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清華等你來(第二輯)
- 劉震
- 1696字
- 2021-03-19 18:18:36
大道邁步從今越

▼ 專業:
武楚涵,畢業于甘肅省蘭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成績652分,參加清華大學領軍人才選拔獲得60分加分,現就讀于電子工程系電子信息類專業,高中三年多次獲得數、理、化競賽全國一等獎,第30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二等獎。
沒有時間原地嗟嘆,一路向前
武楚涵兒時的玩具有些特別,天文望遠鏡、顯微鏡、切片箱、化學物理試驗箱……“從小喜愛鉆研的習慣,自然而然把我引上競賽的道路。”武楚涵說,競賽與高考相輔相成,必須在兼顧平常學習的情況下準備競賽,因此,提前自學高中課本的內容對減輕課內壓力有很大的幫助。
武楚涵這樣總結自學的經驗:第一遍是書本內容的學習,有效掌握課本知識;第二遍是練習高考難度的題目,基本鞏固所學內容;第三遍是競賽難度的題目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在老師講授相關內容時查缺補漏,最大程度地利用時間,這樣騰出的時間便可以更深入地進行競賽學習。
然而,武楚涵的競賽之路并不平坦,但正是這不平坦塑造了他的學習和人生態度——淡定從容卻又積極樂觀。“在面對打擊和挫折時,我沒有時間原地嗟嘆,只會一路向前。”
高一的時候,武楚涵參加數學競賽,獲得全省一等獎。經過高二一年的訓練后,信心滿滿的他決定沖擊省隊,但最終失之交臂,同時平時成績也因為失誤有所下降,但他仍然堅定地走自己的競賽之路。高三時,武楚涵如愿進入省隊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決賽中自認為發揮出了最好的水平,本來以為能夠沖擊金牌,卻拿了銀牌。“雖然沒有留下什么遺憾,但是免不了有些失落。”
“我崇尚效率,十分反感用時間代替方法的學習習慣。”武楚涵說,在高考復習階段,一直以自己最習慣的節奏,有條不紊地展開自己的復習計劃,最終以652分的裸分和657分的投檔成績圓夢清華。
“正是競賽帶給我的從容不迫,使我受益終生。相比之前經歷的一次次考驗,高考反而顯得并不可怕。如今高考的印象已經淡去,但競賽對我的影響卻深深印在心里。”
用吉他彈奏一曲《加州旅館》,文藝其心
作為清華領軍人才選拔招收的學生,在高中攻堅競賽之余,武楚涵也兼顧各科學習,歷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武楚涵在學業水平測試中,歷史、地理和政治都被評定為A,“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是他最愛的;學習累了,還會用吉他彈奏一曲《加州旅館》,或是在網上和棋友對弈一局圍棋;現代詩、素描、游泳都是武楚涵的興趣愛好。除此之外,武楚涵還為學校藝術節擔任班級節目的導演和編劇,制作視頻、動畫等。
在上大學前,武楚涵就利用課余時間自學了許多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具備一定的編程基礎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擅長設計動畫程序,學會了使用C++或VB語言進行程序設計,包括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在實際操作中熟練掌握了各種視頻、音頻、圖形處理技術。
在武楚涵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始終扮演支持和引導的角色。“他們注重培養我獨立思考、克服困難,自己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回想起來,父母的教育方式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讓武楚涵變得自信開朗,父母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讓武楚涵有更加自由的發展空間。“他們既是我的啟蒙者,又是我的好伙伴。”
求索之路漫漫兮 只怕有心人
進入清華,武楚涵迎來十八歲生日,父母送給兒子寄語,其中一句是:人生有如修行,艱險多,風景亦多,你只須牢記三個字,不要怕。大道邁步從今越,難事只怕有心人。
“在過去,我從未感受過如此強健的體育精神。”清華的體育氛圍帶給武楚涵很大的震撼:操場上長跑的同學揮汗如雨,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中矯健的身影,游泳館人多的時候像“下餃子”,三千米對肉體和精神的磨煉……
武楚涵最深刻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研究網絡編程時,埋頭苦干好幾個晚上,一次一次推倒重來,連續近十個小時調試數千行的代碼,一抬頭,窗外已亮;在進行數學建模時,不斷在紙上演算,將點點滴滴的結果記錄到電腦里,再將數據一點點地分析擬合,驗證模型,形成數十頁的報告。“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在大學的四年,我最大的期望,便是超越自我。我經常在想,如果總是徘徊在自己擅長的方面,將談何提高?所以我希望不斷挑戰未接觸的難題,嘗試未嘗試的事物,攀登可能在我能力之上的險峰。”武楚涵說,清華就像一扇窗,透過窗,能看到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