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審視與感悟
如前所述,我進入經濟學界的時候,恰逢中國改革開放啟動之時,因而我有幸親身經歷了中國1978年至2018年這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作為一個經濟學者,對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參與和觀察,當然會以經濟的方法為基點。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我認為我國改革開放實際上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8—2002年,這一階段屬于大規模經濟體制改革階段,幾乎涉及傳統經濟體制的各個方面,例如產權制度改革、市場經濟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問題等;第二階段是2003—2013年,這十年的特征是新體制的磨合期,新體制形成后還并未完全取得社會的共識,新舊體制還有沖突,出現了一些體制磨擦,甚至還出現了反改革的聲音,因而這一階段非常注重新舊體制的磨擦,注意強調和諧社會與科學發展觀,推動包容性增長,加強以民生保障為特征的社會政策的協調,等等;第三個階段是2014年至未來一個時期,是全方位改革的階段,即強起來的時代,這個時期的特點是改革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轉向“五位一體”的全方位改革,即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大改革,在全面改革最終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對于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的這種劃分法,似乎并不太符合某些說法,但作為一個學者,確實是有這種感悟。我想,這種感悟不應屬于離經叛道之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