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洋務運動

在西方列強開始侵華時,就有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探究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研究外國歷史和防御敵軍的辦法。林則徐在廣東禁差鴉片和進行抗英斗爭時,曾“探訪夷情”并主持翻譯了多本外國書籍。魏源還編寫了《海國圖志》一書,其中大致介紹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歷史地理,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在西方列強侵華之后,清政府用領土、主權和一系列特權暫時滿足了侵略者的要求,基本上和西方國家保持“和平”狀態(tài);在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后,國內的農民起義戰(zhàn)爭也陷入低潮,社會上從而呈現出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但是這種“穩(wěn)定”狀態(tài)對于一些開明的官員來說卻絲毫沒有放松對清廷危機感的警惕,如愛新覺羅·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等人。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們親眼看到了西方國家堅船利炮的巨大威力,從而感受到了中國潛在的長遠危機。他們欲將魏源的《海圖國志》一書中所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諸到實踐中去,從而實現強兵富國的愿望。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

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主張學習和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政府的統(tǒng)治。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則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他們登上政治舞臺上后,大規(guī)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和民用企業(yè),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產生和發(fā)展。

從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在以“自強”為口號的努力下,大力發(fā)展近代軍事工業(yè),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械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yè)相繼問世。在洋務派的領導下,清政府逐漸淘汰傳統(tǒng)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練兵,使清朝軍隊的武器和戰(zhàn)術逐漸發(fā)生變化。此時,清朝軍隊已經擁有了大炮、槍械、彈藥等先進的新式武器。與此同時,洋務派還陸續(xù)創(chuàng)辦了一大批的軍事學堂,用來培養(yǎng)和訓練軍隊。這些杰出貢獻大大提升了清政府的國防力量。

洋務派深知發(fā)展民族經濟對維護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于是,在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張,在發(fā)展軍事工業(yè)的同時,開辦一些近代民用企業(yè)以起輔助作用。其中最為著名的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上海機器織布局等民用企業(yè)。

為了洋務的需要,洋務派還成立了一批外語性新式學院,以培養(yǎng)精通外語的人才;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書籍;分批派遣學生出國留學等等。

洋務派還開創(chuàng)了20幾個近代報刊,《申報》和《萬國公報》均為所開創(chuàng)報刊。

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的探索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經過了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工業(yè)逐漸發(fā)展起來,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洋務派進行此運動的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只是簡單的從器物上變化中國,并沒有在思想方面有很大改進,以致于中國外強中干,仍然是一個落后國家。也就是說,洋務運動的開展并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嘉善县| 望奎县| 奇台县| 鄢陵县| 镇远县| 双辽市| 凤阳县| 阳新县| 怀集县| 连云港市| 奉节县| 广南县| 拉孜县| 外汇| 公主岭市| 夏邑县| 黎川县| 天等县| 蒙城县| 扶沟县| 合山市| 崇州市| 无为县| 广昌县| 客服| 昌吉市| 棋牌| 金沙县| 凯里市| 郧西县| 麦盖提县| 永顺县| 大余县| 方山县| 姚安县| 清流县| 临城县| 安化县| 河津市|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