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4 多段線

多段線是一種由線段和圓弧組合而成的、不同線寬的多線,這種線由于其組合形式的多樣和線寬的不同,彌補了直線或圓弧功能的不足,適合繪制各種復雜的圖形輪廓,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4.1 繪制多段線

執行多段線命令,主要有如下4種調用方法:

在命令行中輸入“PLINE”或“PL”命令。

選擇菜單欄中的“格式/多段線”命令。

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多段線”按鈕

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多段線”按鈕

執行上述命令后,根據系統提示指定多段線的起點和下一個點。此時,命令行提示中各選項含義如下。

圓弧(A):將繪制直線的方式轉變為繪制圓弧的方式,這種繪制圓弧的方法與用ARC命令繪制圓弧的方法類似。

半寬(H):用于指定多段線的半寬值,AutoCAD將提示輸入多段線的起點半寬值與終點半寬值。

長度(L):定義下一條多段線的長度,AutoCAD將按照上一條直線的方向繪制這一條多段線。如果上一段是圓弧,則將繪制與此圓弧相切的直線。

寬度(W):設置多段線的寬度值。

3.4.2 編輯多段線

執行編輯多段線命令,主要有如下5種調用方法:

在命令行中輸入“PEDIT”或“PE”命令。

選擇菜單欄中的“修改/對象/多段線”命令。

單擊“修改II”工具欄中的“編輯多段線”按鈕

選擇要編輯的多線段,在繪圖區右擊,從打開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多段線編輯”命令。

單擊“默認”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編輯多段線”按鈕

執行上述命令后,根據系統提示選擇一條要編輯的多段線或選擇其他選項。此時,命令行提示中各選項含義如下。

合并(J):以選中的多段線為主體,合并其他直線段、圓弧或多段線,使其成為一條多段線。能合并的條件是各段線的端點首尾相連,如圖3-26所示。

圖3-26 合并多段線

寬度(W):修改整條多段線的線寬,使其具有同一線寬,如圖3-27所示。

圖3-27 修改整條多段線的線寬

編輯頂點(E):選擇該項后,在多段線起點處出現一個斜的十字叉“×”,或選擇“[下一個(N)/上一個(P)/打斷(B)/插入(I)/移動(M)/重生成(R)/拉直(S)/切向(T)/寬度(W)/退出(X)] <N>:”中選項,這些選項允許用戶進行移動、插入頂點和修改任意兩點間的線的線寬等操作。

擬合(F):從指定的多段線生成由光滑圓弧連接而成的圓弧擬合曲線,該曲線經過多段線的各頂點,如圖3-28所示。

圖3-28 生成圓弧擬合曲線

樣條曲線(S):以指定的多段線的各頂點作為控制點生成B樣條曲線,如圖3-29所示。

圖3-29 生成B樣條曲線

非曲線化(D):用直線代替指定的多段線中的圓弧。對于選擇“擬合(F)”選項或“樣條曲線(S)”選項后生成的圓弧擬合曲線或樣條曲線,刪去其生成曲線時新插入的頂點,則恢復成由直線段組成的多段線。

線型生成(L):當多段線的線型為點劃線時,控制多段線的線型生成方式開關。選擇此項,系統提示“輸入多段線線型生成選項 [開(ON)/關(OFF)] <關>:”,選擇ON時,將在每個頂點處允許以短劃開始或結束生成線型;選擇OFF時,將在每個頂點處允許以長劃開始或結束生成線型,如圖3-30所示。“線型生成”不能用于包含帶變寬的線段的多段線。

圖3-30 控制多段線的線型(線型為點劃線時)

反轉(R):反轉多段線頂點的順序。使用此選項可反轉使用包含文字線型的對象的方向。例如,根據多段線的創建方向,線型中的文字可能會倒置顯示。

3.4.3 實戰——繪制水下線路符號

本實例利用多段線和直線命令繪制水下線路符號,繪制流程如圖3-31所示。

圖3-31 繪制水下線路符號流程圖

操作步驟如下:(:光盤\配套視頻\第3章\繪制水下線路符號.avi)

(1)繪制多段線。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多段線”按鈕,繪制兩段連續的圓弧。

①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起點:”后指定多段線的起點。

②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個點或 [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后輸入“A”。

③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或[角度(A)/圓心(CE)/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寬度(W)]:”后輸入“A”。

④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夾角:”后輸入“-180”。

⑤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圓心(CE)/半徑(R)]:”后輸入“R”。

⑥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半徑:”后輸入“100”。

⑦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后輸入“180”。

⑧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寬度(W)]:”后輸入“A”。

⑨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夾角:”后輸入“-180”。

⑩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后輸入“R”。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半徑:”后輸入“100”。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90>:”后輸入“-180”。

結果如圖3-32所示。

圖3-32 繪制兩段圓弧

(2)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在圓弧下方繪制一條水平直線,結果如圖3-33所示。

圖3-33 水下線路符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靖州| 武胜县| 永善县| 连江县| 商洛市| 黑山县| 长寿区| 承德县| 兰溪市| 古丈县| 五家渠市| 刚察县| 东山县| 株洲市| 平昌县| 麻栗坡县| 关岭| 平安县| 博白县| 富平县| 大新县| 虹口区| 时尚| 托克逊县| 邹平县| 喀喇沁旗| 龙游县| 安多县| 南平市| 额敏县| 奈曼旗| 白水县| 恩平市| 吉林省| 雅江县| 呼和浩特市| 蓬安县| 江山市| 龙游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