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典型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731字
- 2021-06-11 17:45:00
1.2 課后習題詳解
1為什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人們關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等人生問題的總觀點和總看法。人生目的回答人為了什么活著,人生態度回答人應當如何活著,人生價值回答什么樣的人生才有價值。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人生觀決定著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用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實際生活。
(1)人生觀決定著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用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實際生活。
(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確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態度、認識人生價值,才能為創造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3)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理應嚴肅認真地思考人生,努力領悟人生的真諦,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樹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實現應有的人生價值。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的關系?為什么說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
答:(1)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的關系
人生觀的主要內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回答人為了什么活著,人生態度回答人應當如何活著,人生價值回答什么樣的人生才有價值。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
(2)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的原因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在人生實踐中關于自身行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對“人為什么活著”這一人生根本問題的認識和回答,是人生觀的核心,在人生實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人生目的決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規定了人生的方向,對人們所從事的具體活動起著定向的作用。為實現人生目的,人們會注重培養能力、磨煉意志、奮發進取、努力拼搏。
②人生目的決定人生態度。人生道路上有時會一帆風順,有時會崎嶇不平,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斗爭,不同的人生目的會使人持有不同的人生態度。正確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無所畏懼、頑強拼搏、積極進取、樂觀向上;錯誤的人生目的則會使人或是投機鉆營、違法犯罪,或是虛度人生、放縱人生,或是悲觀消沉、厭世輕生。
③人生目的決定人生價值選擇。正確的人生目的會使人懂得人生的價值首先在于奉獻,從而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盡責。錯誤的人生目的則會使人把人生價值理解為向社會或他人進行索取,從而把追逐個人私利視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而漠視對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的義務與責任。
3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原理說明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
答:(1)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是歷史的、具有社會性的個體;社會則是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和運動發展的人類生活共同體。馬克思指出,“個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為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然而,“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現實的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系之中,每個人都不能離開社會而生存;人的生存和發展受到社會的制約。社會也總是人的社會,由無數個體所組成,離開了人,社會也就不復存在;人在受到社會制約的同時也以自己的實踐活動作用于社會。
(2)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人生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人生價值內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個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個體的實踐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
(3)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系
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系、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人生價值的矛盾統一體。
①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生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個體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的前提。個體的人生活動不僅具有滿足自我需要的價值屬性,還必然地包含著滿足社會需要的價值屬性。個體通過努力提高自我價值的過程,也是其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
②人生的社會價值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人生社會價值的實現是個體自我完善、全面發展的保障。沒有社會價值,人生的自我價值就無法存在。人是社會的人,這不僅意味著個體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必須在社會中才能得到滿足,還意味著以怎樣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滿足也是由社會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