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對人類起源和早期醫療行為的客觀認知

從現有的古籍資料來看,中國歷代文人與學者對人類起源的認識非常客觀真實。如《易·系辭》就記載說:“上古穴居而野處。”而且,不容忽視的歷史事實是,歷代的統治階層不僅對此完全認同和接受,并且還將有關人類起源的真實內容放在了兒童啟蒙讀物中。
(一)客觀看待人類起源
《千字文》據說是在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寫成的,至今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其開篇的第三段就說到了遠古,“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讓我們用心地思考一下,“乃服衣裳”說明了人類是從沒有衣裳的階段進化而來的;而“始制文字”之前的人類當然沒有文字。所以此句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是從沒有文字,甚至是沒有衣裳的階段發展而來的。
《素問》也記載道:在遠古時期,古人們居住在禽獸之間,冬天靠活動身體來驅除寒冷,夏天居住在陰涼之地以躲避酷暑。
由于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流傳一脈相承,時間的緩緩流逝并沒有使遠古人類曾經如何生活的歷史真相和發展軌跡消失湮滅,相反這種遠古的生活習俗,一直流傳到了現代。在我國的西南偏遠山區,至今仍然能夠看到,有人喜歡按照以前的傳統習慣,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大山洞中。當然,與現代完全不同的是,遠古時期的古人,沒有衣裳,也沒有醫藥,所以生病之后也只能依靠巫醫祝由而已了。
一生經歷了明清兩代的著名醫學家陳士鐸,在其著作《辨證奇聞》中說,聽說在遠古人類生活的時代,林莽無際,虎狼相伴,古人吮血茹毛,哪里知道有藥物能夠治病這類事啊。
清代名醫仲昴庭在《本草崇原集說》中亦客觀的指出,遠古時代的人們沒有知識,還沒有進入文明的初始階段,也不知道有天、地、人三才之說,只能靠自身的經驗去體會、把握生存之道,把一切交由天命。如果把人類的發展史比作一天的24小時的話,那時的古人就好比是處于早晨3—9點的時段,尚無工具,也不會制作,居住于山野洞穴之中,行動、休息完全依賴自然的規律,相互之間也不似現代人類這般運用豐富的語言接觸交流,所以也沒有七情六欲之煩惱。這段沒有文字的歷史看起來像是延續了很久很久,那時古人的壽命完全依賴于天與地的造化給予。
最早發明了現代植物學科學分類法的著名植物學家、醫藥學家李時珍,用極其簡約精確的語言,概括了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和史前中醫藥的起源與發展。
李時珍在其宏偉巨著《本草綱目》中說,遠古時候的人們還沒有培植出五谷,只能“茹毛飲血”。直到神農氏出現以后,才開始嘗試百草分別出五谷,教給人民耕種的技藝;同時又嘗試百草以區別出藥材,開啟了史前人類用草藥救治人民疾夭的歷史。等到軒轅氏出現以后,飲食已經可以用火來烹飪,人類也不再僅僅是使用單方單藥治療疾病,而是已經有了方劑的制式,學會了使用復方來治療多種疾病。而且,自此以后人們就開始懂得養生的道理了。
(二)人類文明的快速躍進
文明的大門一經開啟,人類社會發展的腳步便飛速地向前邁進。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躍進,伏羲時期,聰明的古人已經掌握了依靠天然發酵的方法來制作湯液醪醴的神秘技術。由于酒類的制作不僅需要菌種和技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天時,故而在伏羲時期,酒一經出現,就被視為神圣之物,只能在祭祀、治病時方能使用,平日則由部落首領親自掌握和儲備。所以,上古時期制作的湯液醪醴,因為量少、制作困難,用途也不甚廣泛,并且在做好以后平時也不允許輕易使用。
到了神農時期,人類的文明又前進了一步,這段時期由于出現了私有制,人們便產生了各種欲望,七情也已經具備,所以才“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換而言之,也就是在那時,古代的中醫已經認識到七情是致病的原因之一,但那時還沒有完備的中醫藥知識用來治病,故只能服用湯液和醪醴,予以原始的治療。
到了《黃帝內經》出現的時代,也就是系統的中醫理論產生以后,治療疾病的手段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備,古人得病之后,不僅可用內服的中藥攻其中,還可以用 石針艾治其外了。
尊重古人、尊重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伊始,歷代文人就運用或如歌或隱晦的文辭,婉轉客觀的敘述遠古祖先的真實生活,以及歷史事件,形成了獨特的神話傳說。也正是由于自古以來文人們不失真實而優美的記述,并加之以適當的美化,才使上古的史實得以如詩如歌般地流傳下來,今天的我們也才得以了解、還原遠古祖先們的點滴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陇川县| 津南区| 二连浩特市| 商都县| 呼伦贝尔市| 阿拉尔市| 南充市| 射阳县| 盐津县| 泗阳县| 县级市| 安溪县| 南华县| 夏河县| 五河县| 佛冈县| 花莲县| 额尔古纳市| 远安县| 当雄县| 白水县| 巴林右旗| 汝州市| 湟源县| 元谋县| 陆良县| 兴义市| 宕昌县| 德清县| 梅河口市| 定南县| 东山县| 遂川县| 永清县| 新竹市| 察雅县| 百色市| 涡阳县| 苗栗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