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 將軍夫人來種田
- 阿陶
- 2268字
- 2020-01-05 07:58:00
這不太好吧?趙隱之覺得好像不太適合,可看著蘇白閃亮亮的眼睛,拒絕的話又說不出口!
“那好。”趙隱之猶豫一下就答應了。
蘇白立馬趕緊跑去讓人把招牌換了下來,弄個新的上來,還把筆墨紙硯都準備好了,速度之快,生怕趙隱之反悔似的。
一切準備就緒,趙隱之端坐于案前,面前除了早就備好的筆墨紙硯,還有瞪大眼睛像是在看猴似的蘇白。
“蘇姑娘,我要寫什么字?還是喜來面館嗎?”趙隱之低聲問道。
“要不就叫狀元面館吧?這名字挺好的!”蘇白不假思索地說。
“丫頭!你就別為難人家了,該寫什么就寫什么罷了。”吳文俊看不過眼了就道。
……蘇白,好吧。
“那……趙大哥你重新寫個‘喜來面館’上去吧,然后右下方加個小小的你的題字就好!”蘇白道。
“好。”趙隱之將手中筆沾染了些許墨汁收了收寬大的擺袖。
此時蘇白正瞪大了眼睛看得聚精回神,眼都不眨一下!
只覺得稀奇哎!
這狀元的字應該會很好看。
“咳咳……”一旁回過神來的吳文俊輕咳倆聲,想提醒蘇白注意一點,這樣看著人多不……矜持啊。
可蘇白這一刻壓根就忘記有他這么個人了,只殷勤地問人家趙隱之,“趙大哥,渴不渴呀?要不要喝個茶潤潤嗓子再寫?”
潤什么嗓什么子什么!吳文俊差點沒心機梗塞!這廝又不是用喉嚨寫字!
而且這才認識多久!就改口叫趙大哥了!沒見你對我有那么殷勤,吳文俊真的是一口老血憋著。
“不用……謝謝!”趙隱之尷尬地道,只能提起筆,掩飾內心的稍許不自然,漸漸的心情平靜,從容書寫。
喜來面館四個打字緩慢展開來,字體剛勁有力,猶如行云流水般,筆酣墨飽,酣暢渾厚!蘇白簡直想拍手稱贊,這字絕了!
狀元的字就是不一樣,她得裱起來,以供后人瞻仰才行。
趙隱之最后在招牌的背面蓋上了自己的印章,證明這是他所作的一副字。
蘇白自然是前恩萬謝,恨不得留他吃晚飯!
在趙隱之細細詢問一番有關算術的問題之后,蘇白也耐心地有一點點講解清楚了,直到結束,趙隱之茶還沒來得及喝過一口,吳文俊就‘迫不及待’地打斷他們了。
“時間不早了!丫頭,我們先回去了,下次再會!”
“好吧,那下次再會。”蘇白不舍的模樣與他們作告別,又問趙隱之到時如何去尋他,趙隱之只說到時候一找吳文俊,他很快就來了,然后就被吳文俊拉著離去了。
吳文俊回去的路途中,臉黑黑的,想著這死丫頭,一沒啥事了就把他當隱形人了,當真心塞。想起她對好友一副殷勤的模樣,吳文俊連趙隱之都嫌棄,不就幾個字嘛,好看能當飯吃嗎?
他雖然書法不說很好!但他的字也不錯的啊。
死丫頭當真是沒良心。
而沒良心的死丫頭蘇白卻一轉身,又歡歡喜喜拿銅板找人好好把招牌都給裱起來了,她要早早把招牌給掛上去,讓大家看看她這面館。
歡喜地一出門口,蘇白笑著和顧氏說了倆句話,顧氏知道趙隱之是狀元的時候表示很驚訝,說怪不得那一身氣質也不凡。
蘇白笑,轉頭間,好像突然看見了陶淵明的身影,頓時揉了揉眼,這是她眼花了嗎?!
再定眼一看,那身形和氣質,加上那一臉黑黝黝的胡子,不是大叔是誰!
“奇怪!大叔傷好了么……”蘇白嘟囔道。
“什么?”顧氏一時沒聽清。
““沒事,娘親,你先去忙吧,我出去瞧瞧,很快就回來。”蘇白說完也不待顧氏反應,就自顧跑了。
她得去看看大叔要干啥,怎么突然出來了。
蘇白一直循著他的蹤跡走,可是這個時候剛打完散工結伴而回的人也不少,在人群中,陶淵明的身影就顯得隱隱約約的快要消失一樣,蘇白有點著急。
好不容易跟著來到一個巷子里了,才一眨眼的功夫,人居然就憑空不見了?!
明明就快要追上了。
蘇白懊惱地抓了抓頭,在巷門口的棗樹下懷疑人生,是她腿太短了?眼看著人就在前面都能跟丟,真是的!
蘇白在附近又轉了一圈,看著附近都沒有什么人,巷子又長又狹窄,還是沒敢進去,灰溜溜地回去了。
算了,下次回杏花村再問問大叔吧。看他今天是不是來這了。
她們也得確好幾天都沒回去杏花村了。
在蘇白若有所思地轉身離去后,陶淵明才從樹后面緩緩走出來,看著她走遠,才一個閃身進入深邃的巷子內。
來到一間低矮的民房前,陶淵明輕輕在右邊敲了四下厚實的木門,發出沉悶的聲響了,里面傳來一聲“請進”。
是個沙啞的男聲。
“來了,坐吧。”陳赫章一身粗布灰袍坐在小院石桌前,抬手熟練地泡制了一壺清茶,看著雖已不復前些日子月朗風清意氣風發的模樣,但一身儒雅的氣質猶在,如今面色淡然,眉宇間都多了一分開朗。
這樣也好。
陶淵明自然而然地端坐于他對面,接過他手中的熱茶,道了一聲謝,又問道,“這幾天還適應嗎?傷嚴不嚴重?”
“還好,”陳赫章笑了一下,“多謝關心,如今我雖不再是從前那般義氣風發、鮮衣怒馬的狀元郎,也不是儒雅風流、令人追崇的陳夫子了,但這樣平凡無事的悠閑日子,過起來,似乎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那就好!”陶淵明點點頭。
“稍等一下,”陳赫章想到了什么,起身回屋,去了復返時手里拿著倆三本賬本,親手交到陶淵明手中。
“這是二皇子名下幾位官吏私下貪污受賄的罪證,還有丞相包庇貪污官員,并且自己貪婪扣下總共十萬兩軍餉的記錄,或許對你有些幫助!”
“好,多謝!”陶淵明接過,鄭重地道謝。
“不用謝,若真能扳倒二皇子,也算是為民除害了!當年老將軍英勇帶領五萬精兵對抗柔國外敵十五萬人馬,殺到長沙關緊要地帶,要不是丞相那老不死的賊人貪下那十萬軍餉和外敵離應外合!也不至于讓我軍到糧草竭盡,感染虐疾的地步,以至于最后長沙一關也沒收復!”說起這個,陳赫章也是痛恨不已吃。
當年的老將軍已逝,忠義之士走的走散的散,如今朝廷又腐敗不堪,賊人如此猖狂,怎能讓人不痛恨?只希望,老將軍的唯一的后人,他的孫子陶淵明能夠早日將狗賊抓獲!以振我齊國之氣。
“陳夫子您放心,我會的!”陶淵明將賬本記錄收納好,沉穩而堅定地道。
當年的那些人,一個都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