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課后習題詳解

1.在經濟學中,稀缺與我們平時所說的短缺有何區別?在一個不受管制的市場經濟中,稀缺是否存在?短缺是否存在?

答:(1)稀缺和短缺的區別:短缺是指經濟發展中資源、產品、服務的供給不能滿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一種經濟現象。稀缺是指在給定的時間內,相對于人無限性的需要和欲望而言,經濟資源的供給總是不足的。稀缺是一種相對性的比較,而短缺是說物質的缺乏,是一種客觀上的不足。

(2)在一個不受管制的市場經濟中,稀缺是肯定存在的,短缺是可能存在的。稀缺是客觀存在的,它并不取決于市場屬性,是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欲望和需要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無法避免的,正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才有必要進行資源配置問題的研究。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資源能在價格機制的作用下得以有效配置,社會所供給的產品與社會需求的產品恰好使價格處于均衡狀態下,此時不存在短缺。但由于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原因,使得市場失靈,資源不能實現有效配置,從而使得供給和需求往往并不相等,因此可能存在短缺。

2.需求曲線為什么向右下方傾斜?

答:需求函數、需求表及需求曲線所描述的商品需求量及其價格之間的關系,被稱為需求定理。需求定理的具體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呈反方向變動;價格上升,需求量減少;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因此,在縱軸表示價格,橫軸表示產量的坐標系中,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3.供給曲線為什么向右上方傾斜?

答:供給函數、供給表及供給曲線所描述的商品供給量及其價格之間的關系,被稱為供給定理。其具體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商品的供給量與其價格同方向變動,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供給量減少。

供給定理也只存在于平均意義上,也就是說對于絕大多數商品而言,其供給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符合供給定理的描述,在縱軸表示價格,橫軸表示產量的坐標系中,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

4.試析需求與需求量、供給與供給量的區別和聯系。

答:(1)需求和需求量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時期內,在一定價格水平下,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數量。需求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商品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它反映在不同價格水平時的需求量。在圖形上,需求為一條線,而需求量為需求曲線上的一個點。與此相應,需求曲線的變動就分為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兩種情況。

需求量的變動是指由商品本身價格的變動而引起的對該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由于它并不改變需求函數和需求表,因此在圖形上表現為沿著原有需求曲線的移動。需求的變動是指由商品本身價格以外的因素變動(如收入變化、偏好改變)所引起的對該商品需求的變動,這種變動會改變需求函數和需求表,因此在圖形上表現為原有需求曲線的整體移動。需求曲線的兩種變化情況如圖2-17所示,在需求曲線上,移動到表示需求量的變動;需求曲線從移動到表示需求的變動。

圖2-17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2)供給和供給量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

供給量是指在某一時期內,在一定價格水平下,廠商供應的商品數量。供給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商品供給量與其價格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它反映在不同價格水平時的供給量。在圖形上,供給為一條曲線,而供給量為供給曲線上的一個點。與此相應,供給曲線的變動就分為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兩種情況。

供給量的變動是指由商品本身價格的變動而引起的該商品供給數量的變動。由于它并不改變供給函數和供給表,因此在圖形上表現為沿著原有供給曲線的移動。供給的變動是指由商品本身價格以外的因素變動(如生產要素價格變化、生產技術)而引起的該商品供給的變動。這種變動會改變供給函數和供給表,因此在圖形上表現為原有供給曲線的整體移動。供給曲線的兩種變化情況如圖2-18所示,移動到表示供給量的變動,供給曲線從移動到表示供給的變動。

圖2-18  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5.什么是均衡價格?它是如何形成和變化的?

答:均衡價格指某種商品或勞務的需求量和供給量,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等時的市場價格。均衡價格是在市場上通過供求雙方的競爭自發形成的,均衡價格的形成過程就是價格決定的過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均衡狀態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自發形成的,而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干預。一旦市場價格背離了均衡價格,在供求關系的相互作用下,價格會逐步調整直至均衡。假定某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根據需求定理和供給定理,若均衡狀態遭到破壞,該商品市場的價格高于均衡價格,供給將增加,需求則減少,供給超過需求,出現過剩的供給,這樣必然會引起供給者之間的激烈競爭產生一個把價格壓低的力量。價格的下降,導致需求量的增加,進而使供給量減少,供給和需求差額逐漸縮小,直至達到均衡狀態。相反,當市場價格低于均衡價格,需求將增加,供給則減少,需求超過供給,出現需求過度,這也必然會引起需求者之間的競爭產生一個把價格提高的力量。價格的上升,導致供給量的增加,進而使需求量減少,供求差額逐漸縮小,直至達到均衡狀態。

6.試述市場經濟中價格的作用。

答:在市場經濟中,供給和需求兩種力量共同決定市場價格,而價格反過來又調節廠商的供給和消費者的需求,并最終實現市場均衡,使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市場經濟是一種利用價格機制來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經濟體制,因此,價格機制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給和需求是價格的決定因素,而價格作為市場信號,又反過來影響廠商和消費者的經濟決策,調節市場供給和需求,并最終實現市場均衡。

7.氣候不好對農民不利,因為農業會歉收。但有人說,氣候不好對農民有利,因為農業歉收后谷物要漲價,農民收入會增加,對此你有何評論。

答:相對于第二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不全面的,因為農民的最終收入取決于兩個方面:產量和價格。氣候不好必然會導致產量下降,但是這種說法沒有考慮價格因素,從而就不能對最終的收入做出準確判斷。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存在著一種經濟現象:在豐收的年份,農民的收入反而減少了,這種現象在我國民間被形象地概括為“谷賤傷農”。這種現象可以用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來分析。

造成“谷賤傷農”這種經濟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農產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當農產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農產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彈性的。

圖2-19  “谷賤傷農”的經濟學分析

如圖2-19所示,農產品的需求曲線是缺乏彈性的。農民豐收使產品的供給曲線由的位置向右下方平移至的位置,在缺乏彈性的需求曲線的作用下,農產品的均衡價格大幅度地由下降為。由于農產品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農產品均衡產量增加的幅度,最后致使農民的總收入量減少。總收入的減少量相當于圖中矩形的面積之差。反之,農業歉收使得供給曲線左移,農產品均衡價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均衡產量的下降幅度,就可能會使農民的總收入增加。

8.已知某一時期內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供給函數為

(1)求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并畫出幾何圖形。

(2)假定供給函數不變,由于消費者收入增加,需求函數變為。求相應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并畫出幾何圖形。

(3)假定需求函數不變,由于生產技術水平提高,供給函數變為。求相應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并畫出幾何圖形。

解:(1)根據均衡價格模型:

解得:。即均衡價格為6,均衡數量為20,如圖2-20中點所示。

(2)由新的供求均衡模型:

解得:。即均衡價格為7,均衡數量為25,如圖2-20中點所示。

(3)由新的供求均衡模型:

解得:。即均衡價格為5.5,均衡數量為22.5,如圖2-20中點所示。

圖2-20  均衡圖

9.為什么不用需求曲線的斜率或斜率的倒數來度量商品需求量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

答:(1)需求價格彈性

需求曲線的斜率反映需求量對價格變化的敏感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它是價格變動的絕對量與需求量變動的絕對量之比,斜率絕對值越大,曲線越陡峭,敏感性越低。需求價格彈性是指某種商品的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其大小用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表示,它是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之比,即:

(2)需求價格彈性與需求曲線的斜率

彈性是相對量而非絕對量的比值。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是需求量變動的比率與價格變動的比率之比,而不是需求量變動的絕對量與價格變動的絕對量之比。這樣用以剔除計量單位的影響,使不同變量具有可比性。無論是需求曲線的斜率還是斜率的倒數,都是絕對量之比,會使得不同變量之間不具有可比性。

需求價格彈性不同于需求曲線的斜率。需求曲線的斜率,而需求價格彈性

可見,需求曲線的斜率越大,其彈性越小;斜率越小,彈性越大。

若需求曲線是線性的,則需求曲線上不同點的斜率是相同的。但是,除非以相同的速度反方向變動,否則,同一條需求曲線上,不同點的彈性系數都不相同。

10.假定需求函數為,計算:

(1)價格在2元和4元之間需求的價格弧彈性。

(2)價格在2元和4元時需求的價格點彈性。

解:時,

當價格時,

(1)價格在2元和4元之間需求的價格弧彈性為:

(2)價格在2元時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為:

價格在4元時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為:

11.假設某農民的谷物短期供給彈性是0.3,而長期供給彈性是2,如果谷物價格下降30%,在短期和長期中,供給量會分別發生什么變化?如果價格上升15%,在短期和長期中,供給曲線會分別發生什么變化?在每種情況下,農民的收益會如何?

解:(1)若谷物價格下降30%,則:

在短期,供給彈性為:

,則有:

即在短期,當谷物價格下降30%,那么供給量減少9%。

假定價格變化前的價格為,供給量為,價格變化前的總收益為,價格變化后的短期總收益為:

由此可知,農民收益減少。

在長期,

即當谷物價格下降30%,供給量減少60%。

此時總收益為:

故農民收益減少。

(2)谷物價格上升15%,則:

短期:

即當谷物價格上升15%,那么供給量增加4.5%。

總收益:

由此可知,農民收益增加。

長期:

即當谷物價格增加15%,供給量增加30%。

總收益:

故農民收益增加。

短期中供給曲線的斜率較大,供給曲線較為陡峭;長期中供給曲線斜率較小,供給曲線較為平坦。因此,在兩種情況下,價格上升或下降相同的幅度時,農民的長期收益比短期收益變化幅度更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黑山县| 奉新县| 广平县| 荥阳市| 湘乡市| 安乡县| 固镇县| 高安市| 孝义市| 黎平县| 稻城县| 株洲县| 建阳市| 虹口区| 涿州市| 舟曲县| 内乡县| 金湖县| 台东市| 汉沽区| 玉林市| 逊克县| 靖边县| 吉水县| 库尔勒市| 财经| 靖西县| 马关县| 泰安市| 三江| 通辽市| 剑川县| 辽阳市| 榆社县| 修武县| 简阳市| 静宁县| 东城区| 营口市|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