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9.1 考點精講

一、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概述

1.造成幼兒園與小學不銜接的原因

(1)學前階段與小學階段的不同教育特點

主導活動方面

a.學前階段的主導活動是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游戲,以幼兒動手操作的多種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幼兒在玩中學,教師指導方法比較直觀、靈活、多樣,沒有家庭作業及考試制度;

b.小學階段的主導活動是各種學科文化知識的學習,以上課為主要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相對固定、單一,有一定的家庭作業及必要的考試制度,學習成為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

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

a.學前階段的生活節奏是寬松的,一日生活中游戲活動時間較多,生活管理不帶強制性,沒有出勤要求,教師對幼兒在生活上的照顧比較周到和細致;

b.小學階段的生活節奏快速、緊張,作息制度非常嚴格。每天上課時間較長,紀律及行為規范帶有強制性。教師對兒童在生活上的照料明顯減少。生活主要靠兒童自理。

師生關系

學前階段教師與幼兒個別接觸機會多,時間長,涉及面廣,關系密切、具體;小學階段師生接觸主要是在課堂上,個別接觸少,涉及面較窄。

環境設備的選擇與布置

學前階段教室的環境布置生動活潑,有許多活動區域,在其中有豐富的活動玩具和材料供幼兒動手操作、擺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及進行同伴交往;小學階段教室的環境布置相對嚴肅,成套的課桌椅排列固定,教室內沒有玩具,學生自由選擇活動的余地較少。

社會及成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期望

社會及成人對幼兒的要求相對寬松,給幼兒一個快樂的童年已成為全社會基本的共識。幼兒的學習壓力小,自由多,沒有非完成不可的社會任務;社會及成人對小學生的要求相對嚴格、具體,家長對小學生具有很高的期望;小學兒童的學習壓力大,自由少,要負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2)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規律

兒童的成長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的發展過程,有一定的階段性。

兒童發展的各個階段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有連續性的。在前、后兩個發展階段之間存在一個兼具兩個階段特點的交叉時期。在這一時期,兒童既保留了上一階段的某些特征,又擁有下一階段剛剛出現的某些特點,這一時期在教育學上被稱為過渡期。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教育者必須把握好兩個教育階段的不同特點以及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提高幼兒入學的適應性。

2.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重要性

(1)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對幼兒和小學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幼小不銜接易造成幼兒入學后各方面的問題,影響身心發展。

(2)幼兒園與小學應共同配合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這既有利于兒童入學前后的學習和發展,也為小學生在中高年級以及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更為順利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厭學、輟學等問題,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保障。因此,幼兒園與小學都要認真研究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共同做好銜接工作。

二、幼兒園實施幼小銜接工作的指導思想

1.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1)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把幼小銜接工作置身于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慮。

(2)對幼兒園來講,在時間上要把幼小銜接工作貫穿于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階段而不僅僅是大班后期;在內容上要涉及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是知識準備;在人員上要包括幼兒園全體人員、家長及有關成人而不僅僅是大班老師。

(3)對小學來講,也不能僅僅把銜接工作看成是幼兒園的事情,而應當遵循素質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體性而非單項性

幼小銜接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從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進行,不應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銜接中,偏重“智”的傾向比較嚴重。要搞好幼小銜接工作,必須促進幼兒的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在全面發展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入學所必須的各種基本素質。

3.培養入學的適應性而非小學化

(1)幼小銜接工作中的誤區:小學化傾向

提前讓幼兒學習小學的教材;

用小學教育的組織形式與方法對待幼兒園的幼兒。

(2)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培養幼兒的入學適應性上。教師要針對過渡期兒童的特點及實際情況,著重培養幼兒適應新環境的各種素質,幫助幼兒順利完成幼小過渡,而不是把小學的一套簡單地下放到幼兒園。

三、幼兒園方面的幼小銜接工作

1.幼小銜接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1)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幼兒對小學生活的態度、看法、情緒狀態等,對入學后的適應關系很大。幼兒園階段應注意培養幼兒愿意上學,對小學的生活懷著興趣和向往,并讓幼兒有機會獲得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情感體驗。為此,幼兒園應通過多種教育活動,特別是加強與家長、小學的合作,來讓幼兒逐步了解小學,喜歡小學,渴望上小學,最后愉快、自信地跨進小學。

(2)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培養幼兒的主動性

培養主動性要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積極態度,激發幼兒對活動的參與欲望和興趣,給他們提供自己選擇、自己計劃、自己決定的機會和條件,鼓勵他們去探索、去嘗試,并使他們盡量獲得成功的體驗。

培養獨立性

幼兒的獨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對入學后的適應關系很大。獨立性和生活能力的培養須通過家庭和幼兒園合作才能實現。家園共同要求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幫助幼兒學會必要的技能。

發展人際交往能力

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現在入學后對新的人際環境的適應上。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基本的方法是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交往環境,改善師生關系,鼓勵幼兒之間的交往,并讓幼兒真正感到與老師、同伴在一起的愉快,從而愿意投入到交往活動中,增長自己的人際關系知識、技能和能力。

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由于小學環境中會有大量的新規則出現,幼兒難以記住和遵守,針對這一問題,除小學的改革之外,幼兒園應當注意培養幼兒的規則和任務意識,特別在大班階段,可通過開展規則游戲或其他活動,讓幼兒逐步懂得,生活、學習、游戲等都是有規則的,并讓他們有機會體驗到,如果不遵守規則會造成怎樣的后果,有意識地發展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

(3)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學習準備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將使幼兒終身受益。如愛看圖書的習慣,做事認真的習慣,注意力集中地聽老師講話的習慣,保持文具、書本整潔的習慣等。

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品質

a.非智力品質主要指影響智力活動的各種個性品質,主要是認識興趣、學習積極性、意志、自信心等。

b.教師應重視幼兒非智力品質的培養,重視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和探索積極性,培養他們做事堅持到底、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讓幼兒從被動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這樣才能形成自信、主動的學習態度,才能產生學習愉快這一積極的情感體驗。

發展思維能力和基礎能力

不少家長想讓孩子上學后學習好,在入學前教孩子拼音、認字、做算術,甚至用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來“系統”地教,這犯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錯誤,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不利于幼兒的發展。幼兒園應反對這種舍本求末的做法,從根本上發展幼兒的智力,特別是智力的核心——思維能力。

2.幼小銜接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進行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雙向改革,雙方都把培養兒童的基本素質作為銜接工作的著眼點,共同創造合理的過渡期的外部教育環境與條件,搞好銜接工作。

(2)轉變觀念,提高教師素質,認真研究過渡期兒童的特點與發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過渡期的教育工作。

(3)結合地區特點及幼兒身心發展的個別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幼小銜接工作。

(4)加強家、園、學校、社區力量的相互配合。

推薦閱讀
  1. 2019年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2. 2020年黑龍江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3. 2019年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高級)《現代漢語及古代漢語》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4. 2020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5.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6. 2020年青海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2019年河北省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綜合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8. 2020年西藏自治區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9. 2020年河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0.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B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1.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歷年真題+考前必做試卷(小學)(2016移動互聯版)
  14.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專用教材(20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池州市| 同江市| 长顺县| 阿图什市| 中江县| 广南县| 彰化县| 仙游县| 涿州市| 全州县| 于田县| 上思县| 庆云县| 孟州市| 雷波县| 青海省| 江门市| 晋中市| 东方市| 黄龙县| 奈曼旗| 宜阳县| 兖州市| 乌鲁木齐县| 宁国市| 汶川县| 怀来县| 留坝县| 盐津县| 化州市| 河源市| 河西区| 陵川县| 遵义市| 区。| 潮州市| 连云港市| 新兴县| 霍邱县| 康马县|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