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906字
- 2021-02-26 16:57:37
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某單位組織職工參加周末培訓,其中英語培訓和財務培訓均在周六,公文寫作培訓和法律培訓均在周日。同一天舉辦的兩場培訓每人只能報名參加一場,但不在同一天的培訓可以都參加。則職工小劉有多少種不同的報名方式?( )[2016年真題]
A.4
B.8
C.9
D.16
【答案】B
【解析】由題意知,報名方式有;①報名一種培訓,報名方式=4種;②報名兩種培訓,由于同一天舉辦的兩場培訓每人只能報名一場,所以周六選擇一場,周天選擇一場,報名方式=2×2=4種。因此,總的報名方式=4+4=8種。
2.甲乙兩個辦公室的員工都不到20人,如果從甲辦公室調到乙辦公室若干人,則甲的人數是乙的人數的2倍;如果乙調到甲辦公室相同的人數,則甲的人數就是乙的3倍,則原來甲辦公室有多少人?( )[2015年真題]
A.16
B.17
C.18
D.19
【答案】B
【解析】設甲為x,乙為y,甲調到乙人數為z。依題意有方程組:x-z=2(y+z),x+z=3(y-z),消去z整理得:7x=17y,則x:y=17:7,由于人數不到20人,則甲為17人。
3.甲乙兩個水池大小形狀完全相同但排水口徑不同,將兩個裝滿水的水池內的水勻速排空分別需要2小時和3小時,早晨5點半兩個裝滿水的水池同時開始排水,到什么時候乙水池中剩余的水量正好是甲水池剩余水量的2倍?( )[2014年真題]
A.6點半
B.7點半
C.8點
D.7點
【答案】D
【解析】賦值甲乙兩個水池的容量為6,則甲乙每小時的排水量分別為3和2。設經過x小時后,乙水池中是甲水池剩余水的2倍,則可列式為6-2x=2 (6-3x),解得x=1.5,此時時間為5.5+1.5=7點。
4.A、B兩桶中共裝有108公斤水。從A桶中取出的水倒入B桶,再從B桶中取出
的水倒入A桶,此時兩桶中水的重量剛好相等。B桶中原來有多少公斤水?( )[2013年真題]
A.42
B.48
C.50
D.60
【答案】D
【解析】最后兩桶水中各有54公斤水,代入60,則A桶原有水量為48公斤,48×=12,12+60=72,72×
=18,72-18=54,滿足題意。因此答案選D。
5.有100人參加運動會的三個比賽項目,每人至少參加一項,其中未參加跳遠的有50人,未參加跳高的有60人,未參加賽跑的有70人。問至少有多少人參加了不止一個項目?( )[2013年真題]
A.7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參加跳遠的人數為50人,參加跳高的為40人,參加賽跑的為30人;即參加項目的人次為120人次;故欲使參加不止一項的人數最少,則需要使只參加一項的人數最多為x,參加3項的人數為y,參加2項的人數為0。故x+3y=120,x+y=100,得參加了不止一個項目,即參加3項的為y=10人。
6.某小區物業征集業主意見,計劃從100戶業主中抽取20戶進行調查。100戶業主中有b戶戶主年齡超過60歲,a戶戶主年齡不滿35歲,戶主年齡在36歲到59歲的有25戶。為了使意見更具代表性,物業采取分層抽樣的辦法,從b戶中抽取了4戶。則a的值可能是( )。[2012年真題]
A.55
B.66
C.44
D.50
【答案】A
【解析】由100戶中抽取20戶可知,比例為5:1,依題意列方程:4:b=20:100,a+b=75,解得a=55,b=20。
7.某單位招錄了10名新員工,按其應聘成績排名1到10,并用10個連續的四位自然數依次作為他們的工號。湊巧的是每個人的工號都能被他們的成績排名整除,問排名第三的員工工號所有數字之和是多少?( )[2011年真題]
A.9
B.12
C.15
D.18
【答案】B
【解析】方法一:10個人的工號為連續的自然數,且能被他們的成績排名整除,則排名第十的工號尾數肯定為0,則10個人的工號尾數分別為1、2、3、…、9、0。排名第三的人的工號能被3整除,則他的工號數字之和能被3整除;排名第九的人工號數字之和能被9整除,即排名第三的人工號各數字之和加上6能被9整除。代入B項,(12+6)÷9=2,符合要求。
方法二:設10個人的工號分別為A+1,A+2,…,A+10,因為每個人的工號都能被他們的成績排名整除,則A是1,2,3,…,10的公倍數,因為1,2,…,10的最小公倍數為2520,且工號都是4位數,則A的取值可能為2520、5040、7560。則排名第三的員工工號可能為2523、5043、7563,則工號所有數字之和可能為12和21,因此答案選B。
8.甲乙兩個鄉村閱覽室,甲閱覽室科技類書籍數量的相當于乙閱覽室該類書籍的
,甲閱覽室文化類書籍數量的
相當于乙閱覽室該類書籍的
,甲閱覽室科技類和文化類書籍的總量比乙閱覽室兩類書籍的總量多1000本,甲閱覽室科技類書籍和文化類書籍的比例為20:1,問甲閱覽室有多少本科技類書籍?( )
A.15000
B.16000
C.18000
D.20000
【答案】D
【解析】設甲閱覽室科技類書籍數量為20x本,則文化類書籍數量為x本,乙閱覽室科技類書籍數量為16x本,文化類書籍數量為4x本。由題意可知:(20x+x)-(16x+4x)=1000,得x=1000,則20x=20000,甲閱覽室有20000本科技類書籍。
9.如果售貨員將一袋袋的水餃擺成10堆,其中9堆是合格的,每袋500克;一堆是分量不足的,每袋450克,從外形上看,分不出哪一堆是450克的,執法人員最少稱幾次就可發現分量不足的那一堆?(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答案】A
【解析】根據題意,從第一堆中拿一包,從第2堆中拿2包……從第10堆中拿10包,放在一起進行稱量。將稱出的量與55×500=27500克比較,如果少50克,即第一堆不合格;如果少100克,即第2堆不合格;如果少500克,即第10堆不合格。即執法人員最少稱1次就可發現分量不足的那一堆,因此答案選A。
10.一個產品生產線分為a、b、c三段,每個人每小時分別完成10,5,6件,現在總人數為71人,要使得完成的件數最大,71人的安排分別是( )。
A.14:28:29
B.15:31:25
C.16:32:23
D.17:33:21
【答案】B
【解析】方法一:A項錯誤,效率越低,人應越多,故14:28:29不符合。71人的安排為15:31:25時,三條生產線的量分別為150,155,150,可生產件數150;71人的安排為16:32:23時,三條生產線的量分別為160,160,138,可生產件數138;71人的安排為17:33:21時,三條生產線的量分別為170,165,126,可生產件數126。即生產件數最多為150,因此答案選B。
方法二:一個產品生產線分為abc三段,abc三段加一起才算一件,要使得完成的件數最大,就需要abc每段在每小時內完成的件數相等,設最后生產了x件產品,生產a、b、c部件需要的人數比為:
:
=3:6:5,則71人按照這個比例分配,71÷(3+5+6)=5…1,因此隔斷人數為3×5=15,5×5=25,6×5=30,剩下一人任意分配,其工作不影響最終的產品數量。
11.超市將99個蘋果裝進兩種包裝盒,大包裝盒每個裝12個蘋果,小包裝盒每個裝5個蘋果,共用了十多個盒子剛好裝完。問兩種包裝盒相差多少個?( )
A.3
B.4
C.7
D.13
【答案】D
【解析】方法一:設大盒、小盒分別為x、y個,則12x+5y=99。A項錯誤,y-x=3,聯立兩個方程,不存在整數解。同理,BC兩項錯誤。y-x=13,聯立兩個方程,得x=2,y=15。
方法二:設大盒、小盒分別為x、y個,則可知12x+5y=99。根據題意有x+y>10,則7x=99-5(x+y)<99-50=49,x<7。僅x取值為2時,y有整數解y=15。故y-x=13。
12.甲、乙兩人共有260本書,其中甲的書有13%是專業書,乙的書有12.5%是專業書,問甲有多少非專業書?( )
A.75
B.87
C.174
D.67
【答案】B
【解析】甲的書中,專業書占13%=;乙的書中,專業書占12.5%=
。甲的書的總數是100的倍數,即100或者200,而乙的書的總數能夠被8整除。若甲有200本書,則乙有60本,不能被8整除。即甲有100本書,其非專業書為100×(1-13%)=87本。
13.受原材料漲價影響,某產品的總成本比之前上漲了,而原材料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了2.5個百分點。問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了多少?(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設產品原來的總成本為15,則現在的總成本為16,故原材料的成本上漲了1。設之前的原材料成本為x,由題意可知-
=2.5%,得x=9,因此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了
。
14.張先生向商店訂購某種商品80件,每件定價100元。張先生向商店經理說:“如果你肯減價,每減1元,我就多訂購4件。”商店經理算了一下,如果減價5%,由于張先生多訂購,仍可獲得與原來一樣多的利潤。則這種商品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
A.75元
B.80元
C.85元
D.90元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知,降價之前,張先生訂購該商品需要支付80×100=8000元;降價之后,張先生訂購該商品需要支付100×95=9500元。張先生兩次支付的錢存在1500元的差異,又因為兩次獲得利潤一樣,則第二次多支付的1500元全是多訂購商品的成本,而減價5元后張先生多訂購了5×4=20件,因此每件成本為1500÷20=75元。
15.公司實行計件工資報酬,加工一件合格產品得4元,不合格的不計報酬,而且每件扣除12元,某員工一個月加工1000件,得3600元報酬,該員工這個月加工產品合格率是多少?( )
A.96%
B.96.5%
C.97.5%
D.98%
【答案】C
【解析】若產品全部合格,則應得報酬為4000元,實際得3600元報酬,產生的400元差異源于其中存在不合格的產品。每有一件不合格的產品,就會從4000元上減少4+12=16元,因此不合格的產品有400÷16=25件,合格產品有1000-25=975件,合格率為975÷1000×100%=97.5%。
16.有大小兩種瓶,大瓶可以裝水5千克,小瓶可以裝水1千克,現在有100千克水,共裝了52瓶。問大瓶和小瓶相差多少個?( )
A.26個
B.28個
C.30個
D.32個
【答案】B
【解析】若52瓶全部是小瓶,則可裝水52千克,而實際裝水100千克,兩者相差100-52=48千克,差值源于每個大瓶還可多裝4千克,因此共有大瓶48÷4=12個,小瓶有52-12=40個,二者相差40-12=28個。
17.某街道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口之比為1:2,已知該街道下轄的甲、乙、丙三個社區人口比為12:8:7。其中,甲社區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口比為1:3,乙社區為3:5,則丙社區常住人口與外來人比為( )。
A.2:3
B.1:2
C.1:3
D.3:4
【答案】D
【解析】設甲、乙、丙社區分別有12、8、7人,則街道總人數為27人,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口分別有9人和18人,甲社區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口分別有3人和9人,乙社區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口分別有3人和5人,則丙社區常住人口與外來人口分別有9-3-3=3人和18-9-5=4人,比例為3:4。
18.將大米300袋、面粉210袋和食用鹽163袋按戶分給某受災村莊的村民,每戶分得的各種物資均為整數袋,余下的大米、面粉和食用鹽的袋數之比是1:3:2,則該村有多少戶村民?( )
A.7
B.9
C.13
D.23
【答案】D
【解析】設每戶分了a袋大米、b袋面粉和c袋食用鹽,剩余的大米、面粉、食用鹽的袋數分別是k、3k、2k,則有(300-k)÷a=(210-3k)÷b=(163-2k)÷c;一個村莊里的村民一般至少為幾十家,先將23代入等式,即驗證300-k,210-3k,163-2k是否均為23的整數倍,k=1時,滿足要求。因此答案選D。
19.十幾個小朋友圍成一圈,按順時針方向一圈一圈地循環報數,如果報1和100的是同一人,那么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
A.10
B.11
C.13
D.15
【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若1和100為同一人,則小孩的人數必能將(100-1)即99整除。因此答案選B。
20.一個圖書館里有科技書和文學書兩種類型,首先拿走25本科技書,剩下的文學書占剩下書的,又拿走42本文學書,剩下的科技書占所剩書的
,問:最開始文學書占總共書的幾分之幾?(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設最開始有x本書籍,由題意可知(x-25)×=(x-25-42)×
,得x=130,則其中文學書有(130-25)×
=60,占總書的比重為
=
。
21.某超市用2500元購進一批雞蛋,銷售過程中損耗雞蛋10千克。已知超市每千克雞蛋的售價比進價高1元,全部售完后共賺440元,則共購進這批雞蛋( )千克。
A.460
B.500
C.590
D.610
【答案】B
【解析】設每千克雞蛋的進價為x元,而全部售完共賺440元,因此實際售出雞蛋(440+10x)千克,加上損耗的10千克,共計(450+10x)千克。由題意可知(450+10x)x=2500,得x=5。因此共購進雞蛋2500÷5=500千克。
22.小張到文具店采購辦公用品,買了紅、黑兩種筆共66支。紅筆定價為5元,黑筆的定價為9元,由于買的數量較多,商店給予優惠,紅筆打八五折,黑筆打八折,最后支付的金額比核定價少18%,那么他買了紅筆( )。
A.36支
B.34支
C.32支
D.30支
【答案】A
【解析】設購買紅筆、黑筆的數量分別為x、y,由題意可知x+y=66,0.85×5x+0.8×9y=(5x+9y)×(1-18%),得x=36,y=30,即購買了紅筆36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