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價格效應與消費者選擇

5.1 復習筆記

一、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

1.收入-消費曲線

收入-消費曲線研究的就是商品價格不變,收入變化時消費者均衡變化的軌跡。

收入-消費曲線表示在消費者偏好的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各種不同的收入所能買到的兩種商品的各個均衡組合,表示了消費者收入變化時的商品消費量和滿足水平的變動。

圖5-1  收入‐消費曲線

在圖5-1中,在商品價格不變時無差異曲線是既定的,收入的變動表現為預算約束線的平行移動。在收入水平為I1,預算約束線為A時,均衡商品組合是U;當收入水平為I2時,預算約束線為B,新的均衡商品組合將是V;當收入水平為I3時,預算約束線為C,此時該消費者的最優消費組合是W。將這些均衡點連接而成的曲線,就是收入-消費曲線。

2.恩格爾曲線

用收入-消費曲線可以推導出恩格爾曲線。恩格爾曲線表示的是某種商品的均衡購買量與收入水平的關系,如圖5-2所示。

圖5-2  恩格爾曲線

恩格爾曲線的形狀取決于特定商品的性質、消費者的偏好以及保持不變的價格水平。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與收入之間的關系是商品的消費量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長率是遞減的。高檔品的消費量是隨收入增加而遞增的,且其增長速度也是遞增的。如圖5-3所示。

圖5-3  高檔商品的恩格爾曲線

3.恩格爾定律和恩格爾系數

(1)恩格爾定律

隨著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即食品的需求收入彈性是非常低的。因此,一個家庭、地區或國家的富裕程度可以用食品支出占其收入比重的大小來衡量。較富裕的家庭、地區或國家的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要低于貧困的家庭、地區或國家。

(2)恩格爾系數

反映恩格爾定律的系數被稱為“恩格爾系數”,其公式表示為:

國際上常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

二、價格變化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

1.價格-消費曲線與個人需求曲線

(1)價格-消費曲線表示在消費者偏好和收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商品的價格變化所引起的均衡商品組合的變化。

圖5-4  價格-消費曲線

如圖5-4所示,假設收入水平為m,假定與商品原來的價格相對應的預算約束線是,如果商品的價格上升,則新的預算約束線為,那么對消費者來說,新的均衡商品組合將是,而不是原來的商品組合。如果X的價格下降,則新的預算為C,此時該消費者的最優消費組合是R。這些均衡點連接而成的曲線,就是價格‐消費曲線。

(2)由價格-消費曲線推導個人需求曲線

個人需求曲線表示在消費者偏好、收入及其他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在某種商品的不同價格水平下將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如圖5-5所示。

圖5-5  個人需求曲線

價格-消費曲線與個人需求曲線的區別在于,前者表示在商品的不同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與商品的不同組合,其坐標圖中的橫軸和縱軸分別表示商品和商品的消費量;而后者表示在商品的不同價格水平下,消費者將購買的商品的數量,其坐標圖中的橫軸表示商品的需求量,縱軸表示商品的價格。

2.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希克斯分解

前文中分析的價格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是價格變動的總效應,進一步可分解為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如圖5-6所示,在收入和商品Y的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當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預算約束線由原來的變為,消費者均衡點由變為即為價格變動的總效應。圖5-6中的虛線是假想的一條在價格下降時使消費者收入適當減少,從而保持其原有水平不變的預算約束線,既與平行,又與無差異曲線1相切。替代效應是指從點到點的移動,或者說,當效用水平保持不變時,由價格變化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變化,即為替代效應。在圖5-6中,替代效應為

圖5-6  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希克斯分解

現在設想圖5-6中的虛線向右移動,與實際的新的預算約束線重合,這標志著消費者實際收入的增加,由此而引起的從點到點的移動就是收入效應,或者說,收入效應是指在所有的價格都保持不變時,完全由實際收入的變動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變動。在圖5-6中,表現為。由價格下降所產生的總效應等于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之和,即

(2)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斯勒茨基分解

斯勒茨基分解與希克斯分解對兩種效應的定義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分解的過程中不再使用效用不變的方法確定兩種效應,而是使用購買力不變的方法確定兩種效應。

圖5-7  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斯勒茨基分解

如圖5-7所示,在商品價格下降時,可以把預算約束線的這種轉動分成兩步,這是與希克斯分解方法最大的不同:

預算約束線繞著原需求束,即坐標轉動,此時表明購買力不變,原有的商品還是可以支付的。

轉動后的預算約束線向外移動到新的價格下的位置。

如圖5-7所示,轉動后的預算約束線與最終預算約束線具有相同的斜率,這意味著具有相同的價格。可是,由于縱軸截距不同,所以同這條預算約束線相應的收入也不同,既然原來的消費束(X1,Y1)仍處在轉動后的預算約束線上,所以這個消費束恰好是可支付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消費者的購買力保持不變,因為原來的商品束在轉動后的新的預算約束線上是正好支付得起的。

預算約束線平行移動的經濟意義:意味著預算改變(也就是收入變化),而價格保持不變時消費者均衡的變化。因此,在第二個階段中價格調整的效應稱為收入效應。

(3)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數學表述

假定原來的消費束為,價格為,收入為。商品的價格改變為時,設為恰好使原消費者能支付得起的那個收入量,這樣以下關系成立:

用第一個方程減第二個方程,得:

表示商品的價格變動,表示使原消費束恰好能支付得起所必需的收入變動,則有:

設對商品X的消費量與這種商品的價格和收入有關,則消費量x可以寫成這種商品的價格和收入m的函數,即。而替代效應又稱為有補償的需求變動,可以表示為:

收入效應用符號表示,是在使的價格保持在不變,收入增加時對的需求變動,即:

3.需求總變動與斯勒茨基恒等式

需求的總變動指的是在收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由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變動:

這個變動可以分解為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用上面的符號可以表示為:

已經定義:

代入后有:

這個方程稱為斯勒茨基恒等式。它是一個恒等式,對于都是成立的,消去右式的第一項和第四項,左式便等于右式。

斯勒茨基恒等式的目的不是說明代數恒等式,而是在于解釋右邊的兩項——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尤其是用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的符號來決定總效應的符號。

4.正常商品、低檔商品和吉芬商品

一般而言,替代效應總是負的,而收入效應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的。但在有些情況下,收入效應為零或為負。收入效應大于或等于零的商品,通常被稱為正常商品,收入效應為負的商品則被稱為低檔商品。價格變動的總效應是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總和。當價格變動的總效應為正時,這種商品就是吉芬商品。吉芬商品一定是一種低檔商品,而低檔商品并非一定是吉芬商品。只有價格變動的總效應為正時才可以稱為吉芬商品。

5.需求法則和市場需求曲線的推導

需求法則是指如果一種商品的需求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這種商品的需求一定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下降。商品價格下降之所以會引起需求量的增加,是由于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共同發生作用的結果。因此,個人需求曲線的形狀應該是一條向下傾斜的曲線,而市場需求曲線是由個人需求曲線加總而來,即在同樣的價格水平上,對所有的消費量進行加總。因此,市場需求曲線也是一條向下傾斜的曲線,市場需求曲線更為平坦,離價格軸也更遠,因為同樣的價格下所對應的消費量是所有消費者的消費量。如圖5-8所示。

圖5-8  市場需求曲線的推導

6.消費者在收入與閑暇之間的選擇

消費者行為的目標是通過收入與閑暇的選擇獲得效用的最大化。

(1)收入與閑暇的無差異曲線

圖5-9是消費者關于收入與閑暇選擇的無差異曲線,與消費者對于商品選擇的無差異曲線圖在形狀上也是無差別的,同樣具有負斜率,呈凹形,圖形的特征表明對于消費者而言,收入與閑暇是可以替代的,因為收入的高低取決于工作時間的多少,工作時間越長,獲得的閑暇越小。

圖5-9  收入與閑暇的無差異曲線

(2)收入與閑暇的預算約束線

圖5-10表示的是消費者的預算約束,橫坐標所表示的是時間。在這里,橫坐標的一個極其重要特征在于它所表示的時間單位是固定的,代表了消費者可以利用的時間總量。

圖5-10  收入與閑暇的預算約束線

(3)消費者對收入與閑暇的選擇

把圖5-9的無差異曲線與圖5-10的預算約束線結合到一起,可得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在圖5-11中,預算約束線與無差異曲線U2相切的切點是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在這一點,消費者把的時間用于工作,獲得(等于)的工資,剩下ZC的時間為消費者的閑暇時間。

圖5-11  消費者對收入與閑暇的選擇

設消費者工作所取得的收人為Y,工資率為常數w,工作時間這一變量為L,則Y=wL;所能夠利用的時間總量是,R代表閑暇時間,閑暇也是有機會成本的。閑暇的機會成本是工資率w,因此,w可以看做閑暇這種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效用函數:

預算約束方程為:

構造拉格朗日函數,并對變量求一階偏導,求得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條件:

為閑暇的邊際效用

為收入的邊際效用

該式表明閑暇的邊際效用與收入的邊際效用之比等于工資率。

三、稅收變化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

稅收可分為兩種:

消費稅,如消費者每購買1單位X商品,除了支付價格PX外,還需支付一定比例的稅收T,實際生活中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都屬于消費稅;

所得稅,即無論消費者選擇什么商品組合,政府一律征收總額為T的稅收。這兩種稅收會給消費者的選擇和效用帶來不同影響。

1.比例稅下的消費者選擇

在圖5-12中,是沒有稅收情況下的預算約束線。如果將除以外的其他商品統稱為,消費者收入為,則消費者均衡為點,所對應的消費組合為。如果政府對每一單位商品征收比例稅,那么相當于商品的價格變成了,新的預算約束線為。消費者均衡為點,商品組合為。將點進行比較后可以發現,對商品征稅后,其消費量下降了。

圖5-12 所得稅、消費稅和消費者的選擇

對此有兩種解釋:

比例稅提高了商品的價格,替代效應會使消費者可消費的X商品減少;

征稅降低了消費者的收入,如果X商品、Y商品都是正常商品,那么兩種商品的消費量都會因收入效應而下降。與此同時,消費者的效用水平也從下降到

2.定額稅下的消費者選擇

如果政府征收所得稅T,即兩種稅收給政府帶來相同的收入,新的預算約束線為,平行于,消費者減少了等量的收入。消費者均衡點為,商品組合為,與相比,的消費量上升了。

綜上,對于稅收與消費者選擇和效用關系的結論有:

(1)無論何種稅收形式,都會使相關商品的消費量下降,而與所得稅相比,消費稅所造成的商品消費量下降更多;

(2)無論何種稅收形式都會使消費者的實際收入下降,從而降低消費者能夠達到的最高消費水平,但在獲取同等稅收收入的情況下,消費稅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更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乳源| 武鸣县| 木里| 望谟县| 诏安县| 乐昌市| 锡林郭勒盟| 开封县| 海晏县| 汝南县| 衡阳县| 河间市| 宜阳县| 台东市| 鱼台县| 启东市| 图木舒克市| 内黄县| 琼结县| 安达市| 陆良县| 读书| 湖南省| 白沙| 扎赉特旗| 马鞍山市| 修文县| 富蕴县| 翁牛特旗| 泉州市| 巴中市| 稻城县| 商丘市| 湘潭市| 荥阳市| 怀安县| 镇安县| 宜良县| 丹寨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