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潔化妝品:設計與配方
- 李東光主編
- 1455字
- 2020-01-10 12:30:40
二、清潔霜的分類及配方設計
清潔霜分為無水型清潔霜、乳化型清潔霜等。乳化型清潔霜又分為水/油(W/O)型和油/水(O/W)型清潔霜。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乳化型清潔霜,如戲劇妝或濃妝,多為油性化妝品,卸妝時多選用水/油型清潔霜,主要是為了使油性化妝成分從皮膚表面清除。對于一般淡妝,則選用清潔能力弱但使用后令人感覺爽滑的油/水型清潔霜。
(1)無水型清潔霜 無水型清潔霜是一類全油性組分混合而制成的產品,使用時將它涂抹在皮膚上,它能隨皮膚溫度而觸變液化流動,將皮膚上的油性污垢和化妝品殘留油漬等溶解,其后即用軟紙將其擦去,使皮膚清潔,達到卸妝目的。主要含有白油、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和一些脂類等。面部或頸部的防水性美容化妝品和油性污垢往往油性過大,不容易清洗,為此,配方中常常添加中等至高含量的脂類或溫和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劑,使其油膩感減少,膚感更舒適,有時也較易清洗。有些配方制成凝膠制品,易于分散,可用紙巾擦除。
(2)W/O型清潔霜 根據乳化方式的不同,此類清潔霜可以分為蜂蠟-硼砂乳化體系(反應式乳化和混用式乳化)和非反應式乳化體系。
① 蜂蠟-硼砂乳化體系 蜂蠟是最古老的化妝品原料之一,在化妝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乳化和稠度調節。蜂蠟中的硼酸與硼砂反應生成的蠟酸皂作為主要乳化劑,游離蜂酸和羥基棕櫚酸蠟醇酯作為輔助乳化劑,構成完整的乳化劑體系。蜂蠟-硼砂乳化體系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乳化劑配合使用,此時的乳化方式為混用式乳化。蜂蠟不僅可以使皮膚柔軟、富有彈性,而且還是天然的抗菌劑、防酶菌和抗氧劑。蜂蠟具有兩方面的缺點。首先,蜂蠟具有特別的氣味,必須添加適當的香精來掩蓋其氣味;其次,蜂蠟是一種天然產物,其質量和組成隨原料的來源和收成季節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一般情況下,蜂蠟在膏霜中的含量為5%~6%(質量分數),而硼砂含量可依蜂蠟的含量與酸值計算求得。
如所用蜂蠟的酸值為20(經化學分析或查閱蜂蠟的產品標準),即中和1g蜂蠟游離酸需20mg的KOH,則10g的蜂蠟需0.2g KOH才能中和蜂蠟的游離脂肪酸成皂。已知KOH的摩爾質量為56g/mol,含有10分子結晶水的硼砂摩爾質量為190.8g/mol。所以中和10g蜂蠟中的游離脂肪酸所需硼砂量選定為0.7g。若硼砂的用量不足以中和蜂蠟中的游離脂肪酸,則產品沒有光澤,穩定性差;若硼砂過量,則會有硼酸硼砂結晶析出。
傳統的反應式乳化體系有許多不足,如膏霜微粒粗大、穩定性差,因此在多種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應用之后,往往會加入另外一些表面活性劑作為輔助的乳化劑,這樣就成為了所謂的混用式乳化。
② 非反應式乳化體系 這類膏霜乳化體形成過程中不發生化學反應,乳化是通過直接加入表面活性劑實現的。非反應式乳化體系是目前主要的乳化方式。此乳化體系中有時也會添加少量的蜂蠟作為稠度調節劑。
(3)O/W型清潔霜 O/W型清潔霜是一類含油量中等、輕型的潔膚制品,油膩感小,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類清潔霜,適合于油性皮膚者使用。這類產品也可以按照乳化方式的不同分為蜂蠟-硼砂乳化體系和非反應式乳化體系。
① 蜂蠟-硼砂乳化體系 參見W/O型清潔霜。
② 非反應式乳化體系 非反應式清潔霜的制法與反應式清潔霜的制法相同。此類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如圖2-1所示。

圖2-1 非反應式清潔霜生產流程
在水相罐中加入去離子水、硼砂、丙二醇等水相組分,攪拌加熱至90~95℃,維持20min滅菌。在油相罐中加入白油、蜂蠟、鯨蠟醇、單硬脂酸甘油酯等油相組分,攪拌、加熱,使其熔化均勻,加熱至90~95℃。將水相、油相分別經過濾器抽至乳化罐中,維持溫度70~85℃,均質乳化,同時刮邊攪拌,均質5~8min,停止均質,通冷卻水冷卻,脫氣、降溫至45℃,加入香精、抗氧劑、防腐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