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3 課后習題詳解

1如何理解遺傳和環境對心理發展的作用?

答:遺傳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它只能提供兒童發展的自然條件和可能性,但不能預定兒童心理的發展。即先天的遺傳只能提供發展的可能性,而不能決定發展的現實性。

兒童的心理發展是由兒童所處的環境條件和教育條件決定的,其中教育條件起主導作用。環境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性條件,對于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作用是通過個體或主體的活動,通過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原因來實現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可以機械地決定兒童心理的發展。

2什么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和外因?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

答: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是指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以及由矛盾而產生的需要。在社會和教育的影響下,兒童的新的需要跟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狀態不斷處于矛盾統一的運動過程中,這就推動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這也就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在動力。

教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最主要的外因,也是最重要的條件。教育本身必須從兒童的實際出發,從兒童心理的水平或狀態出發,才能實現它的決定作用。要真正發揮它的主導作用,教育就必須考慮兒童心理發展的新的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間的矛盾以及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

3請列舉兒童心理年齡階段劃分的幾種方法,以及你對于年齡特征的看法。

答:兒童心理年齡階段劃分方法如下:

(1)以生理發展作為劃分標準。如柏曼關于以內分泌腺作為分期標準的意見;

(2)以種系演化作為劃分標準。施特恩以復演說作為分期的理論依據,把兒童發展分為:幼兒期(6歲以前)、意識的學習期(從小學開始~l3歲)、青年成熟期(14~18歲);

(3)以智力或思維水平作為劃分標準。如皮亞杰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他把兒童心理發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4)以個性特征作為劃分標準。埃里克森把兒童心理發展分為:第一階段,信任感對懷疑感(0~2歲);第二階段,自主性對羞怯或疑慮(0~4歲);第三階段,主動性對內疚(4~7歲);第四階段,勤奮感對自卑感(7~16歲);

(5)以活動特點作為劃分標準,艾利康寧和達維多夫的分期可以作為代表。他們把兒童心理發展分為:直接的情緒性交往活動(0~1歲);擺弄實物活動(1~3歲);游戲活動(3~7歲);基本的學習活動(7~11歲);社會有益活動(11~15歲);專業的學習活動(15~17歲);

(6)根據教育工作的經驗和心理學的研究材料,把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如下的幾個主要階段:乳兒期(0~1歲);嬰兒期(1~3歲);學齡前期(3~6、7歲);學齡初期(6、7~11、12歲);少年期或學齡中期(11、12~14、15歲);青年初期或學齡晚期(14、15~17、18歲)。

兒童的年齡特征具有穩定性和可變性。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兒童心理年齡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穩定性;在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間可以有一定的差距,即年齡特征的可變性。只有全面地、辯證地理解兒童心理年齡特征的穩定性和可變性的相互關系,才能揭示兒童心理年齡特征的實質。

4試分析教育與年齡特征的關系。

答:兒童心理年齡特征是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在兒童發展的各個不同年齡階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心理特征。兒童心理年齡特征在教育工作上具有重要意義。

(1)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必須考慮兒童心理發展年齡特征來安排教材和選用教法,否則就會違反兒童發展的客觀規律。

(2)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個出發點,教師的任務在于從這個出發點來引導兒童的發展。

(3)兒童心理發展的各個相鄰的年齡階段既是互相區別的,又是互相聯系的,而且同一個年齡階段的開始和結束也常常表現出很大的差別。

(4)兒童心理的年齡特征是在一定年齡階段中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征,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兒童心理發展的個別特征。

維果茨基提出,“教育應走在發展的前面”。教學決定著智力的發展,這種決定作用既表現在智力發展的內容、水平和智力活動的特點上,也表現在智力發展的速度上。教師必須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可能性,對兒童提出適當的要求,從而引起兒童的新的需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全县| 祁连县| 寿光市| 通许县| 陆河县| 九台市| 略阳县| 德庆县| 临安市| 久治县| 红安县| 城步| 梁平县| 甘孜| 驻马店市| 长子县| 县级市| 云阳县| 荥经县| 玉门市| 桓台县| 宁化县| 厦门市| 三门峡市| 舞阳县| 伊金霍洛旗| 长汀县| 交城县| 台南县| 洪泽县| 乌拉特中旗| 高碑店市| 五指山市| 兴文县| 南京市| 商城县| 花莲市| 凤山县| 台东市| 浮梁县|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