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 論

一、概念題

1國際貿易

答: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稱世界貿易,泛指國際間商品和勞務的交換,它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與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不同的是,對一國而言的對外貿易從國際范圍來看就是國際貿易。

2出口與進口

答:出口與進口是對外貿易的兩個組成部分。對運進商品和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是進口;對運出商品和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需要注意的是,各國在編制對外貿易統計時,列入出口和進口范圍的貨物,只包括因外銷和外購而運出和運進國境的貨物。凡不是因為買賣而運進運出的貨物,都不包括在進出口之列。

3貿易差額

答:貿易差額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內,出口額與進口額的相差數。當出口額與進口額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出口額大于進口額,稱為“貿易順差”或“貿易盈余”,亦稱“出超”;出口額小于進口額,稱為“貿易逆差”或“貿易赤字”,亦稱“入超”。

貿易差額是衡量一國對外貿易狀況的重要標志。一般說來,貿易順差表明一國在對外貿易收支上處于有利地位,貿易逆差則表明一國在對外貿易收支上處于不利地位。不過,長期順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絕對是壞事,從長期趨勢來看,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應該基本保持平衡。

4貿易額與貿易量

答:貿易額又稱為貿易值,是一個用貨幣表示的反映貿易規模的指標,各國一般都用本國貨幣和美元表示。貿易額通常分為對外貿易額與國際貿易額兩種。其中,對外貿易額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出口貿易額和進口貿易額之和;國際貿易額專指世界各國出口貿易額的總和。

貿易量是用進出口商品的計量單位(如數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貿易規模的指標。與貿易額相比較,貿易量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影響,更準確地反映實際貿易情況。

5貿易條件

答:貿易條件又稱為“進出口交換比價”或簡稱“交換比價”,是指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之間的比率。貿易條件通常用一國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內的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同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對比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貿易條件指數=(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100。

6貿易的地理方向

答:從一國對外貿易的角度來說,貿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一國對外貿易額的地區分布和國別分布的狀況,即指該國的出口商品流向和進口商品來自哪些國家(地區),反映一國同世界各國(地區)的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說,貿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貿易額的國別分布或洲別分布狀況,反映各國(地區)或各洲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7貿易的商品結構

答: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內,各類進出口商品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一國出口商品的構成取決于它的國民經濟狀況、自然資源狀況以及對外經濟政策等因素。一國出口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該國的生產水平越高,從而該國在國際分工中占有更大的優勢。同時,一國出口商品構成越是多樣化,就越能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及變化,該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就相對有利。

8有形貿易與無形貿易

答:有形貿易是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見的物質性商品的進出口貿易活動。有形貿易的進出口額要經過海關手續,并表現在海關貿易統計上,是國際收支的主要構成部分。

無形貿易簡稱為勞務貿易,是指一切不具備物質自然屬性的商品或稱無形商品的國際交易活動,例如運輸、保險、金融、國際旅游、技術轉讓等方面各種勞務的提供和接受,以及其他非實物形態的進出口。無形貿易不經過海關手續,一般不表現在海關統計資料上,但也是一國國際收支的構成部分。

9直接貿易、間接貿易與轉口貿易

答:按貿易是否有第三者參加劃分,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其中,直接貿易是指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直接買賣商品的行為;間接貿易是指商品生產國通過第三國同商品消費國進行買賣商品的行為;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貿易,對第三國來說,就是轉口貿易。

10自由結匯方式貿易與易貨貿易

答:按清償工具劃分,國際貿易可分為自由結匯方式貿易和易貨貿易。

自由結匯方式貿易又稱現匯貿易,是指在國際貿易中以貨幣作為清償工具。在當今國際貿易中,能夠充當這種國際支付手段的貨幣,主要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等。

易貨貿易又稱換貨貿易,是指在國際貿易中以經過計價的商品貨物作為清償手段。易貨貿易的特點是:兩國間直接以貨物交換貨物,進口與出口直接聯系起來,雙方有進有出,一方既是買方,同時又是賣方,進出平衡,不以外匯支付。這種貿易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交換的貨物不易對路,交換過程比較復雜,交換金額不易平衡。在外匯支付不困難的條件下,很少采用。

二、思考題

1國際貿易的特點是什么?

答:國際貿易也稱世界貿易,泛指國際間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國際貿易的特點有:

(1)困難大。由于各國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法律和貿易法規等不同,世界市場上貿易障礙多,交易技術困難多,交易接洽不方便,貿易對手資信調查和市場調查不易,所以國際貿易的困難大于國內貿易。

(2)復雜。國際貿易在內容、程序等方面均比國內貿易復雜得多,貨幣與度量衡制度、商業習慣、海關制度,以及國際匯兌、貨物運輸與保險等也均比國內貿易復雜。

(3)風險多。經營國際貿易可能發生的風險多,包括信用風險、商業風險、匯兌風險、運輸風險、價格風險以及政治風險等。

2國際貿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答:國際貿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

(1)出口與進口

出口與進口是對外貿易的兩個組成部分。對運進商品和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是進口;對運出商品和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需要注意的是,各國在編制對外貿易統計時,列入出口和進口范圍的貨物,只包括因外銷和外購而運出和運進國境的貨物。凡不是因為買賣而運進運出的貨物,都不包括在進出口之列。

(2)貿易差額

貿易差額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內,出口額與進口額的相差數。當出口額與進口額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出口額大于進口額,稱為“貿易順差”;出口額小于進口額,稱為“貿易逆差”。貿易差額是衡量一國對外貿易狀況的重要標志。一般說來,貿易順差表明一國在對外貿易收支上處于有利地位,貿易逆差則表明一國在對外貿易收支上處于不利地位。不過,長期順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絕對是壞事,從長期趨勢來看,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應該基本保持平衡。

(3)貿易額與貿易量

貿易額又稱為貿易值,是一個用貨幣表示的反映貿易規模的指標,各國一般都用本國貨幣和美元表示。貿易額通常分為對外貿易額與國際貿易額兩種。其中,對外貿易額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出口貿易額和進口貿易額之和;國際貿易額專指世界各國出口貿易額的總和。貿易量是用進出口商品的計量單位(如數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貿易規模的指標。與貿易額相比較,貿易量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影響,更準確地反映實際貿易情況。

(4)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又稱為“進出口交換比價”或簡稱“交換比價”,是指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之間的比率。貿易條件通常用一國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內的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同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對比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貿易條件指數=(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100。

(5)貿易的地理方向

從一國對外貿易的角度來說,貿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一國對外貿易額的地區分布和國別分布的狀況,即指該國的出口商品流向和進口商品來自哪些國家(地區),反映一國同世界各國(地區)的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說,貿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貿易額的國別分布或洲別分布狀況,反映各國(地區)或各洲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6)貿易的商品結構

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如一年)內,各類進出口商品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一國出口商品的構成取決于它的國民經濟狀況、自然資源狀況以及對外經濟政策等因素。一國出口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該國的生產水平越高,從而該國在國際分工中占有更大的優勢。同時,一國出口商品構成越是多樣化,就越能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及變化,該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就相對有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湘潭县| 瑞丽市| 拉孜县| 湖口县| 横山县| 始兴县| 两当县| 凤山市| 措美县| 岫岩| 大埔县| 惠水县| 英超| 南漳县| 丰原市| 灌云县| 汶上县| 永州市| 出国| 滦平县| 阳原县| 富阳市| 黄骅市| 康定县| 仙桃市| 繁昌县| 林西县| 特克斯县| 临泽县| 广州市| 大宁县| 汕尾市| 洛浦县| 成都市| 义乌市| 靖边县| 平和县| 镇平县| 长垣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