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道隣法政文集 (漢語法學(xué)文叢)
- 徐道隣
- 361字
- 2020-11-28 22:48:06
唐律的編制
唐高祖(618—626)命裴寂等以開皇律為準(zhǔn),撰定律令,于武德七年(624)奏上,是為武德律。太宗即位后,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更加厘改,定律五百條,分為十二卷(637?),是為貞觀律。高宗永徽二年(651),長孫無忌、李勣等奏上新撰律十二卷,是為永徽律。三年(652)五月,以“律學(xué)未有定疏”,廣召解律人,條義疏奏聞,于是長孫無忌、李勣、于志寧褚遂良等十九人,撰“律疏”三十卷奏上,四年(653)十月,頒于天下,計分名例、衛(wèi)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等十二篇,共三十卷。后人以疏文皆以“議曰”二字開始,誤稱之為《唐律疏議》。現(xiàn)傳的律疏,其文字中之地名官號及城門名稱,曾經(jīng)各依照著開元(713—741)年間的制度竄改(Interpolation),以致有人認(rèn)為此乃《開元律》,而非《永徽律》。實則這個說法,既缺乏充分的理,也沒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