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臘
- 肖石忠
- 1588字
- 2020-04-14 10:23:09
海外殖民進行時
關鍵詞:航海/移民/擴張
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
古希臘民族是最具有冒險精神的航海民族之一。古希臘人時常揚帆出海,乘風破浪,即使遇上暴風雨也毫不退縮。他們對冒險充滿了向往,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公元前8世紀的海外大殖民。通過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古希臘人所能影響的地域擴大了數倍。
揮淚告別家鄉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在城邦紛紛建立之后,古希臘展開了大規模的殖民活動。古希臘人擁有先進的航海技術,面前的地中海又是那么廣闊無涯,這些優勢讓他們選擇了面向海外而不是內陸的殖民。
這次殖民運動一共有幾十個古希臘城邦參加,先后建立了百余個殖民城邦,其中最著名的有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赫勒斯本托斯海峽邊的拜占庭,法國沿海的馬賽等。這些城市不僅僅是古希臘時代有名的城邦,也是后來的歷史名城。
當時為何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移民呢?《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千辛萬苦也要回到家鄉,可見古希臘人雖然愛好冒險,但是對于故土也是十分眷戀的。可以說,海外大殖民是古希臘人的不得已之舉,古希臘地少人多,隨著人口的增加,人與土地之間的沖突越來越明顯,一旦遭遇災年,糧食更是供不應求。為了避免人吃人的慘劇發生,農民被迫離開家園,尋找一番新天地。另外也有一些在權力斗爭中失敗的貴族自動或被迫選擇尋找另外一片土地作為歸宿。
于是,城邦召開了公民大會,決議向外移民,每戶人家除了長子留下之外,其他年輕力壯的男子都要離開。雖然無奈,但是沒有人表示抗議,因為只有分散人口才能找到活路。他們小心翼翼地將一把土裝進小口袋里,與送行的親朋好友揮手告別,含淚踏上了船只。他們帶著年邁雙親的聲聲叮囑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駛向大海,尋找新的樂園。
新的開拓
在進行一次殖民遠航之前,城邦內部一般會召集自愿出外的居民(在特殊情況下會強制召集),制定有關殖民地的規則章程。例如,規定每一個人可以獲得多少田地等,以此來激發移民的熱情。此后城邦組織船隊,負責給養,順利將移民運送到所要殖民的地方。
移民們懷念故土,雖然不得不離開家鄉,但是在臨走時,他們帶走了神廟里的一點火種。到達目的地后,建立起新的神廟,把火種保存下來,世世代代燃燒,以示薪火傳承。
海上航行是枯燥、辛苦而且危險的,移民們憑借著驚人的毅力,越過海上的重重危險,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們篳路藍縷,用辛勤和汗水建立起新的城邦。這些移民保留原有城邦的公民地位,但同時也成為殖民地的公民,享有新的權利。隨著古希臘城邦和腓尼基商人之間貿易的增長,殖民地起到了中轉站的作用。通過這些殖民地,糧食、鐵器、瓷器、香料等商品源源不斷地流向了希臘半島。
與羅馬殖民或后來資本主義時期的殖民活動相比,古希臘的殖民有自己的特點:新建立的城邦與母邦供奉同樣的神靈,使用同樣的語言;在文化上一致,在經濟上也有很緊密的聯系;但是在政治上子城邦不依附于母邦,而是各自獨立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之間的關系逐漸發生變化,有些更為親近,有些則越來越疏遠,甚至可能發生沖突。

克里特島南岸的康摩斯港,是米諾斯人最繁忙的港口。此圖反映了古希臘繁榮的貿易場面。
經過了百余年的開拓,古希臘人大大擴大了地盤,最早的殖民地是小亞細亞海岸的愛奧尼亞,后來幾乎遍及整個地中海。在北邊,有一些移民經過赫勒斯本托斯海峽到達黑海沿岸,在那里建立了城邦。在南邊,他們到達非洲利比亞至突尼斯沿岸。在西邊,他們到達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有些人甚至走到了西班牙東部和法國東南部。這個地區領域廣闊,因此被稱為“大希臘”。在東邊,由于東方強國埃及和巴比倫的當關,古希臘人未能越雷池一步,只是經過法老的允許后,在埃及一些沿海地區建立了商站。
勢力范圍的擴張,為古希臘人接觸埃及等發達的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機會,有力地促進了希臘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輝煌文明的基礎。但是無法回避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移民往往驅逐、奴役當地的原住民,給當地原住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