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投資實戰
- 安佳理財編著
- 1447字
- 2021-03-26 13:12:25
1.1 什么是期貨
在進入期貨市場之前,人們對期貨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玉米、土豆的買賣等基礎理論上。然而,期貨經過長期的發展,如今已經成了全球第二大投資市場,并且有一套嚴格的交易規則。
期貨,一般指期貨合約,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下面,我們就通過期貨與現貨的區別來認識一下期貨。
1.1.1 認識期貨
在認識期貨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了解一下為什么會出現期貨交易。
【實戰案例】糧食消費價格與期貨
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我國糧食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從103.4降至102.1。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是說糧食種植類的農民可能會出現損失,具體的價格變化如圖1-1所示。

圖1-1 我國糧食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2014.7—2015.5)
這種價格的變化在商品交易中是難以避免的。一般來說,為了避免出現投資損失,人們會采取一種比較穩妥的辦法:在價格高的時候,降低價格與買家簽訂合約,確定未來交易的價格,這樣即使未來價格下跌,自己也不會出現損失。
當然,這樣的合約簽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 買賣雙方難以交接,農戶很難找到一個愿意出價的買家,雙方在未來價格上沒有達成一致,因此很難完成合約的簽訂。
? 可能出現違約現象,如果到期之后買方不履行合約義務,那么農戶將面臨更大的損失。
? 合約到期之后雙方各自履行業務,但在交割物品上卻出現了分歧,比如交割糧食的等級不同。
? 在糧食種植過程中,由于天氣等因素造成糧食減產,糧食價格大幅提高,合約到期后出現賣方違約。
如果發生了上述情況,那么農戶該如何解決呢?農戶可能會采取以下措施來減少自己的損失。
? 農戶開始尋找一個集中交易的場所,專門用于簽訂遠期交易的合約。
? 找到有信用或權威的機構作為擔保,并由第三方來約束合約的執行。
? 將所有的合約都形成同一的規范,避免合約到期之后出現分歧。
? 統一制定價格,并隨實際價格的變化,合約的約定價格也可能出現變化。
【專家提醒】期貨與現貨
因為有約定的出現,買賣雙方就不會因為商品的質量、數量和交貨地點、時間等問題產生爭議,但上述的交易方式并不是期貨,而是一種遠期交易合約。同時,這種交易合約也不具有投資的性質。期貨交易就是在遠期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它具有投資的性質。
1.1.2 遠期交易、即期交易和期貨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交易方式都是現貨交易,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比如投資理財一般也是進行“現貨交易”。而期貨與現貨的交易原理是不同的,如圖1-2所示。

圖1-2 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的區別
通常人們又把現貨交易分為遠期交易與即期交易。因此,期貨交易除了上述與現貨交易的區別之外,還與遠期交易、即期交易也存在著區別,如表1-1所示。
表1-1 即期交易、遠期交易與期貨交易的區別

1.1.3 期貨的發展歷史
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期貨就開始萌芽,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具有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于1848年成立于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準合約的模式。
在20世紀90年代,期貨開始進入中國,如今已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理財方式。期貨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如下。
?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 1992年9月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我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志著我國期貨開始發展。
?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 1998年8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由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組建而成,于1999年12月正式運營。
?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交易所成立,2010年4月16日中國推出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