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852字
- 2021-05-21 22:18:34
第六章 寫實的真實文學思潮(一)
6.1 復習筆記
本章考點:
1.古代的真實文學意識的含義以及與原始神道思想的歷史聯系
2.“まこと”的含義
3.記紀時代的真實文學意識
4.萬葉時代的真實文學意識
5.古今時代的真實文學意識
6.日本古代“真實”文學思潮的基本性格特征
內容索引:
一、古代的真實文學意識與原始神道思想的歷史聯系
二、從“真”到“真實”文學意識的演變
三、從記紀·萬葉時代到古今時代的真實文學意識
四、日記隨筆的真實文學精神與紫式部的真實文學觀
五、總結
主要內容:
一、古代的真實文學意識與原始神道思想的歷史聯系
1.古代的真實文學意識
日本古代文學意識在萌芽狀態下,出現“真實”文學意識的傾向。在日本古代文學思潮形成與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以主情為基調的文學思潮占據著主導的地位。所謂“主情”是指感情真實的一面,強調感情不能虛假,要始終貫徹真實。“真實”的文學意識就是以理為根底的情與理結合的產物。而且日本古代文學意識從萌芽到發生的全過程,都是以“真實”為基底。
2.與原始神道思想的歷史聯系
古代的“真實”文學意識是在原始神道思想的歷史聯系中萌芽和生成的。
在原始神道,“彼世”與“現世”不是完全隔絕,相反是彼此相通的。
神道不像佛教那樣將“彼世”作為理想的世界,而是將“現世”作為理想的世界。其根本精神是日本固有原始生活的“無為自然”之道,目的是肯定自然和現實。古代神道基本上承襲了原始神道這種自然本位和現實本位的性格和“現世”的本土文化思想。這種性格和本土文化思想,也可以概括在“真實”之內。
二、從“真”到“真實”文學意識的演變
首先從辭源來考察,“ま”是真的意思,在日本古語里是一種美稱,即指事物中的真善美的東西,最本質的東西。
在日本古語里“こと”這個詞具有兩層意思:一是表示“事”,一是表示“言”。因為日本古代社會將出口的“こと”(言)來意味事實的行為,又將“こと”(事)作為“言”來表現事實的行為。
“まこと”可以是“真事”,也可以是“真言”,是言事一體化。在這里,情與理結合的心,是“真心”,作為“真情”(心),用語言表現出來的是“真言”,成為行為的是“真事”?!罢鎸崱本统蔀槿诵愿镜恼鎸嵭?。推而廣之,“まこと”也常常寫作“實”、“誠”、“信”等,以此表現其精神本質,并且含有一定的道德內容。
三、從記紀·萬葉時代到古今時代的真實文學意識
日本文學意識的“真實”,最早反映在日本上古無文字記載時期的言靈上,尤其是在8世紀以后日本古代國家所編纂的《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萬葉集》、《古語拾遺》和“祝詞”等作品里所反映的被神化了的現實,其所表現的包括“真言”、“真事”和“真情”。
1.記紀時代
①“事”、“言”的真實
所謂日本古代文學以主情為基調是指原始的自然的純情,體現在真實性上是素樸的真實,很少介入理性。即使介入,也是情理結合。從《古事記》、《日本書紀》來考察,它們完全是以“真實”為基礎,強調神、民族和國家。兩者不同的是,《古事記》在國家精神的統一過程中完成,而《日本書紀》則在國家精神完成統一的基礎上形成。
從作為當時日本特有文學的宣命和祝詞來看,也貫穿日本古代文學原初的“真實”思想。
②“真實”思想的文學體現
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宣揚民族的國家的共同體意識,二是表述素樸的國民性格,三是君臣的情義。
2.萬葉時代
①“心”的真實
《萬葉集》的歌,其表現的真率性、素樸性,其內容的純情性、真心性都具有更為深沉而復雜的感情內容,從而豐富和延伸了“真實”文學理念的內涵。
②萬葉歌所表現的真實文學思潮的發展
第一階段:以神皇道義為根本;
第二階段:一方面強化傳統的國家精神,一方面進一步產生個人的自覺;
第三階段:經過第一、二階段,萌生個人意識的自覺;
第四階段:從神皇、國家意識分裂出來,開始對自然與人生的思索和關注。
③評價
萬葉歌所展現的人的自然真情,即純粹的感情。其感情之美,在于真實美、自然素樸的美。因此,可以認為萬葉歌人是承認“真實”為最高的美和最高的文學價值的。
3.古今時代
①由普遍到特殊
“真實”作為特殊的文學意識在理論上得到強調的,是始于紀貫之的《古今和歌集》假名序中對六歌仙之一的花山僧正的歌評。
紀貫之還在《新撰和歌集》序(930—934)中提出選歌的方針是“花實相兼”,他解釋說:“誠文雖綺靡,然復在教誡中取其義?!焙苊黠@,這里的“實”含有道德教化的意味。也就是說,他賦予和歌的“真實”以思想的機能。
四、日記隨筆的真實文學精神與紫式部的真實文學觀
日本古代日記、隨筆的“真實”文學意識,更具自覺性。
1.藤原道綱母——《蜉蝣日記》
①內容特征
《蜉蝣日記》以作者自己的生活體驗為主,在內容上,以真事、真言和真情為中心,在表現上,則重于寫實。既寫了外面的真實,也寫了內面反省的真實。
②意義影響
藤原道綱母在《蜉蝣日記》中承認“真實”是以寫實為中心的文學存在。這部作品作為寫實的先驅作品,在日本文學思潮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所表現的寫實立場,對于清少納言的隨筆觀和紫式部的物語觀,以及她們的創作實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成為寫實的“真實”文學思潮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契機。
2.清少納言
以隨筆、雜記、筆記、手記等形式,寫下《枕草子》,表達自己的真實的思想和感情,以此直接觀照人生,帶上幾分理智的成分。
3.紫式部
①物語文學
物語文學與日記、隨筆不同,其寫實的“真實”有更典型的概括,并且作為一種文學思潮正式表現出來。紫式部的物語論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她的《源氏物語》是寫實的“真實”文學思潮與浪漫的“物哀”文學思潮結合的產物。
②紫式部的物語觀
紫式部主張文學應該寫真實,即使虛構部分,也包括真實?!对词衔镎Z》體現了她的寫實的“真實”文學觀。它的表現內容以真實性為中心,如實地描繪了作者所親自接觸
在寫實的“真實論”的基礎上,紫式部批評了當時一些物語不重視內容而追求形式和修辭的傾向。
③《源氏物語》的文學地位
《源氏物語》是運用“史眼”來觀察社會現象,與虛構的要素結合構成的,它開拓了描寫現實的新天地,這是紫式部的成功的業績。《源氏物語》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寫實主義傾向的三個高峰之一。
④《源氏物語》中的“物哀”與“真實”
《源氏物語》是以“物哀”為中心,以接觸人生所感的“哀”為主調,但它沒有離開人生,沒有離開現實的世界。也就是說,“物哀”并非與寫實的“真實”文學精神全然無關。相反,“物哀”是以“真實”為根基的。
五、總結
1.日本古代“真實”文學思潮的基本性格特征
綜觀日本古代以神皇意識和國家精神為中心的文學以及以個人抒情為根底的文學,都存在“真實”文學思潮,主要表現人性的真實,同時也表現美的體驗,即把握人性與美兩方面的真實性。這就是日本古代“真實”文學思潮的基本性格特征。
2.評價
如果說《蜉蝣日記》以前,包括《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在內所表現的“真實”還不能算是自覺的文學意識,那么從清少納言到紫式部,尤其是紫式部,她們的這種文學意識是非常自覺的??梢哉f,“真實”是日本文學思潮自覺地開展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思潮之一。這一文學思潮支配著日本古代文學,左右那個時代文學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