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高清視頻講解】
- 圣才電子書
- 17字
- 2020-10-13 18:10:01
第14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14.1 復習筆記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關系如下:產品市場總產出增加,貨幣需求增加,如果貨幣供給不變,利率上升,進而影響投資支出。凱恩斯經濟學的重要特征就是認為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不是相互獨立的,即貨幣對經濟非中性。
一、投資的決定
經濟學中所講的投資,是指資本的形成,即社會實際資本的增加,包括廠房、設備和存貨的增加,新住宅的建設等,其中主要是廠房、設備的增加。購買證券、土地和其他財產等只能視為資產權的轉移。決定投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實際利率水平、預期收益率和投資風險等。
1.實際利率與投資
在決定投資量的諸因素中,實際利率是首要因素。實際利率大致上等于名義利率減通貨膨脹率。在投資的預期利潤率既定時,企業是否進行投資,首先就決定于實際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時,投資需求量就會減少;利率下降時,投資需求量就會增加。總之,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投資與利率之間的這種反方向變動關系稱為投資函數,可寫作:。
2.資本邊際效率
資本邊際效率()是一種貼現率,這種貼現率正好使一項資本物品的使用期內各預期收益的現值之和等于這項資本品的供給價格或者重置成本。
如果資本邊際效率大于市場利率,則此投資就值得;否則,就不值得。
3.投資函數
投資函數表示投資與利率之間的反方向變動關系,其表達式為,其中
為自發性投資量(又稱自主投資,即利率即使為零時也能有的投資量),
表示投資量對利率的敏感程度,
表示引致投資。
二、曲線
產品市場的均衡是指產品市場上總供給與總需求相等的情況。曲線是一條反映利率和收入間相互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上任何一點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投資和儲蓄都是相等的,即
,從而產品市場是均衡的。
1.曲線的推導
(1)兩部門經濟中的曲線
或
(2)三部門經濟中的曲線
或
可見,均衡國民收入與利率間存在反方向變化的關系。以為縱軸,
為橫軸所畫出的
曲線是由左向右下傾斜的,如圖14-1所示。
圖14-1 曲線
2.曲線的斜率
(1)兩部門經濟
根據,可見
,所以
曲線的斜率為負,
和
之間具有反向關系,斜率既取決于
,也取決于
。
①是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它表示利率變動一定幅度時投資變動的程度,如果
的值較大,即投資對于利率變化比較敏感,
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就較小,即
曲線較平緩。
②是邊際消費傾向,如果
較大,
曲線斜率的絕對值也會較小,這是因為,
較大,意味著支出乘數較大,從而當利率變動引起投資變動時,收入會以較大幅度變動,因而
曲線就較平緩。
(2)三部門經濟
根據,可見
,
曲線的斜率不僅取決于
,而且受
的影響。
表示邊際稅率,即增加的稅收在增加的收入中的比率。當
和
一定時,稅率
越小,
曲線越平緩;
越大,
曲線越陡峭。這是因為在邊際消費傾向一定時,稅率越小,乘數會越大;稅率越大,乘數會越小。
影響曲線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資對利率的敏感度,原因是邊際消費傾向比較穩定,稅率也不會輕易變動。
3.曲線的移動
(1)兩部門經濟
投資函數或儲蓄函數變動,都會使曲線變動。
當投資需求增加,曲線將向右平移,反之,則向左平移,移動的距離和投資乘數有關:
。
當儲蓄意愿增加,即用于投資的資本減少,曲線將向左平移,反之,則向右平移。
(2)三部門經濟
增加政府購買性支出,其作用相當于增加投資支出,因此,會使曲線向右平行移動,反之,則向左平移。移動的距離和政府購買支出乘數有關:
。
當政府增加稅收時,企業用于投資的資本減少,曲線將向左平移,反之,則向右平移。移動的距離和稅收乘數有關:
。
三、利率的決定
凱恩斯認為:利率不是由儲蓄與投資決定的,而是由貨幣的供給量和對貨幣的需求量所決定的。貨幣的實際供給量(用表示)一般由國家加以控制,是一個外生變量,因此,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貨幣的需求。
1.流動性偏好與貨幣需求動機
對貨幣的需求,又稱“流動性偏好”,是指由于貨幣具有使用上的靈活性,人們寧肯犧牲利息收入而儲存不生息的貨幣來保持財富的心理傾向。
貨幣需求動機分為以下三種:
(1)交易動機
交易動機是指個人和企業為了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而持有貨幣的動機。出于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量主要取決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數量越大,所交換的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越高,從而為應付日常開支所需的貨幣量就越大。
(2)謹慎動機(預防性動機)
謹慎動機是指為預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如個人或企業為應付事故、失業、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數量貨幣。從全社會來看,這一貨幣需求量大體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數。
如果用表示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所產生的全部實際貨幣需求量,用
表示實際收入,則這種貨幣需求量和收入的關系可表示為:
。
(3)投機動機
投機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抓住有利的購買有價證券的機會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投機動機所產生的貨幣需求量與利率成反比,其關系可以表示為:。
2.貨幣需求函數
對貨幣的總需求是人們對貨幣的交易需求、預防需求和投機需求的總和。對貨幣的總需求函數可描述為:
式中的、
和
都是代表對貨幣的實際需求,即具有不變購買力的實際貨幣需求量。
如用、
和
依次代表名義貨幣量、實際貨幣量和價格指數,則:
或
。
由于僅代表對貨幣的實際需求量或者說需要的實際貨幣量,因此,名義貨幣需求函數還應是實際貨幣需求函數乘以價格指數,即:
。
3.流動偏好陷阱
當利率極低,人們會認為這時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說有價證券市場價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會跌落,人們不管有多少貨幣都愿意持有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貨幣供應量,也不會使利率下降,這種情況被稱為“凱恩斯陷阱”或“流動偏好陷阱”。
如圖14-2所示,貨幣需求函數起初向右下方傾斜,表示貨幣的貨幣需求量隨利率下降而增加,最后為水平狀,表示“流動偏好陷阱”。
圖14-2 貨幣需求函數
4.貨幣供求均衡和利率的決定
(1)貨幣供給量
狹義的貨幣供給硬幣+紙幣+銀行活期存款;
廣義的貨幣供給+定期存款;
更廣義的貨幣供給個人和企業所持有的政府債券等流動資產(貨幣近似物)。
貨幣供給是一個存量概念,它是一個國家在某一時點上所保持的不屬于政府和銀行所有的硬幣、紙幣和銀行存款的總和。貨幣供給量是由國家用貨幣政策來調節的,因而是一個外生變量,其大小與利率高低無關,因此貨幣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
(2)貨幣供求均衡
當貨幣供給等于貨幣需求時,貨幣市場達到均衡狀態,此時的利率為均衡利率。如圖14-3所示,貨幣供給曲線()和貨幣需求曲線(
)相交的點(
)決定了利率的均衡水平(
)。
圖14-3 貨幣供給和需求的均衡
(3)利率的調整
貨幣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會變動,二者的變動都會引起均衡利率的變動。如圖14-4所示,若貨幣供給不變,貨幣需求曲線從移到
時,均衡利率就會從
上升到
;若貨幣需求不變,貨幣供給曲線從
右移到
時,均衡利率則會從
下降到
。如果貨幣需求和供給同時變動時,利率就會受到二者的共同影響,在移動后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交點上達到均衡。
圖14-4 貨幣需求和供給曲線的變動
四、曲線
1.曲線的含義及其推導
曲線是描述滿足貨幣市場均衡條件(貨幣需求等于貨幣供給)的利率與收入關系的曲線。假定
代表實際貨幣供給量,
代表名義貨幣供給量,
代表物價水平,貨幣市場均衡條件為:
,推導出
曲線的表達式
。以
為橫軸,
為縱軸所畫的
曲線是由左下向右上傾斜的,如圖14-5所示。
曲線上任一點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都是相等的,亦即貨幣市場是均衡的。
圖14-5 曲線
2.曲線的斜率
由可看出
曲線的斜率為
。
曲線斜率的大小取決于以下兩個因素:
(1)貨幣需求對收入的敏感系數。
一定時,
越大,
曲線的斜率越大,
曲線越陡峭。
(2)貨幣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系數。
一定時,
越大,
曲線的斜率越小,
曲線越平緩。
一般情況下,曲線斜率為正值,
曲線由左下向右上傾斜,這一區域稱為中間區域。當利率下降到很低時,貨幣投機需求將成為無限,即
為無窮大,
曲線斜率為零,
曲線成為一水平線,這一區域稱為凱恩斯區域。當貨幣的投機需求為零,即
為零時,
的斜率為無窮大,
曲線為豎直線,此時被稱為古典區域。如圖14-6所示。
圖14-6 曲線的三個區域
3.曲線的移動
由曲線表達式
可看出,引起
曲線移動的因素是:
(1)名義貨幣供給量變動。在價格水平不變時,
增加,
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反之,
曲線向左上方移動。
(2)價格水平的變動。價格水平上升,實際貨幣供給量
就變小,
曲線就向左上方移動;反之,
曲線就向右下方移動,利率就下降,收入就增加。
五、分析
1.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在曲線上,有一系列使產品市場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組合點;在
曲線上,有一系列使貨幣市場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組合點。
曲線與
曲線交于一點,在該點上,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其數值可通過解
與
的聯立方程得到。
2.兩個市場的失衡及調整
當收入與利率組合點位于曲線左下方,投資大于儲蓄,即
,有超額產品需求,從而導致收入上升,組合點右移;當收入與利率組合點位于
曲線右上方,
,有超額產品供給,從而導致收入下降,組合點會左移。當收入與利率組合點位于
曲線左上方時,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即
,有超額貨幣供給,從而導致利率下降,提高貨幣需求,組合點會下移;當收入與利率組合點位于
曲線右下方時,
,有超額貨幣需求,從而導致利率上升,抑制貨幣需求,組合點會上升。這四種調整使不均衡組合點最終趨向均衡利率與均衡收入。上述各種情況如圖14-7和表14-1所示。
圖14-7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表14-1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非均衡
3.兩個市場一般均衡的調整
當曲線和
曲線移動時,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都會發生變動,并由新的
曲線和
曲線的交點決定。
六、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如圖14-8所示。
圖14-8 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1)國民收入決定于消費和投資。
(2)消費由消費傾向和收入決定。
(3)消費傾向比較穩定。
(4)投資由利率和資本邊際效率決定,投資與利率成反方向變動關系,與資本邊際效率成正方向變動關系。
(5)利率決定于流動偏好與貨幣數量。
(6)資本邊際效率由預期收益和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或者說重置成本決定。
凱恩斯經濟理論的要點還可以用表示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數學模型來表示。
① 儲蓄函數
② 投資函數
③ 產品市場均衡條件
④ 貨幣需求函數
⑤ 貨幣供給函數
⑥ 貨幣市場均衡條件
根據①、②、③可求得曲線。例如,設
,
,則
時,得
曲線為:
或
根據④、⑤、⑥可求得曲線。例如
、
為已知,且
,
,則
時,得
曲線為:
或
或
或
求解和
的聯立方程,即可求得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利率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