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工程糾紛案例與實務(法律專家案例與實務指導叢書)
- 解鵬編著
- 1176字
- 2021-04-02 22:05:37
第一章 建設工程類糾紛概述
一、建設工程項目的一般操作流程及控制要點簡介
工程建設屬于資金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一項建設工程從啟動、建設、直到竣工驗收,都需要巨額資金投入、管理投入和勞動力投入,其復雜程度不言而喻。工程建設的過程,簡單來講就是按照項目立項規劃、圖紙勘察設計、現場工程施工、工程交付使用的一個完整過程。正是因為投入的資金量大、項目管理復雜,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簽訂大大小小的合同,明確各工程參與者的責任、權力與利益。
建設工程的實施過程,基本上可以分為項目前期準備階段、項目施工階段和項目竣工驗收保修階段。
在建設工程項目的前期準備階段,主要是由項目的建設單位完成。其主要內容包括,取得建設工程項目的相應土地使用權,完成建設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完成項目的立項審批,取得建設過程項目的規劃許可等;然后,按照政府批準確定的規劃指標,委托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單位,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具體的設計;最后,依托建設工程的圖紙,通過招標投標程序選擇項目的施工單位,簽署施工合同,并完成相應合同的政府備案。當然,不排除一部分項目不需要招標投標程序,而依法直接發包的情況。建設工程合同的糾紛中有很多隱患,例如合同效力問題,基本上都是這一階段的產物。
在建設工程的施工階段,取得政府部門頒發的施工許可證后,由簽約的施工企業進場施工,并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程變更,并最終完成工程項目的建設任務。這一階段,盡管從內容上而言,就是施工單位按圖施工的一個過程,但是,在建設工程實踐中,這個階段持續時間很長,而且管理工作繁雜。建設工程的很多糾紛,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
在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備案和保修階段,基本上是由施工單位提交竣工報告,建設單位負責組織施工、設計、監理各方一起進行建設工程項目的驗收,對于驗收中發現的問題,由施工單位限期整改;通過驗收的,應當安排竣工資料備案,然后項目進入使用和保修階段。在建設工程的保修期內,建設單位發現質量問題的,應當通知施工單位進行維修,施工單位拒絕維修或者不能維修的,建設單位可以自行處理,相應費用從建設工程的質量保修金中扣除,或者要求施工單位承擔。
由于建設工程項目的獨特性,即使是同一批施工人員,按照完全相同的外觀設計圖紙進行施工,但是由于工程面臨的地基情況千差萬別,施工過程中的自然環境不盡相同,建筑物所要承受的各種荷載不同,因此,世界上也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建筑物。這就是建設工程的唯一性特點。此外,建設工程同時具有非常廣泛的普遍性特點。在建設工程項目中存在四個關鍵控制因素,即質量、進度、成本與安全。盡管傳統的項目管理理論比較強調質量、進度與成本這三大控制因素,但是,鑒于工程安全的重要地位,把安全問題提到一個重要的層次控制,更加符合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要求。因此,建設工程的整個實施過程,基本都是圍繞這四個控制要素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