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
- 李建臣主編
- 3351字
- 2019-12-20 15:51:49
第三節 研究的發展趨勢
一、國內外關于冬奧會促進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的研究
北京舉辦冬奧會和建成世界體育城市是北京乃至全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目前國外研究冬奧會《如英國的Fngly Ahe,Chaiken S(2002)美國的Aaker d,Kunar(2004)》和世界體育城市建設《如美國Friedmann.J(2003)和英國的Cursoy.D(2006)》等的文獻很多,但國外研究冬奧會促進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相關的文獻較少,僅有《加拿大Rtichie & Aitken(2002)、英國的L.Thrston(2002)、新加坡的John Friedmam(2004)、美國的Mogridge M J H(2014)》等學者,其中,加拿大的Rtichie & Aitken(2002)從1988年開始對加拿大卡爾加里冬奧會促進卡爾加里體育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體育賽事、體育旅游、體育產業的互動促進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跟蹤調查,并提出了利用卡爾加里冬奧會促進卡爾加里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發展對策,誠望能為促進卡爾加里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發展的研究帶來討論,推動卡爾加里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健康發展;美國的John Friedmam(2004)研究認為,鹽湖城冬奧會對促進鹽湖城體育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帶來重要契機,鹽湖城通過冬奧會旅游與體育城市融合建設動力機制的構建,實現了鹽湖城體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為助推鹽湖城冰雪旅游城市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動力和紐帶,成為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英國的L.Thrston(2011)的研究認為,隨著冬奧會社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效應的全面釋放,舉辦冬奧會城市對推動城市體育建設的更新和發展的獨特功能更加凸顯,特別是冬奧會與旅游的融合對推動舉辦城市經濟發展帶來動力,為城市體育建設走向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動力。
國外學者在冬奧會促進世界體育城市建設領域進行了豐富的理論研究實踐和探索,對指導我國研究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目前我國研究冬奧會推動北京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的課題、文章和報告的成果較少。僅有以下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徐穎(2015)認為,北京奧運會后,北京市提出了“打造賽事中心和建設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的戰略總體目標。在冬奧會即將舉辦的前提下要實現北京市政府提出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的戰略目標,對北京的城市發展與中國的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她分析了紐約、倫敦、東京城市發展層面上的各自特征,并將北京與現有世界體育城市進行比較研究,認為當前北京與世界體育城市的標準尚有一定差距,但是借助世界經濟重心東移、奧運效應等良好機遇,加之冬奧會的申辦成功,北京市政府對于冬季項目重視起來,可以合理確定戰略目標與發展模式,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世界體育城市。周學政和曲莉(2015)兩位學者的研究認為,在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北京聯合張家口成功申辦冬奧會對于北京世界體育城市建設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將又一次推動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提升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的軟硬件水平,樹立北京良好的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的國際形象。姚小琳(2016)分析研究了2002—2022年舉行的6屆冬季奧運會主辦城市體育場館的規劃和利用情況。認為各國舉辦冬奧會城市的大規模投資和激烈的競爭給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研究還認為每個國家冬奧會舉辦城市在體育場館規劃和利用方面都有其突出的特征。其舉辦冬奧會城市都將建設重點要放在國家特征,體育場館規劃和建設的實際使用,或緊湊布局以及節能等方面。對于在北京舉辦的2022年冬奧會來說,體育場館和場館的規劃、賽后利用應注重資源的效率及和城市規劃建設相結合,特別是北京應抓住籌辦和舉辦冬奧會的機遇加快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的發展。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雖然對世界城市、世界體育城市建設的研究比較早,已有成功的經驗和典型案例,但對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迫切需求發展的理論尚無如何構建的研究,急需從理論問題研究作為突破口,深入展開對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發展的理論內涵、影響因素及其形成機理等問題的研究,理清理論研究的問題,服務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發展。評價是實現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核心要素,但目前對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評價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急需制訂出評價標準和構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為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提供科學參數。目前,我國大多數研究者對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戰略和保障體系構建的研究關注不夠,缺乏冬奧會推動北京建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需要的創新戰略和保障體系構建的科學依據,現已有的研究難以滿足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的需求。
二、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的發展趨勢
北京市“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北京將深入落實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全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北京在“十三五”時期將通過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著力增加民生福祉等具體措施,逐步建設“綠色、創新、宜居和幸?!敝?。在現代社會,冬奧會不僅僅是國際冰雪競技的舞臺,同時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白色經濟現象。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冬奧會舉辦城市都把舉辦冬奧會作為促進城市再造,推動城市冰雪運動、經濟、社會、文化等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尤其是在推動世界體育城市建設方面實施了全新的冬奧會戰略。對于我國的北京來說,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發展的影響并不是冬奧會的本質特征和功能,只是隨著北京城市社會、經濟、文化和體育等的發展,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發展功能才不斷地擴大和延伸。因此,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和《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著力增加民生福祉等具體措施,逐步建設“綠色、創新、宜居和幸?!敝堑陌l展目標相結合。
(1)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和深入落實首都世界城市戰略定位研究相結合。堅持把落實首都世界城市戰略定位作為衡量發展的根本標尺,著力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在服務國家大局中提高發展水平,使產業布局和發展與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相一致、相協調。因此,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的研究應為深入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2)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要和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相融合。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緊緊把握北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北京市經濟、社會、文化和體育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以優勢帶動示范作用的發揮,以“五位一體”創新合作模式,推動世界體育城市的發展。
(3)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和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建設綠色之城相融合。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根據北京提出的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守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的生命質量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消耗上限,加大城鄉、特別是城鄉結合部環境污染治理和綠色生態環境建設的力度,根據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調節城市規模,使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均衡發展的目標研究一致。
(4)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創新之城并舉,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研究相同步。把創新擺在世界城市或世界體育中心城市融合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在促進世界城市中的作用。
(5)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和不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建設宜居之城融于一體,在看問題、看方向、看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世界體育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提升世界體育城市服務管理水平,為實現宜居之城建設發展目標服務。
(6)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應和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建設幸福之城的融合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全體市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實現北京冬奧申委在遞交給國際奧委會的申辦報告中做出的明確的承諾:“北京將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動冬奧會申辦、籌辦與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讓城市發展有力保障舉辦冬奧會,舉辦冬奧會加快城市發展,樹立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良性互動、共贏發展的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