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腐敗高發期及治理研究之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腐敗高發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
- 王傳利
- 7063字
- 2021-03-12 13:18:49
三、由增產節約運動發展到反腐敗運動
增產節約運動發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徹底地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必然走向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運動。
西北局的領導干部比較早地發現增產節約運動必然走向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運動的趨勢。1950年5月20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習仲勛在干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無數活生生的事實證明:使各種不良傾向(貪污腐化,違法亂紀,鋪張浪費等)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是領導工作中的官僚主義。使國家財產,公私經濟(公私企業),群眾生產,蒙受重大損失的,是領導機關的官僚主義和下邊執行工作中的命令主義。”習仲勛緊接著說:“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領導群眾將反不良傾向運動,繼續普遍地開展起來,深入下去,并引導運動向著開展全面檢查工作,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的方向走去。”這已具有了由增產節約運動發展到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運動的認識,并且將此種認識轉化為具體的工作部署。
習仲勛此種認識當然不是他一個人的認識,應該是西北局領導層的大多數認識,不然不會在西北局形成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部署。習仲勛的這個報告得到主管《人民日報》工作的胡喬木同志的注意。1950年6月7日,胡喬木在給《人民日報》社長范長江的信中,要求給予習仲勛的講話足夠重視,指示:“習仲勛報告應全登第一版。黨報應表現出注意我黨的各個最重要方面的問題的能力。”《人民日報》于當天在第一版的位置發表了習仲勛的報告。
值得說明的,習仲勛關于增產節約與反對官僚主義關系的認識及其工作部署,局限于西北一隅。至少在1951年11月初之前,毛澤東并沒有將增產節約運動徹底全面地發展為全國性的雷霆萬鈞之勢的“三反”運動的思想。11月8日,志愿軍委員會關于精簡節約的布置向毛澤東并中央軍委報告,認為中共中央關于緊縮部隊,節約增產,以克服困難的方針是正確的,并對節約事宜做了布置,減少機關人員和勤雜人員,嚴格車、馬配備,減少多余人員回國,愛護財物,節約使用,糾正浪費彈藥的現象。11日,毛澤東在關于同意志愿軍黨委對精簡節約的布置給彭德懷的電報中說:“我們認為志愿軍黨委決定各項是正確的,望即照此施行。如此,你們在朝鮮,我們在國內,一致配合進行大規模的切實可行的精簡節約,加上國內的增產運動,明年的一切工作就很好做了,就確有把握完成任務了。”此時的毛澤東更多考慮的是增產節約以支撐抗美援朝戰爭。
直到1951年11月20日之后,才有了將增產節約運動全局性地發展為“三反”運動的新階段的契機。這一天,毛澤東批轉了一份東北局主要負責人所作的關于開展增產節約運動進一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斗爭的報告。東北局主要負責人的這個報告以及毛澤東對于東北局主要負責人報告的批示,在“三反”運動起源和發動的研究中應該具有重要的地位。
據《毛澤東傳》(1949—1976)披露,東北局主要負責人在報告中總結了東北地區在增產節約中進行“三反”工作的經驗,列舉了在增產節約運動中暴露出來的貪污浪費官僚主義丑惡現象,“其中提到,沈陽市在部分單位中揭發出3629人有貪污行為,東北貿易部檢舉和坦白的贓款達5億人民幣。浪費現象和官僚主義也很嚴重,東北鐵路系統積壓上千億元的材料無人處理。”
東北局主要負責人1951年10月26日在東北一級干部大會的報告提到,自從1951年9月初開展反貪污蛻化、反官僚主義為中心的整風運動以來,發現在東北的不少機關、不少部門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極其嚴重的浪費現象,“因工作不負責所形成的損失:如若干企業部門在生產中缺少精密的計算,以致積壓資金、物質,未應用于擴大生產”“以國家資財作為‘小家務’,隨意在國家規定的供給標準之外額外開支。”“機構重疊,人浮于事:如某單位,今年七月比去年底增加人員百分之八十四。據估計他們如抽調出四分之一的人員,工作仍可以照常進行。”“生活鋪張,如請客、送禮、任意購買家具,以及衣、食、住方面隨意超越制度等。”東北局主要負責人提出來一個十分有價值的觀點:“事實證明,恰恰是因為這些浪費現象的存在,才使得那些貪污蛻化分子得以渾水摸魚,得以大量地盜竊國家的資財。”“兩個月來的反貪污蛻化、反官僚主義工作中的無數事實證明:增產節約的最大敵人是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如果這些貪污浪費現象不能肅清,不但斷送了一些干部的前途,而且無法積累資金進行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因此,必須繼續深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提高干部與群眾的事業心和積極性,廣泛地開展增產節約運動。”
作為政治家的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擔心犧牲了千千萬萬個英烈而獲得的紅色政權會不會改變顏色。他重視東北局主要負責人的報告,立即從江山社稷能否安穩的高度,解讀出貪污浪費官僚主義對一個新政權意味著什么。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將東北局報告轉發全國時,批示道:“中央認為這個報告是正確的。請你們重視這個報告中所述的各項經驗,在此次全國規模的增產節約運動中進行堅決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還要求在開展這項斗爭后,每一個部門都要派出必要的調查組檢查所屬的情況,總結經驗,向上級和中央作報告。
就全國而言,在1951年上半年前,反浪費反貪污反官僚主義,僅僅作為增產節約運動的一個輔助措施,但是,在11月20日以后,以毛澤東對東北局主要負責人報告批示為標志,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大有突破增產節約運動所具有的財經方面意義之勢。毛澤東敏銳地發現了增產節約運動必須引向深入,有必要開展一場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為內容的“三反”運動。
《人民日報》馬上作出反應。11月20日的《人民日報》社論,醒目地指出把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當成國家當前的中心任務,但是,第二天,也就是11月21日,情況馬上有了變化。在“讀者來信專頁”欄目為讀者來信加的通欄大標題是:“反對貪污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發表了幾封來信,反映了某些單位工作人員貪污浪費,對人民生命財產不負責任的嚴重情況。編者按說:“這種情況的造成,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各個單位領導干部的官僚主義。有關部門必須對因官僚主義而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一切負責人員予以應得的懲處。張家口市各機關進行了對貪污浪費的檢查,該市人民法院并對四個有貪污罪行的干部作了判處,這是完全必要的。”還發表一篇報道:《張家口各機關檢查貪污浪費,提高了干部覺悟改進了工作》。
到了11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突出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社論題目是《向貪污行為作堅決斗爭》,在披露了大量貪污腐化官僚主義現象后,指出:這難道是可以高枕無憂的嗎?借剖析增產節約運動與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的關系問題,形成了這樣的一個新看法:“東北地區反貪污蛻化、反官僚主義斗爭的經驗證明,增產節約運動的最大敵人是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如果貪污浪費現象不能肅清,不但會斷送一些干部的前途,而且會妨礙資金的積累,妨礙新民主主義制度的鞏固。因此,全國各地都應該迅速行動起來,展開一個堅決反對貪污的斗爭,來徹底消滅一切貪污現象。”這是一個新的觀點,標志著增產節約運動將被突破,一個為增產節約運動所不能涵蓋的新的“三反”運動將全面開展。
《社論》特意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斗爭現在還沒有吸引廣大群眾來參加,有的地方還只把它當作某些專門機關的工作。這顯然是完全不對的。我們現在已經看到有不少貪污分子已經完全蛻化為偷竊國家和人民財產的盜賊。他們所關心的僅僅是如何利用職位盜竊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已毫無革命工作人員的氣味。他們所給予國家建設事業的損害,是難以計算的。但是,許多地方卻還沒有認真地展開一個群眾性的反貪污斗爭。可見,《人民日報》是有意將增產節約運動發展為全國性的反腐敗運動。
就在同一天的《人民日報》,異乎尋常地集中刊發了一批有關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文章。除發表社論《向貪污行為作堅決斗爭》外,還轉發了上海《解放日報》11月19日社論《嚴懲貪污!為保衛國家財產,保衛黨和國家機關的純潔而斗爭!》的摘要。頭版頭條大字標題刊登的通訊是《東北反貪污斗爭深入開展,東北揭發并打擊了貪污蛻化行為和官僚主義,加強了干部群眾愛護國家財產的責任心》。與這篇通訊相匹配的有以下文章:《武漢第一紗廠和天津鋼廠機電車間舉辦反浪費展覽會,推動了反浪費運動的開展》、《華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工務室主任路星元貪污腐化嚴重損害國家人民利益,已被撤銷職務開除黨籍并送司法機關懲辦》、《南通專區部分農村中發生嚴重的浪費現象》等。黨員干部的檢討有《山西省人民政府交通局對該局發生嚴重貪污案的檢討》、《河南省人民法院商丘分院副院長張澤的檢討》、《睢縣司法科科長郭喚民的檢討》、《前睢縣四區副區長軒轅尊言的檢討》等。這一天的《人民日報》第一版用3/4的篇幅發表了關于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內容。
繼毛澤東對東北局主要負責人關于開展增產節約運動進一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斗爭的報告作出批示10天后,即11月30日,毛澤東為中央轉發時任西南局第一書記鄧小平關于西南區會議情況報告給各中央局并請轉分局和省市區黨委的批語道:“此電第三項所提反貪污反浪費一事實是全黨一件大事,自從東北局揭露大批的貪污犯以后,我們已告訴你們嚴重地注意此事。我們認為需要來一次全黨的大清理,徹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貪污事件,而著重打擊大貪污犯,對中小貪污犯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針,才能停止很多黨員被資產階級所腐蝕的極大危險現象,才能克服二中全會所早已料到的這種情況,并實現二中全會防止腐蝕的方針,務請你們加以注意。”
批示表明,此時的毛澤東已經比以往更加注意各地反貪污反浪費事情了。繼毛澤東批示東北局主要負責人關于開展增產節約運動進一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斗爭的報告后,鄧小平的報告又使毛澤東提到了東北局揭露大批的貪污犯的事,可見,反貪污反浪費成為毛澤東此時關注的一個重點。毛澤東在對鄧小平電文批示說“你們的方針和部署均好,我們均同意”之外,還特別提到了“此電第三項所提反貪污反浪費一事實”,并且強調這是“一件大事”,要全黨注意,籌劃發動一場針對貪污浪費的“大清理”運動。
毛澤東在給鄧小平電報的批示中,提及對貪污浪費要來一個“大清理”運動,而在同一天的轉發華北局關于劉青山、張子善大貪污案調查處理情況報告的批語中,則用了“大斗爭”一語。1951年11月29日,中共華北局第一書記薄一波、第三書記劉瀾濤就天津地委嚴重貪污浪費情況向毛澤東并黨中央報告,毛澤東將此報告轉發各中央局并轉分局省市區黨委:“華北天津地委前書記劉青山及現書記張子善均是大貪污犯,已經華北局發現,并著手處理,我們認為華北局的方針是正確的。這件事給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區黨委提出了警告,必須嚴重地注意干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現、揭露和懲處,并須當作一場大斗爭來處理。”還要求各地注意發現所屬的同類事件而及時加以懲處。
可以說,毛澤東在給東北局高崗、西南局鄧小平和華北局薄一波的報告或者電文所作的批示和批語,體現了毛澤東和黨中央關于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的意圖。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共中央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消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要求在全國開展一個聲勢浩大的“三反”運動。這應該是黨中央在全國發動“三反”運動的最重要的標志。
毛澤東十分重視這個決定,親自修改了兩遍,加寫、改寫了大段文字。毛澤東加寫道:“自從我們占領城市兩年至三年以來,嚴重的貪污案件不斷發生,證明一九四九年春季黨的二中全會嚴重地指出資產階級對黨的侵蝕的必然性和為防止及克服此種巨大危險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確的。現在是全黨動員切實執行這項決議的緊要時機了。再不切實執行這項決議,我們就會犯大錯誤。現在必須向全黨提出警告:一切從事國家工作、黨務工作和人民團體工作的黨員,利用職權實行貪污和實行浪費,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中央人民政府不久將頒布懲治貪污的條例和懲治浪費的條例,各級領導機關必須仿照實行懲治反革命條例那樣,大張旗鼓地發動一切工作人員和有關的群眾進行學習,號召坦白和檢舉,并由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督促和檢查。一切貪污行為必須揭發,按其情節輕重,給以程度不等的處理,從警告、調職、撤職、開除黨籍、判處各種徒刑、直至槍決。典型的貪污犯,必須動員群眾進行公審,依法治罪。”
反貪污,必須反浪費。毛澤東特意加寫和改寫了一段文字:“浪費和貪污在性質上雖有若干不同,但浪費的損失大于貪污,其結果又常與侵吞、盜竊和騙取國家財物或收受他人賄賂的行為相接近。故嚴懲浪費,必須與嚴懲貪污同時進行。浪費的范圍極廣,項目極多,又是一個普遍的嚴重現象,故須著重地進行斗爭,并須定出懲治辦法。”
反貪污,反浪費,必須反官僚主義。毛澤東特意加寫和改寫了這樣的文字:“反貪污斗爭和反浪費斗爭的開展和深入,必將接觸到各方面存在著的各種程度的官僚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工作作風。這種作風,是貪污和浪費現象所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在此次精兵簡政的工作中,在展開全國規模的愛國增產節約運動中,在進行反對貪污和反對浪費的斗爭中,同時展開一個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凡在其所屬機關、部隊、團體、學校、或企業中發生了嚴重的貪污現象或浪費現象,而事前毫無覺察、事后也不厲行懲治者,稱為嚴重的官僚主義分子。這種嚴重的官僚主義分子,雖然沒有親手參加貪污行為或浪費行為,亦應以失職論處,決不寬恕。”
毛澤東指示:將這個決定“一直下達到黨的地委和軍隊的軍黨委。在省委或地委召集縣委人員開會、在大城市市委召集區委人員開會、在省軍區或軍黨委召集軍分區和團級以上人員開會的時候,應將本決定發給他們閱讀,最好是組織集體閱讀,并向他們解釋由他們所提出的疑問”。“為使本決定的基本方針和各項辦法能充分見之實行,必須不厭求詳地向干部進行解釋,使他們明確地認識全局的情況和任務的重要性。”《決定》對落實工作督促緊密,規定中央直屬各機關以直屬總黨委為單位,地方以中央局、中央分局為單位,政府以政務院及其各委黨組為單位,軍隊以總政治部及各大軍區和各兵種的黨委為單位,于1952年內,每兩個月向中央做一次關于精簡、節約、反貪污、反浪費和反官僚主義的工作報告。
在毛澤東和黨中央的號召下,全國各地開展了“三反”運動。
1951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舉行動員大會,大張旗鼓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華北局負責人薄一波同志號召開展檢查運動肅清腐朽的資產階級思想影響。
1951年12月23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機關舉行“三反”動員大會,劉寧一副主席在會上作了動員報告,指出:有的人以為工會中只有浪費和官僚主義,沒有貪污,這是不對的。貪污、浪費、官僚主義是相互關聯的。就目前已揭發出的事實看來,全國工會系統中貪污浪費現象是十分嚴重的。根據現在不完全的統計,因貪污而造成的損失即有人民幣599587萬元之多。劉寧一強調說:我們首先要在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以身作則,認真地徹底地檢查自己;然后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把全國工人動員起來,在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嚴格地整頓自己的隊伍。最后,劉寧一號召大家要把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貫徹到全國工人中去,使它成為廣泛的群眾性的運動。
毛澤東和黨中央關于“三反”運動的號召,在社會各界人士中獲得響應和配合。
1951年12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發出《關于增產節約運動與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斗爭的指示》,指示在強調“繼續加強抗美援朝,提倡和推動增產節約,以及推動思想改造學習等三項工作,是本會當前的中心政治任務”的同時,又說:“推動增產節約運動,必須與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密切相結合。貪污、浪費是增產節約的大敵,它對于國家與人民利益的危害,已發展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如果對這種嚴重現象不加以制止和克服,就會腐蝕我們新生的國家機構。而官僚主義正是貪污與浪費的溫床,凡是貪污浪費最嚴重的地方,必然是官僚主義最嚴重的地方。因此,不堅決地展開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增產節約運動就不能順利展開。這一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正是為增產節約鋪平道路。目前各級政府正在大張旗鼓、雷厲風行地展開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各地協商機關必須通過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大力地協助這一運動;要把這一運動發展到社會各階層群眾中,依靠群眾,協助政府,大膽地檢舉貪污浪費,同時也應發動群眾,無情地揭發某些奸商賄賂工作干部、盜取國家財富的犯罪行為,徹底地肅清這種腐朽的剝削階級損人利己的作風,肅清一切反動的國民黨作風的影響,樹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風氣,為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掃清道路。希望各地接到這一通告后,按照當地具體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來協助推動這一運動,并盼將工作情形隨時報告本會。”這表明,反貪污、反浪費和反官僚主義的運動,已經由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擴展到各級政府的中心工作。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以及各界群眾也要響應并協助這一工作。全社會都要參與這項運動,為凈化社會風氣而奮斗。
同一天,已經進行了四天的天津市第三屆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閉幕。這次會議主要是討論了如何開展增產節約和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運動。會議代表一致認為應立即在全市范圍內展開增產節約和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運動。1951年12月31日,華東區的饒漱石在華東一級機關干部大會上的動員報告,號召為開展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而斗爭。
可以認為,1951年年底,以中共中央發出《中共中央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消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以及各地各部門的積極響應為標志,全國范圍的“三反”運動正式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