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972字
- 2020-10-20 18:44:24
三、單項選擇題
1.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大于國民生產總值,說明該國公民從外國取得的收入( )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答案】B
【解析】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本國公民從國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外國公民從本國得到的要素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大于國民生產總值,說明本國公民從國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國公民從本國得到的要素收入。
2.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計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
A.政府購買物品的支出
B.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
C.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加上政府轉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員的薪金和政府轉移支付
【答案】B
【解析】在宏觀經濟中,政府支出分為對物品和勞務的購買與轉移支付兩部分。政府購買是指政府為了滿足政府活動的需要而進行的對物品與勞務的購買,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換取物品與勞務為目的的支出。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支出并不等同于政府購買,政府支出除了政府購買外還包括轉移支付。其中政府購買計入GDP,而政府轉移支付表示的是收入的轉移,不計入GDP。
3.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凈值統計數字中,投資包括( )。
A.通過政府部門生產的任何耐用產品,如一條新公路
B.購買任何一種新發行的普通股
C.年終與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貨量
D.消費者購買的但到年終并沒完全消費掉的任何商品
【答案】C
【解析】投資是一定時期內增加到資本存量中的資本流量,包括房屋建筑、機器制造,以及企業存貨的增加。A項,屬于政府購買;B項,不計入投資部分;D項,是否屬于投資取決于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的性質。像房子等耐用品,則應計入投資;像食品等快速消費品,則不計入投資。
4.下列哪一項將不計入當年的GDP?( )
A.當年整修過的古董汽車所增加的價值
B.一輛新汽車的價值
C.一輛二手汽車按其價值銷售的價格
D.一臺磨損的高爾夫球清潔機器的替換品
【答案】C
【解析】二手汽車由于其本身即是二手貨,不應計入當年的GDP。A項,古董汽車雖然屬于二手貨,但由于當年發生了整修服務而增加的價值是整修服務的價值體現,應計入當年的GDP;B項,新汽車是當年生產的產品,自然計入GDP;D項,高爾夫球清潔機器是二手貨,但其替換品卻屬于今年生產的新產品,需計入GDP。
5.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凈值統計數字里,一個負的總投資數字( )。
A.絕不會出現
B.如果廠房和設備的折舊總額足夠大,就會出現
C.如果在那年內沒有生產任何廠房和設備,就會自然出現
D.會由于那年內的存貨縮減量足夠大而產生
【答案】D
【解析】由于企業對廠房以及機器設備的投資不能為負,因此如果總投資出現負數,那只能由存貨的大量減少所引起。若考慮凈投資為負的情況,則廠房設備的折舊足夠大時也能導致凈投資為負。
6.已知某國的資本品存量在年初為500億元,它在本年度生產了125億元的資本品,資本消耗折舊是100億元,則該國在本年度的總投資和凈投資分別是( )。
A.125億元和25億元
B.625億元和525億元
C.125億元和100億元
D.35億元和400億元
【答案】A
【解析】總投資是沒有將折舊去除的投資總額,而凈投資則是剔除折舊部分的投資。因此該國的總投資為本年度生產的125億元,凈投資則為(億元)。
7.下面不屬于國民收入部分的是( )。
A.租金收入
B.福利支付
C.工資
D.利息凈額
【答案】B
【解析】按收入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是要素報酬(租金、工資、利息、利潤之和)加上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和折舊。而國民收入具國內生產總值扣除折舊和間接稅后加企業轉移支付,加政府補助金。因此,國民收入應該是要素報酬的總和,而福利不是要素收入。
8.國內生產總值表示一定時期內的某一國家或地區經濟的( )的市場價值。
A.所有經濟交易
B.所有市場交換的最終物品和勞務
C.所有物品與勞務
D.生產的所有最終物品和勞務
【答案】D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GDP)指在一定時期內經濟中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物品和勞務的價值。對GDP定義的理解必須把握以下五個要點:①它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可用貨幣衡量;②計算的是最終產品,不包括中間產品;③它計算一定時期生產的而非售賣掉的產品,存貨被看作自己買下的存貨投資;④GDP為地域概念,GNP為國民概念;⑤它是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地下經濟則不算在其中。
9.如果A國經濟在2012年(基期)的GDP為2000億元,如果在2013年GDP折算指數等于2,而實際GDP增加50%,那么2011年的名義GDP等于( )。
A.8000億元
B.7000億元
C.6000億元
D.5000億元
【答案】C
【解析】2013年的實際GDP為(億元),所以名義GDP=實際GDP×GDP折算指數,即為:
(億元)。
10.已知消費為60億元,投資為10億元,間接稅為10億元,政府的物品和勞務支出額為15億元,凈出口為2億元,則( )。
A.NDP=87億元
B.GNP=87億元
C.NDP=50億元
D.無法確定GNP
【答案】D
【解析】根據支出法核算方法可得,(億元)。
(國外支付凈額),因為題干未提供NFP數據,所以GNP無法確定。NFP(生產要素國外支付凈額)即是指本國要素在世界其他國家獲得的收入減去外國要素在本國獲得的收入。此外,題目沒有給出經濟的資本折舊,因此國民生產凈值也是無法確定的。
11.下列行為中,屬于經濟學上的投資的是( )。
A.某廠因產品滯銷而導致的存貨增加
B.鄰居為孩子讀書而購買的教育基金
C.小李向房東租的房子
D.小王在二級市場上購買的聯想股票
【答案】A
【解析】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是一定時期內增加到資本存量中的資本流量,因此它并不包括僅僅在不同個人之間重新配置資產時發生的購買,投資是創造新資本。A項屬于存貨投資;BD兩項都屬于個人生活投資,不屬于經濟學上的投資;C項屬于社會消費。
12.假定某國2010年和2013年的名義GNP分別為1200億元和2000億元,GDP折算指數分別為1.0和1.5。可推論2010年和2013年相比,( )。
A.名義GDP上升33%
B.實際GDP不變
C.實際GDP上升11%左右
D.實際GDP下降
【答案】C
【解析】2013年的名義GDP比2010年上升。根據名義GDP和實際GDP的關系,2010年和2013年實際GDP分別為
、
,2013年實際GDP比2010年上升
。
13.在一個由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的部門構成的四部門經濟中,GDP是( )的總和。
A.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
B.消費、凈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
C.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和總出口
D.工資、地租、利息、利潤和折舊
【答案】A
【解析】四部門經濟是包括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四個部門的經濟,四部門經濟中GDP等于消費、投資、政府購買與凈出口之和。在計算GDP時提到的投資,指的是總投資。
14.如果個人收入等于57美元,而個人所得稅等于9美元,消費等于43美元,利息支付總額為1美元,個人儲蓄為4美元,個人可支配收入則等于( )。
A.50美元
B.48美元
C.47美元
D.40美元
【答案】B
【解析】個人可支配收入的計算公式為DPI=PI-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為57美元,個人所得稅為9美元,因此個人可支配收入為48美元。利息支付總額與消費支出對個人可支配收入均沒有影響。
15.假設A公司為B公司提供咨詢服務,雙方約定的報酬為20萬元,事后B公司為A公司提供價值10萬元的電腦抵消了部分款項,再用價值6萬元的售后服務抵消了余下的部分款項,最后只支付4萬元現金給A公司。此種情況下,GDP增量為( )。
A.20萬元
B.4萬元
C.40萬元
D.36萬元
【答案】D
【解析】因為GDP計算的是生產的最終物品和勞務的價值,現在A、B兩公司所生產的物品和勞務價值分別為20萬元和16萬元,合計為36萬元,即為GDP增量。至于雙方抵消16萬元,只支付4萬元現金,那只是支付方式,與GDP計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