著李盛同余一丁頻頻舉杯,但是他們的心頭卻暗自吃驚,看這位余先生面不改色地同李盛一碗碗喝著,而且是舉杯必干,似乎酒量也不小啊,可是他們的心頭仍舊有些替余一丁擔心,李盛的酒量這些人都清楚,二三十斤水酒根本不在話下,而且喝完二三十斤后別人基本全都醉了,可是他卻仍舊是生龍活虎,因此也就沒有幾個人知曉他到底有多大的酒量了。

看著眼前余一丁的這種喝法,在座的大部分人都為他暗自捏了一把汗,千萬不要出現酒宴還未結束時余先生就醉倒在地的情況啊。

不知不覺中,余一丁和李盛已經喝完了各自小幾旁邊的兩桶溫酒,每人大約喝了有十斤左右,普通人恐怕早已醉倒,李盛甚至已經給站立在余一丁身后的幾名侍衛使了個眼色,意思很明顯,如果余一丁不勝酒力,那幾人一定要將他及時扶住,千萬別令他失態。

直到這個時候,在座的眾人中只有柳翠最為鎮定,余一丁的酒量她早已見識過,想當初在慶陽時鐘離宇設宴,派出林嘯天和李忠兩位酒量非常好的將領跟他對飲,結果卻是那兩人直接就被喝翻,還沒下酒桌便被衛士攙扶著回到自己的軍帳歇息,而余一丁卻跟個沒事人似的。

鐘離雪只跟余一丁喝過兩次酒,結果兩次她都醉得不省人事,當然不清楚余一丁到底有多大的酒量,但是看著他和李盛的身邊各自擺放著兩只已經空了的酒桶,而且一旁的侍從又搬來了兩桶放在他們身邊時,鐘離雪也不禁轉頭望向柳翠,眼神中滿是擔憂之色,直到柳翠微笑著對她微微點了點頭后,這個妮子的神態才恢復原狀。

余一丁和李盛二人又干了一碗,各自亮出碗底,相視一笑。

“哈哈哈!余先生真是好酒量,看來先生所說要與本將痛飲一場絕非虛言啊,好!好!好!”李盛放下酒碗哈哈大笑,最后又連說了三聲好,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

“呵呵呵,其實主要還是將軍的酒好,在下不知不覺便多喝了一些。”余一丁微笑道,深深地看了李盛一眼,但卻眼神清澈,哪有半分飲酒后的狀態?

“哦?……哈哈哈!”

李盛一愣,隨即再次大笑,端起酒碗對著余一丁朗聲道,“余先生果真是海量,看來今夜本將定要與先生一醉方休了,哈哈哈……”

余一丁忙道,“萬萬不可,明日一早在下還要趕路,醉酒后就起不了床了,只因將軍的酒確實不錯,這才多喝了一些,再說了,現在夷人還在城外虎視眈眈,將軍是守城主將,軍務在身,豈可開懷暢飲?這樣吧,我們喝完這剩下的兩桶,等到下一次在下返回大梁路過坤陽時,定要與將軍好好痛飲一番。”

聽了余一丁的話后李盛頗有些不以為然,他的酒量大在座的各位都清楚,何況他能官至三品,豈能是孟浪之輩?

李盛今年三十一歲,十五歲從軍,這十六年間他從一名官軍小校一步步做到虎威將軍,從未因飲酒誤事,別人不清楚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就連他自己也不清楚,反正最多的一次他喝了三十五斤,將與他一起飲酒的幾位將領全部喝趴下了,可他卻仍舊未醉,依然可以舞刀弄劍,身邊的五六名親衛一起上都不是他的對手。

所以今夜李盛和余一丁各自喝了十斤,壓根就算是墊了個底而已,而且現在沈辰基還坐在上首呢,如果李盛是那種貪杯誤事之人,可能不用余一丁開口,這位郡王早就已經制止他們繼續喝了。

但是余一丁既然已經說出這話,李盛也有些躊躇,客人說喝不下去了,主人家總不能硬勸吧?

那樣豈不真的是成心要將余一丁灌醉了嗎?

李盛又望向沈辰基,卻見郡王只是微笑看著兩人不置可否,只要李盛不會誤事,坤陽城無憂,他就無所謂了,這種酒雖然容易醉人,但是余一丁畢竟是一名修行者,沈辰基覺得二十斤酒對于他來說肯定沒有問題,如果王道人不受傷,輕易也能喝上八九斤的,何況余一丁這么年輕呢。

這時鐵振堂開口道,“李將軍,余先生是這次夷人暴亂的有功之人,將軍可不能將他喝壞了身體啊,來來來,本官今日也陪將軍再飲幾杯,但是我的酒量可不好,明日護送郡王返京之事決不能有半分差池,還請將軍體諒。”

說著鐵振堂便將自己碗中的水酒一飲而盡,有了他帶頭,其余幾人紛紛端起酒碗向李盛敬酒,這下算是給了李盛一個臺階,省的他不知說些什么而尷尬。

李盛也只好借坡下驢,端起酒碗對余一丁道,“如此也好,余先生下次返回大梁時路過坤陽時一定要與本將好生喝上一場,咱們說定了!”

余一丁忙端起自己的酒碗與李盛一碰,說道,“一言為定!”

兩人再次滿飲一碗,又一次相視大笑……

最終這場宴席在掌燈時分結束,李盛也和余一丁各自喝了二十斤酒,直到眾人離開大帳時,余一丁仍舊是目光清澈腳步沉穩,這下所有人都看出來了,這位余先生必定也是一位酒量極大之人。

李盛的心頭則是更加如同貓抓一般,他生平飲酒從未遇見對手,自斟自飲哪有棋逢對手喝起來那么痛快,所以他陪著眾人一路來到大營轅門處,在臨別之際,除了祝沈辰基、鐵振堂和余一丁幾人明日出發一路平安以外,再次表示了余一丁若是返回大梁時,一定要在他的坤陽城落腳,余一丁笑著應承下來便與李盛和趙衡道別,飛龍營已經在大營駐扎,趙衡自然也是留在大營之中。

回到郡王府后,沈辰基和鐵振堂又叫著余一丁在花廳內聊了一陣天,明日一早郡王府的車隊便要啟程前往偃師,他們兩人想問問余一丁下一步的打算。

“聽說余兄弟就是我大晉偃師人氏,不知家住何處?是否需要哥哥派人護送兄弟返家?”鐵振堂開口問道。

對于第一個問題余一丁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已經打聽清楚偃師以南二十里有一座小城,名為玉泉鎮,他就暫且以此城作為自己的家鄉吧。

“讓鐵指揮費心了,我老家就在玉泉鎮,不過這次我不會返鄉,而是要前往望桑鎮拜會老友,順便還要去一趟余桐。”

所謂拜會老友就是余一丁想要解決疾風閣的事,終究結下了仇怨,早一點解決也早一些安心。

而去余桐鎮就真的是去拜訪清風道人,雖然余一丁現在前往無邊海以東的日照國的念頭淡了很多,但是他要周游這個世界,這些地方總是要去的,正好余桐和望桑是一個方向,那就順便去一下吧。

“哦,原來余兄弟的家鄉離京都不算遠,不過想要前往望桑和余桐,這兩座小鎮可都在東南沿海,兄弟也知道夷人的真田部族將要從東南沿海攻擊我大晉,也許那邊已經開戰,只是消息還未傳回偃師,余兄弟此時前往那邊可要多加小心啊。”

“多謝鐵指揮提醒,有了這次內子被劫的教訓,我定會多加注意。”余一丁拱手謝道。

“既然兄弟要往東南沿海,明日我們出城后不久便要分道揚鑣,兄弟得在城東五里處的清河渡口乘船向南,直至與黃河交匯處,繼而渡過黃河,然后再繼續向南而行,我們就此別過,余兄弟莫要忘記哥哥所說的,如果有朝一日前往偃師,一定去禁衛軍校場找我。”

“好,一言為定!”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措勤县| 余江县| 临潭县| 沙田区| 房产| 淅川县| 通州市| 岢岚县| 白河县| 郓城县| 黎城县| 望城县| 眉山市| 黄梅县| 涞源县| 射洪县| 杭锦旗| 始兴县| 军事| 秦皇岛市| 建瓯市| 永仁县| 汾西县| 松阳县| 即墨市| 个旧市| 锡林浩特市| 尼木县| 柏乡县| 铜山县| 台安县| 镇宁| 高淳县| 上饶市| 商城县| 苗栗市| 安康市| 施秉县| 大方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