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語體語法、規范與修辭(上、下) (著者長期探究、傾情奉獻科技語言寫作類系列)
- 梁福軍
- 971字
- 2021-03-19 19:21:50
序二
一個人研究一門學問,原因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那門學問對人們直接有用,像互聯網或企業管理,前者可以開拓人們新的生活、工作空間,后者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利潤;另一種是那門學問雖然沒有直接的實用性,但是它有趣,能激起人的好奇心,使人開心快樂,精神上感到愉悅、充實和滿足。
老同學福軍的大作,無疑做的是前一種學問。這是他繼《科技論文規范寫作與編輯》出版后又一鼎力之作,至此形成了科技領域行文具有基礎性、規范性、指導性的“姊妹篇”,意義之重、作用之大無需言表。
福軍作為一名年輕的學者,在世俗浮華的現實生活中能夠靜得下心來,孜孜不倦地耕耘和追求,既難得也讓我這位兒時的同學感到無比敬佩。但靜下來細心想想,福軍能這樣做也不驚訝,這是他兒時崇尚知識、敬畏學問,愛學習、愛鉆研的結果,可以稱道的是別人沒有這種矜持,他始終把學習作為生活,享受著無限的快樂,直到永遠!永遠!
科技,是容易被人弄得很玄乎的。原因在于,它的很多內容涉及創新的理論、技術,沒有深入的了解,說起來往往是隔靴搔癢,或聽起來如墮五里霧中。如何解決這個現實問題,是擺在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難題。福軍從某種角度找到了破解的“鑰匙”,提出了科技與語言融合的理念,并付諸實踐、潛心研究、反復錘煉,從科技語體的概念、特點、分類,基礎語法、標準規范,以及詞匯、句式、辭格修辭等方面作了全面闡述,形成了完善的體系,填補了科技領域的空白。
現實生活中標準規范太重要了,有了標準規范生活將從無序狀態變得更為有序,生活的質量也會隨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福軍的大作注重從學科的角度確立標準規范,架起了一座通向神秘科技的有形“橋梁”,闡釋了一整套統一步伐前行的科學標準,傳授了一種解惑釋疑的有效方法,語言通俗簡練,內容易學好用,既有利于改善目前不少科技工作者語言表達晦澀、用詞用句不規范、文章可讀性不強等問題,也有利于廣大科技工作者寫出更加優美通俗的好文章,充分展示、傳播、交流自己的科研成果,更有利于不斷提高我國科技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我相信,福軍的大作出版后,必將成為科技領域的教科書和工具書,為科研、工程技術人員等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圖書、網絡出版編輯等提供有益參考,為高等學校老師、學生的論文寫作提供有益參考或自學用書,極大地促進我國科技領域科研、教學、出版等的繁榮發展。
解放軍戰略規劃部大校
2015年10月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