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聚之寺哲蚌寺
哲蚌寺位于拉薩市西郊約10千米的根培烏孜山南坡,由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貝丹于公元1416年創建,建筑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遠遠觀望這座規模宏大的寺院,那層層疊疊的白色建筑群落鱗次櫛比,鋪滿周圍黑色的山巖,猶如巨大的米堆捧落在此,所以取名哲蚌寺。“哲蚌”在藏語中即指“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簡稱為“米聚”或“積米”,其象征著繁榮興盛。

哲蚌寺里的僧人
傳統的藏傳佛教建筑,門廊下打電話的僧人,這一刻傳統和現代在這里交集,不變的是那份圣潔和寧靜。
哲蚌寺的主要建筑有措欽大殿、噶丹頗章、密宗院、洛賽林院、郭芒院與德陽院等。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措欽大殿占地面積將近4500平方米,殿前是一片寬闊的石鋪廣場,走過17級寬廣的石階,穿過8根列柱的明廊后,便會來到大殿里的經堂。經堂內部的裝飾非常華麗,供奉著多尊佛像,周邊矗立著183根列柱。據說,哲蚌寺在破土動工前,宗喀巴從“廓布山法庫”掘出一只右旋法螺贈予弟子扎西貝丹,預祝他建寺成功,現在這只右旋法螺就珍藏在措欽大殿里。在大殿東邊,還有一處半地下的小山洞“讓迥瑪”,只能容一個人進出。據說這里是宗喀巴靜修之地,所以也可算作哲蚌寺最早的建筑。此外,在措欽大殿里還保存著若干靈塔與釋迦牟尼的百行轉圖、人間形成圖、生死輪回圖,以及許多精美的壁畫作品。
Take my tips
哲蚌寺最大的節慶活動是“哲蚌雪頓節”。在藏語中,“雪”指“酸奶”,“頓”指“吃、宴”,連起來就是“酸奶宴”的意思。每年雪頓節期間,哲蚌寺都會舉行極為隆重的展佛儀式。當天,該寺僧人們會在根培烏孜山上掛出一幅高約30米,寬約20米的釋迦牟尼巨大畫像,來供人們瞻仰,接下來還會舉行一些精彩的藏戲表演活動。因為有曬佛活動與藏戲表演,所以“哲蚌雪頓節”也叫“曬佛節”、“藏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