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章 脂質代謝

一、A型題(單項選擇題,請從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1.下列磷脂中,合成代謝過程需進行甲基化的是(  )。[西醫綜合2015年研]

A.磷脂酰乙醇胺

B.磷脂酰膽堿

C.磷脂酰絲氨酸

D.磷脂酸

【答案】B

【解析】絲氨酸是合成磷脂酰絲氨酸的原料,脫羧后生成乙醇胺又是合成磷脂酰乙醇胺的原料。乙醇胺從S-腺苷甲硫氨酸獲得3個甲基生成膽堿。甘油磷脂合成還需ATP、CTP、ATP供能,CTP參與乙醇胺、膽堿、甘油二酯活化,形成 CDP-乙醇胺、CDP一膽堿、CDP-甘油二酯等活化中間物。膽堿和乙醇胺被活化成CDP-膽堿和CDP-乙醇胺后,分別與甘油二酯縮合,生成磷脂酰膽堿和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絲氨酸及心磷脂通過CDP-甘油二酯途徑合成。

2.可被巨噬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吞噬和清除的脂蛋白是(  )。[西醫綜合2015年研]

A.LDL

B.VLDL

C.CM

D.HDL

【答案】A

【解析】正常人血漿LDL,每天約45%被清除,其中2/3經LDL受體途徑,1/3經單核-吞噬細胞系統。VLDL中TG在LPL作用下,水解釋出脂肪酸和甘油供肝外組織利用。同時,VLDL表面的Apo C、磷脂及膽固醇向HDL轉移,而HDL膽固醇酯又轉移到VLDL。該過程不斷進行,VLDL中TG不斷減少,CE逐漸增加,Apo B100及E相對增加,顆粒逐漸變小,密度逐漸增加,轉變為IDL。Apo C激活骨骼肌、心肌及脂肪等組織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表面脂蛋白脂肪酶(LPL),使CM中TG及磷脂逐步水解,產生甘油、脂肪酸及溶血磷脂。HDL的代謝過程實際上就是膽固醇逆向轉運過程,它將肝外組織細胞膽固醇,通過血循環轉運到肝,轉化為膽汁酸排出,部分膽固醇也可直接隨膽汁排入腸腔。

3.膽固醇在體內的主要代謝去路是(  )。[西醫綜合2015年研]

A.合成初級膽汁酸

B.直接排出體外

C.轉化為類固醇激素

D.轉化為維生素D3的前體

【答案】A

【解析】在肝被轉化成膽汁酸是膽固醇在體內代謝的主要去路。正常人每天約合成1~1.5g膽固醇,其中2/5在肝內被轉化為膽汁酸,隨膽汁排出。

4.乙酰CoA出線粒體的機制是(  )。[西醫綜合2014年研]

A.三羧酸循環

B.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C.檸檬酸-丙酮酸循環

D.α-磷酸甘油穿梭

【答案】C

【解析】C項,乙酰CoA不能自由透過線粒體內膜,線粒體內的乙酰CoA只有通過檸檬酸-丙酮酸循環才能進入胞質。在此循環中,乙酰CoA首先在線粒體內檸檬酸合酶催化下,與草酰乙酰縮合生成檸檬酸;后者通過線粒體內膜載體轉運進入胞質,被ATP檸檬酸裂解酶裂解,重新生成乙酰CoA和草酰乙酸。進入胞質內的草酰乙酸在蘋果酸脫氫酶作用下生成蘋果酸。蘋果酸在蘋果酸酶作用下氧化脫羧、產生CO,和丙酮酸,脫下的氫將NADP還原成NADPH;丙酮酸可通過線粒體內膜上的載體轉運至線粒體內,重新生成線粒體內草酰乙酸,然后繼續與乙酰CoA縮合,將乙酰CoA轉運至胞質,用于軟脂酸合成。A項,三羧酸循環為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的最終代謝通路。BD兩項,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和α-磷酸甘油穿梭為線粒體外NADH攜帶的H進入線粒體的機制。

5.下列物質中,促進脂肪酸β-氧化的是(  )。[西醫綜合2014年研]

A.檸檬酸

B.丙二酰CoA

C.肉堿

D.丙酮酸

【答案】C

【解析】A項,檸檬酸是乙酰CoA羧化酶的變構激活劑,可促進脂肪酸合成。B項,丙二酰單酰CoA可抑制肉堿脂酰轉移酶I的活性,抑制脂肪酸β-氧化。C項,脂肪酸β-氧化的酶系均存在于線粒體內,在線粒體外活化的脂酰CoA只有進入線粒體才能被氧化。長鏈脂酰CoA不能直接透過線粒體內膜,需肉堿的協助轉運。脂酰CoA進入線粒體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步驟,肉堿脂酰轉移酶I為其關鍵酶。當肉堿轉運載體增多時,當然可促進脂肪酸β-氧化。D項,丙酮酸為糖酵解途徑的產物,不能促進脂肪酸β-氧化。

6.能夠逆向轉運膽固醇到肝的脂蛋白是(  )。[西醫綜合2013年研]

A.CM

B.LDL

C.VLDL

D.HDL

【答案】D

【解析】A項,乳糜微粒(CM)的功能是轉運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膽固醇;B項,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功能是轉運內源性膽固醇;C項,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功能是轉運內源性甘油三酯和膽固醇;D項,高密度脂蛋白(HDL)由肝臟合成,主要參與膽固醇的逆向轉運,即將肝外組織細胞內的膽固醇,轉運到肝,代謝后排出體外。

7.可以作為合成前列腺素原料的物質是(  )。[西醫綜合2012年研]

A.軟脂酸

B.硬脂酸

C.花生四烯酸

D.棕櫚油酸

【答案】C

【解析】除紅細胞外,全身組織均含有合成前列腺素的酶系。細胞膜中的磷脂含有豐富的花生四烯酸,當細胞受到外界刺激時,磷酸酶A2被激活,使磷脂水解釋放出花生四烯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前列腺素。可見,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物質是花生四烯酸。

8.脂肪細胞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3-磷酸甘油主要來源于(  )。[西醫綜合2011年研]

A.糖酵解

B.糖異生

C.脂肪動員

D.氨基酸轉化

【答案】A

【解析】脂肪細胞主要通過甘油二酯途徑合成甘油三酯。葡萄糖經糖酵解途徑生成的3-磷酸甘油,在脂酰CoA轉移酶的作用下,依次加上2分子脂酰CoA生成磷脂酸。磷脂酸在磷脂酸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脫去磷酸生成1,2-甘油二酯,然后在脂酰CoA轉移酶的催化下,再加上1分子脂酰基生成甘油三酯。

9.體內膽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西醫綜合2010年研]

A.HMG CoA合酶

B.HMG CoA還原酶

C.HMG CoA裂解酶

D.AIA合酶

【答案】B

10.乙酰CoA羧化酶的變構激活劑是(  )。[西醫綜合2009年研]

A.AMP

B.檸檬酸

C.ADP

D.2,6-二磷酸果糖

【答案】B

【解析】乙酰CoA羧化酶是催化脂酸合成的關鍵酶,它是一種變構酶,檸檬酸、異檸檬酸是此酶的變構激活劑。脂酰CoA(包括軟脂酰、長鏈脂酰CoA)是此酶的變構抑制劑。

11.如果食物中長期缺乏植物油,將導致人體內減少的物質是(  )。[西醫綜合2008年研]

A.軟油酸

B.油酸

C.花生四烯酸

D.膽固醇

【答案】C

【解析】ABC三項,人體內的不飽和脂酸主要包括油酸、軟油酸、亞油酸、α-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前2種可自身合成,后3種必需從食物中攝取,稱必需脂酸。如果食物中長期缺乏能提供亞油酸的植物油,將導致人體必需脂酸(亞油酸酸、α-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的缺乏。D項,膽固醇是以乙酰CoA為原料合成的,幾乎全身各組織均可合成膽固醇,因此食物中長期缺乏植物油,不會導致體內膽固醇的減少。

12.下列脂蛋白形成障礙與脂肪肝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是(  )。[西醫綜合2008年研]

A.CM

B.VLDL

C.LDL

D.HDL

【答案】B

【解析】中性脂肪甘油三酯過量聚集于肝細胞漿中,稱肝脂肪變性(脂肪肝)。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功能是運輸內源性甘油三酯。當肝合成甘油三酯的量超過了VLDL的運輸能力時,甘油三酯便堆積在肝細胞中造成脂肪肝。A項,乳糜微粒(CM)的功能是運輸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如果CM形成障礙,將導致脂肪吸收不良。C項,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由VLDL轉變而來,是轉運肝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的主要形式。D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功能是參與膽固醇的逆向轉運。

13.先天缺乏琥珀酰CoA轉硫酶的患者若長期攝取低糖膳食,將會產生的代謝障礙是(  )。[西醫綜合2007年研]

A.酮血癥

B.高脂血癥

C.低血糖

D.苯丙酮尿癥

【答案】A

【解析】A項,琥珀酰CoA轉硫酶是利用酮體的酶。長期攝取低糖膳食可使脂肪動員增加,脂酸分解代謝的中間產物酮體生成增加。若先天性缺乏琥珀酰CoA轉硫酶,可使生成的酮體不能轉變為乙酰CoA,容易導致酮體在體內的堆積,造成酮血癥。B項,高脂血癥是指血脂高于正常人上限,先天性缺乏琥珀酰CoA轉硫酶的患者長期攝取低糖膳食,不會直接造成高脂血癥。C項,血糖受多種因素的調節,血糖水平保持穩定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謝協調的結果,也是肝、肌、脂肪組織等各器官組織協調的結果。因此長期攝取低糖膳食,只要脂肪、蛋白質攝入足夠,不一定導致低血糖。D項,苯丙酮尿癥是苯丙氨酸羥化酶先天性缺乏,造成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轉變為酪氨酸所致。

14.膽固醇在體內不能轉變生成的是(  )。[西醫綜合2006年研]

A.維生素D,

B.膽汁酸

C.膽色素

D.雌二醇

E.睪酮

【答案】C

【解析】A項,在皮膚,膽固醇可轉化為7-脫氫膽固醇,后者經紫外線照射后轉變為維生素D3。B項,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是膽固醇在體內的主要轉化途徑,占50%。C項,膽色素是血紅素的主要代謝產物,與膽固醇代謝無關。DE兩項,膽固醇可轉化為類固醇激素。如以膽固醇為原料,腎上腺皮質細胞可合成醛固酮、皮質醇及雄激素;睪丸間質細胞可合成睪酮;卵泡內膜細胞和黃體可合成雌二醇及孕酮。

15.檸檬酸是下列哪種酶的變構激活劑?(  )[西醫綜合2006年研]

A.6-磷酸果糖激酶-1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乙酰CoA羧化酶

E.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

【答案】D

【解析】在脂酸合成過程中,首先要進行丙二酰CoA的合成:

乙酰CoA羧化酶是催化此反應的關鍵酶,它是一種變構酶,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無活性的單體,另一種是有活性的多聚體。檸檬酸、異檸檬酸是此酶的變構激活劑,可使此酶由無活性的單體聚合成有活性的多聚體。酯酰CoA(包括軟脂酰、長鏈脂酰CoA)是此酶的變構抑制劑。ABCE四項,檸檬酸是乙酰CoA羧化酶的變構激活劑,是6-磷酸果糖激酶-1的變構抑制劑,而與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調節無關。

16.脂肪酸活化后,下列哪種酶不參與β-氧化?(  )[西醫綜合2005年研]

A.脂酰輔酶A脫氫酶

B.β-羥脂酰輔酶A脫氫酶

C.Δ2-烯酰輔酶A水化酶

D.β-酮脂酰輔酶A硫解酶

E.β-酮脂酰還原酶

【答案】E

【解析】脂肪酸β-氧化過程:脂酸活化生成脂酰CoA后進入線粒體,在脂酸β-氧化多酶復合體的催化下,從脂酰基的β-碳原子開始,進行脫氫(脂酰輔酶A脫氫酶)、加水(Δ2-烯酰輔酶A水化酶)、再脫氫(β-羥脂酰輔酶A脫氫酶)及硫解(β-酮脂酰輔酶A硫解酶)等4步連續反應,脂酰基斷裂生成1分子比原來少2個碳原子的脂酰CoA及1分子乙酰CoA。以上生成的比原來少2個碳原子的脂酰CoA,可再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反應。如此反復,最后生成丁酰CoA,后者再進行1次β-氧化,即完成了脂酸β-氧化。E項,β-酮脂酰還原酶是脂酸合成的非關鍵酶,并不參加脂酸β-氧化。

17.食物中最主要的必需脂肪酸是(  )。

A.亞油酸

B.油酸

C.軟脂酸

D.亞麻酸

E.花生四烯酸

【答案】A

【解析】供給亞油酸即能合成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

18.脂肪酸合成中,將乙酰-CoA從線粒體轉運至胞液的是(  )。[武漢科技大學2012、2015研]

A.三羧酸循環

B.乙醛酸循環

C.檸檬酸穿梭

D.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答案】C

【解析】檸檬酸穿梭是指線粒體內的乙酰CoA與草酰乙酸在檸檬酸合酶的催化下縮合生成檸檬酸,然后經內膜上的三羧酸轉運蛋白運至胞液中,在檸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再重新生成乙酰CoA的過程。

二、B型題(配伍選擇題,每組題共用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

A.HMG CoA合酶

B.HMG CoA還原酶

C.乙酰乙酸硫激酶

D.乙酰CoA羧化酶

1.參與酮體分解的酶(  )。[西醫綜合2015年研]

【答案】C

【解析】乙酰乙酸活化有兩條途徑。在心、腎、腦及骨骼肌線粒體,由琥珀酰CoA轉硫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CoA。在腎、心和腦線粒體,由乙酰乙酸硫激酶催化,直接活化生成乙酰乙酰CoA。

2.膽固醇合成的關鍵是(  )。[西醫綜合2015年研]

【答案】B

【解析】膽固醇合成過程復雜,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由乙酰CoA合成甲羥戊酸2分子乙酰CoA在乙酰乙酰CoA硫解酶作用下,縮合成乙酰乙酰CoA;再在HMG-CoA合酶作用下,與1分子乙酰CoA縮合成HMG-CoA。在線粒體中,HMG-CoA被裂解生成酮體;而胞質生成的HMG-CoA,則在內質網HMG CoA還原酶作用下,由NADPH供氧,還原生成甲羥戊酸(MVA)。HMG CoA還原酶是合成膽固醇的關鍵酶。甲羥戊酸經15碳化合物轉變成30碳鯊烯。鯊烯環化為羊毛固醇后轉變為膽固醇。

A.HMG CoA合酶

B.琥珀酰CoA轉硫酶

C.乙酰乙酸硫激酶

D.乙酰CoA羧化酶

3.參與酮體合成的酶是(  )。[西醫綜合2014年研]

【答案】A

4.參與膽固醇合成的酶是(  )。[西醫綜合2014年研]

【答案】A

【解析】膽固醇和酮體的合成原料都是乙酰CoA,2分子乙酰CoA由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CoA。后者在HMG CoA合酶作用下生成HMG CoA(羥甲基戊二單酰CoA)。HMG CoA在HMGCoA裂解酶催化下經多步反應生成酮體。HMG CoA在HMG CoA還原酶催化下經多步反應生成膽固醇。可見HMG CoA合酶既參與酮體的合成,也參與膽固醇的合成(如圖)。BC兩項,琥珀酰CoA轉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都是催化酮體氧化的酶。D項,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關鍵酶。

A.脂酰CoA脫氫酶

B.脂酰CoA合成酶

C.HMG CoA還原酶

D.肉堿脂酰轉移酶I

5.脂肪酸β-氧化的關鍵酶是(  )。[西醫綜合2013年研]

【答案】D

【解析】脂酸β-氧化之前必須對脂酸進行活化,即脂酰CoA的生成。此反應是在線粒體外進行的。脂酰CoA只有從胞液進入線粒體才能進行β-氧化,脂酰CoA進入線粒體必需肉堿脂酰轉移酶的幫助,此步是脂酸β-氧化的主要限速步驟,因此肉堿脂酰轉移酶是β-氧化的限速酶。

6.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酶是(  )。[西醫綜合2013年研]

【答案】C

【解析】膽固醇和酮體的合成原料都是乙酰CoA,從乙酰CoA到HMGCoA(羥甲基戊二單酰CoA),兩者的反應途徑都是相同的。之后,在HMGCoA裂解酶的作用下生成酮體,在HMGCoA還原酶的作用下生成膽固醇(且HMGCoA還原酶為其關鍵酶)。從這里可以明確區分HMGCoA合成酶、裂解酶、還原酶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A.丙二酰CoA

B.脂肪酰CoA

C.13-羥丁酸

D.乙酰乙酰CoA

7.脂肪酸β-氧化途徑中,脂肪酸的活化形式是(  )。[西醫綜合2010年研]

【答案】B

【解析】脂肪酸在進行β-氧化前,必須活化,只有活化后的脂肪酰CoA才能進行分解代謝。脂肪酸的活化在胞液中進行,即脂肪酸在脂肪酰CoA合成酶的作用下,催化生成脂肪酰CoA。脂肪酰CoA為脂肪酸的活化形式。活化后的脂肪酰CoA進入線粒體進行β-氧化。

8.膽固醇合成的重要中間產物是(  )。[西醫綜合2010年研]

【答案】D

【解析】膽固醇合成的原料是乙酰CoA,重要的中間產物是乙酰乙酰CoA。

A.甘油

B.3-磷酸甘油

C.3-磷酸甘油醛

D.1,3-二磷酸甘油酸

E.2,3-二磷酸甘油酸

9.屬于脂肪動員的產物是(  )。[西醫綜合2005年研]

【答案】A

【解析】儲存于脂肪細胞中的脂肪(甘油三酯),被脂肪酶逐步分解為游離脂酸和甘

油,并釋放入血以供其他組織利用的過程稱脂肪動員。因此,脂肪動員的產物是游離脂酸和甘油。

10.屬于脂肪組織中合成甘油三酯的原料是(  )。[西醫綜合2005年研]

【答案】B

【解析】甘油和脂酸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基本原料,主要由葡萄糖代謝提供。肝細胞含有甘油激酶,能將游離的甘油磷酸化生成3-磷酸甘油,因此可以游離的甘油或糖酵解生成的3-磷酸甘油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而脂肪細胞缺乏甘油激酶,故不能利用甘油合成甘油三酯,只能以糖酵解生成的3-磷酸甘油為原料合成甘油三酯。CD兩項是糖酵解的中間產物;E項為2,3-BPG旁路的中間產物。

三、X型題(多項選擇題)

1.參與脂肪酸β-氧化的酶有(  )。[西醫綜合2015年研]

A.肉堿脂酰轉移酶

B.肉堿脂酰轉移酶

C.脂酰CoA脫氫酶

D.乙酰乙酸CoA硫激酶

【答案】AC

【解析】參與脂肪酸β-氧化的酶有肉堿脂酰轉移酶、脂酰CoA脫氫酶、烯酰CoA水化酶、L-β-羥脂酰CoA脫氫、β-酮硫解酶。

2.下列反應步驟中,參與脂肪酸β-氧化的有(  )。[西醫綜合2014年研]

A.脂酰CoA合成

B.脂酰CoA經肉堿進入線粒體

C.脂酰CoA經硫解酶水解

D.脂酰CoA氧化生成乙酰CoA

【答案】ABCD

【解析】在氧充足時,脂肪酸可在體內氧化分解,其大致步驟為:脂肪酸活化為脂酰CoA:脂肪酸被氧化前必須首先活化,由內質網、線粒體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脂酰CoA;脂酰CoA進入線粒體:線粒體外活化的脂酰CoA需在肉堿的協助下,由肉堿脂酰轉移酶催化轉運進入線粒體,此步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步驟;脂酰CoA完成β-氧化:進入線粒體內的脂酰CoA在脂肪酸β-氧化酶系的催化下,從脂酰基β-碳原子開始,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4步反應,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來少2C的脂酰CoA,然后重復上述4步反應,直至最終完成脂肪酸的β-氧化。

3.下列關于LDL的敘述,正確的是(  )。[西醫綜合2012年研]

A.LDL主要由VLDL在血漿中轉變而來

B.LDL的主要功能是運輸內源性甘油三酯

C.LDL受體廣泛存在于各種細胞膜表面

D.LDL的密度大于HDL

【答案】AC

【解析】A項,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由VLDL在血漿中轉變而來。B項,LDL是轉運肝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的主要形式。C項,LDL受體廣泛分布于肝、動脈壁細胞的細胞膜表面,能特異識別與結合含apoE、apoB100的脂蛋白。D項,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密度肯定低于高密度脂蛋白(HDL)。

4.下列化合物中,參與脂酸β-氧化的有(  )。[西醫綜合2008年研]

A.NAD

B.NADP

C.CoASH

D.FAD

【答案】ACD

【解析】脂酸β-氧化的過程為:脂酸活化生成脂酰CoA后進入線粒體,在β-氧化多酶復合體的催化下,從脂酰基的β-碳原子開始,進行:脫氫(脫下的2H由FAD接受生成FADH);加水;再脫氫(脫下的2H由NAD接受生成NADH+H);硫解等4步連續反應,脂酰基斷裂生成1分子比原來少2個碳原子的脂酰CoA及1分子乙酰CoA。以上生成的比原來少2個碳原子的脂酰CoA,可再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反應。如此反復,最后完成脂酸β-氧化。其反應式為:

RCH2CH2CH2CO~SCoA+FAD+NAD+CoASH+H2O→RCH2CO~SCoA+CH3CO~SCoA+FADH2+NADH+H

因此,CoASH、FAD和NAD(不是NADP)參與了脂酸β-氧化。

四、填空題

1.脂肪動員的限速酶是______。[武漢科技大學2013B研]

【答案】HS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2.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驟和調控位點是______。[中科院研究生院2008研]

【答案】脂酰肉堿進入線粒體

3.脂肪酸的分解(β-氧化)和合成分別在______和______(細胞部位)中進行。脂肪酸合成所需還原力的主要來源是______和______(產生的途徑和方式)。[上海交通大學2007研]

【答案】線粒體基質;細胞質基質;磷酸戊糖途徑;檸檬酸-丙酮酸循環

五、判斷題

1.軟脂酸的生物合成是β-氧化的逆過程。(  )[廈門大學2009研]

【答案】

【解析】脂肪酸合成過程不是β-氧化的逆過程,它們反應的組織,細胞定位,轉移載體,酰基載體,限速酶,激活劑,抑制劑,供氫體和受氫體以及反應底物與產物均不相同。

2.酰基載體蛋白(ACP)被稱為大分子輔酶A(macro-CoA),它與輔酶A(CoA)的活性基團是相同的。(  )[中山大學2009研]

【答案】

【解析】酰基載體蛋白與輔酶A的活性基團均為巰基。

3.膽固醇合成中的關鍵酶是羥甲基戊二酸單酰CoA合成酶。(  )[四川大學2008研]

【答案】

六、名詞解釋題

1.脂肪動員(fat mobilization)

答:脂肪動員是指貯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成游離脂肪酸和甘油并釋放入血,經血液運輸到其他組織氧化的過程。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動員的關鍵酶。

2.脂肪酸的β-氧化[華東師范大學2008研;武漢科技大學2015研]

答:脂肪酸的β-氧化是指脂肪酸活化為脂酰CoA,脂酰CoA進入線粒體基質后,在脂肪酸β氧化酶系催化下,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4步連續反應,最后使脂酰基斷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來少了兩個碳原子的脂酰CoA的過程,是脂肪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

3.酮體(Ketone body)

答:酮體是指饑餓或糖尿病時肝中脂肪酸大量氧化而產生乙酰輔酶A后縮合生成的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及丙酮三類物質。在肝中合成轉運出肝外氧化分解。酮體有毒,在血液中積累過多將會引起酸中毒,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4.膽汁酸的腸肝循環

答:腸道中的各種膽汁酸只有少量隨糞便排出體外,其余約95%的膽汁酸(包括初級的和次級的、結合型的和游離型的)被腸壁重新吸收,經門靜脈運同肝,然后在肝內進行結合反應轉變為結合膽汁酸,隨同新合成的膽汁酸重新分泌進入腸道。這種由肝分泌到腸道重吸收循環進行的過程稱為膽汁酸的腸肝循環。

5.LDL受體(LDL receptor)

答:LDL受體是存在于需膽固醇細胞表面的一種受體蛋白,能特異識別血液中LDL顆粒含有的ApoB-100,從而使LDL與細胞的LDL受體結合誘發胞吞作用,在細胞內膽固醇酯被降解為膽固醇和脂肪酸,LDL受體再回到細胞表面發揮其吸收LDL的功能。

七、簡答題

1.簡述脂肪酸的合成和β氧化過程。[電子科技大學2010研]

答:(1)脂肪酸的合成過程

乙酰CoA羧化酶催化乙酰-CoA消耗ATP羧化成丙二酰-CoA;

在脂酸合成酶系的作用下,由NADPH提供還力,經縮合、加氫、脫水、再加氫等7步不斷重復進行的加成過程,每次延長二個碳原子,生成16碳的軟脂酸;

軟脂酸在內質網或線粒體內酶的作用下進行碳鏈延長。在內質網去飽和酶的作用下合成不飽和脂肪酸。

(2)脂肪酸的β氧化過程

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生成脂酰-CoA。

脂酰-CoA的轉移:活化的脂酰-CoA借助肉堿轉運至線粒體內。

脂酰-CoA的β氧化:脂肪酸β氧化酶系催化脂酰-CoA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4步連續反應,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少兩個碳原子的脂酰-CoA。

2.請解釋為什么在長期饑餓狀態下,血和尿中會有酮體積累。

答:酮體是脂酸在肝內正常的中間代謝產物,是肝輸出能源的一種形式。酮體溶于水,分子小,能通過血腦屏障及肌肉毛細血管壁,是肌肉組織,尤其是腦組織的重要能源。在長期饑餓狀態下血和尿中有酮體積累的原因是:

糖供應充足時,腦組織主要攝取血糖氧化供能;糖供應不足時,腦組織不能氧化利用脂酸,此時酮體就可代替葡萄糖成為腦組織及肌肉的主要能源。在長期饑餓狀態下,機體無法利用葡萄糖提供能量,體內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分泌增加,而胰島素等抗脂解激素分泌減少,激活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脂肪動員加強,血中游離脂酸濃度升高,肝攝取非酯化脂酸增多。由于糖代謝減弱,3-磷酸甘油及ATP不足,脂酸酯化減少,主要進入線粒體進行β-氧化產生大量乙酰CoA,但因肝內糖酵解作用減弱,草酰乙酸生成減少,乙酰CoA不能與之充分結合生成檸檬酸而進入三羧酸循環,同時脂酸的合成障礙,因而乙酰CoA可在肝內生成大量酮體。由于酮體的大量生成,使血中酮體水平升高,尿中酮體排出量也增加。

八、論述題

試述攝入的糖在體內如何轉變成脂肪而貯存。

答:肝、脂肪組織及小腸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場所,其中肝合成能力最強。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甘油及脂酸主要由葡萄糖代謝提供,其合成的過程如下:

(1)脂酸的合成:合成脂酸的原料是乙酰CoA,主要來自糖的分解,細胞內乙酰CoA全部在線粒體內產生,然后通過檸檬酸-丙酮酸循環透過線粒體膜進入胞液,成為合成脂酸的原料。脂酸的合成還需NADPH供氫,NADPH主要來自磷酸戊糖途徑。在胞液中乙酰CoA在乙酰CoA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丙二酰CoA,然后在脂酸合成酶系的作用下經過反復加長過程,每次延長2個碳原子,最終生成16碳的軟脂酸。隨后在內質網和線粒體進行碳鏈的加長,或在內質網去飽和酶的作用下合成不飽和脂酸。脂肪合成時,脂酸先活化生成脂酰CoA。

(2)3-磷酸甘油的生成: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甘油主要來自糖,由糖酵解途徑的中間產物磷酸二羥丙酮加氫還原生成。

(3)脂肪的合成:在脂酰CoA轉移酶作用下,3-磷酸甘油依次加上2分子脂酰CoA生成磷脂酸,然后水解脫去磷酸生成1,2-甘油二酯,甘油二酯再加上1分子脂酰基即生成甘油三酯。肝細胞和脂肪細胞主要按此途徑合成甘油三酯,稱為甘油二酯途徑。肝細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貯存脂肪。甘油三酯合成后與載脂蛋白、磷脂、膽固醇結合成VLDL,釋放入血供組織利用。脂肪組織主要以葡萄糖為原料合成脂肪,也可攝取食物、肝轉運來的脂酸合成脂肪而貯存起來。機體需要能量時,貯存的脂肪分解釋出游離脂酸及甘油入血,以滿足其他組織的需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太和县| 临朐县| 济南市| 乌拉特前旗| 临猗县| 四会市| 东海县| 册亨县| 邮箱| 淄博市| 文山县| 深州市| 临泉县| 祁东县| 苍梧县| 额济纳旗| 宿松县| 佛学| 台湾省| 怀来县| 三门县| 抚顺县| 房产| 涞源县| 定边县| 保靖县| 南丰县| 南靖县| 长治市| 陕西省| 霍山县| 建水县| 永春县| 三都| 古丈县| 苍梧县| 神池县| 荔浦县| 盘锦市|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