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醫院的考校
- 醫療系養成系統
- 我吃豬腰子
- 2041字
- 2019-11-30 19:39:44
“你知道我們醫院,三級專家一個月是多少工資?”
趙逢禮賣了個關子,卻見張小天老神自在不接茬,只能自己伸出三根手指。
“三千,一個月只有三千塊,連上補貼之類的報酬,一個月都沒有五千塊?!?
張小天點了點頭,能評上專家的醫生,至少是教授及主任醫生之上了,在一般地方三甲醫院,這種醫生都是鳳毛麟角。
“你知不知道一百萬是什么概念?”
見張小天無動于衷,趙逢禮砍價的策略就像打在了棉花上。
“趙叔,你也就別忽悠我了。要真靠五千塊錢額的工資,能夠留住這么多專家?”
張小天也不是初出茅廬的嫩雛,回扣之類的灰色收入姑且不提。
手術的紅包,科室的獎金也撇開不算。
隨便一個專家,帶一個課題,研究經費可就不是一星半點。
趙逢禮面色尷尬,見張小天不上當,于是稍微坐直了身子,換了一種方式。
“董醫生是一個好大夫,一個好的平臺,更能夠讓他一身醫術得到發揚,我們醫院出于特殊人才引進的考慮,愿意出五萬元,補償回春堂因為董醫生離開造成的影響。”
這是要讓董奉成為自由人,解除董奉與回春堂的勞務合同。
五萬塊,對于自己來說,簡直杯水車薪。
張小天此時,已經沒有退路。
除了湖雅醫院,根本想不到還有那個地方,能夠短時間湊出這么多錢來。
“趙叔,實話跟您說,董大夫并沒有跟我們診所簽什么合同,您要挖他,盡管找人跟他接觸,只要他同意,我們回春堂分文不取,毫不阻攔。”
趙逢禮仔細的看了張小天一眼,卻發現這小子底氣十足,根本不擔心會被墻角一樣。
“小天,二十萬,這是醫院的底線。”
趙逢禮一下把價格提高了四倍。
可張小天還是一個勁的搖頭:“趙叔,一百萬,董醫生所有的日常支出以及工資獎金,三年以內,不需要貴醫院再支出一分錢勞務及獎金之類的支出,由回春堂跟湖雅醫院簽訂勞務派遣協議?!?
三年,平均一年是三十多萬。
平均到一個月也只有兩萬多,如果董奉不同意來湖雅醫院,這個條件也不是不能爭取。
趙逢禮點了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午我們醫院會討論一下,下午給你答復。還有,你需要的醫療場所問題,我們醫院的的一致意見是,不同意!”
趙逢禮的話,張小天也在意料之中。
人,都是有價值的。
但董奉在他們心中,并不值得花這么大的代價去引進。
如果不是趙逢禮極力爭取,加上待診治的老人身份特殊,病情又是十萬火急。
那輪得到回春堂來提條件。
“趙叔,我也退一步,醫療場所的事可以不提,但是董醫生的執業資格在婁星,需要貴醫院幫忙。”
“小事,這點你不用擔心。”
“我還希望貴醫院幫忙尋一處資質完備的診所,由董醫生擔任回春堂星城診所的所有人。”
張小天話一落音,趙逢禮就愣住了。
有湖雅醫院的橄欖枝不要,人家董醫生會去開一個小診所?
更何況帶上回春堂三個字,不用說,老板可能跟董奉沒關系。
“這個診所的事,我們可以幫忙去尋,但是這個費用,可得你們去談。”
趙逢禮想了想,這個條件倒是不為難,加上身處這個行業,消息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趙叔,干脆你們一步到位,資金上,前期你們墊付了,費用從勞務派遣金額里邊扣,我們可以把人才引進的時間延長。”
張小天是一分錢都不想出,全靠賣老董得實惠。
趙逢禮頭又開始隱隱作痛,擺了擺手,讓張小天下午等消息。
中午潦草的在醫院的食堂對付了一頓,張小天決定在住院部下邊的小花園里曬曬太陽。
難得今天出太陽,小花園里已經擠的黑壓壓的一片。
全是住院部的病患,頗有些火車站趕春運的味道。
張小天尋了一圈,也沒有尋到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
手機嗡嗡作響。
“小天,醫院想見一見董醫生,你安排一下。
來電話的是趙逢禮。
“行,趙叔,你定地方?!?
“過半個小時,帶董醫生來我辦公室吧?!?
掛了電話,張小天只能把董奉叫出來。
人家醫院也不是趙逢禮說了算,就憑借老趙的一面之詞,就花巨資引進來,怎么想,也不現實。
沒有耽擱,趙小天只得帶著董奉,乘了電梯,到了醫院的行政區,找到了趙逢禮的辦公室。
“董醫生,小天,你們來了!”
門開,對待董奉,趙逢禮的熱情可就多太多了。
珍而重之的從柜子里,取出自己都舍不得多喝幾口的茶葉。
坐下后,趙逢禮才說道:“小天醫生,醫院已經原則上同意了你提出來的條件,醫療場所就用我們醫院的老康復科?!?
張小天并沒有喜出望外,一句原則上同意,就說明里邊還有變數。
果不其然,趙逢禮又接著說道:“院里幾個領導想看看董醫生的水平,下午可能會有考校,應該不會太難,走個過場。沒問題吧?!?
如果只是考校的話,問題不大,只要不上診,董奉都能應付。
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董奉除了進門與趙逢禮點了點頭,全程都沒有說話,一副全憑張小天做主的模樣,讓趙逢禮頗為嫉妒。
三點,會議室。
圓形環桌前。
張小天與董奉坐在一側。
正對面一共是五個人。
三人正裝打扮,另外兩人穿著白大褂。
趙逢禮正是其中之一。
五個人面前都擺著一個份薄薄的資料,最左邊的正裝男子,那些一個黑色的記事本,準備做會議記錄。
此時,趙逢禮目不斜視,不茍言笑。
“你好,董先生,張先生。因為病人情況緊急,我們對這次人才引進流程,也做了特殊的精簡,不過必要的學術水平還是需要考校的,這不但是為了醫院負責,更是為了病人負責,希望你能理解?!?
湖雅醫院方率先出聲,說話的是一個偏顯年輕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