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水平測度緒論

1.1 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水平測度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然而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依靠資源、資金、廉價勞動力的高投入,所推動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長方式造成了諸多弊端,如經濟效益低、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嚴重等(李克軍,2004)。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新時代背景下,面對知識經濟、信息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我國適時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調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對實現工業化目標提出的重大方針。我們要全面認識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豐富內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與傳統工業化方式相比,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新”在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術和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在工業化的推進過程中實現信息化。二是“新”在正確認識經濟發展、人口控制、資源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將工業化納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來取代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建設”的老工業化道路。三是“新”在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優勢。我國人口總量大,就業競爭激烈,但絕不能效仿發達國家以犧牲就業來實現工業化(王玉珍,2004)。

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為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了機遇。知識是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知識經濟區別于資源經濟,它不以大量的物質資源為基礎,而是通過不斷創新知識和對知識的廣泛應用為主要基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創新、傳播和應用,將成為未來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且取之不盡的資源與動力。知識的社會科學成果,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在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社會效益也很高。知識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使國內資源得到最為充分的合理配置,為其自身發展獲得資金、技術和信息,促進工業化轉變。技術的更替往往為跳躍式發展提供機遇。新型工業化道路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是當代世界科技大發展的必然選擇。結合我國國情及外部國際環境,我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正確、客觀地認識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在實踐中消除工業化進程中的障礙,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

本書的選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即“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水平測度及模式研究”,借鑒國外主要工業化國家的工業化模式,深入研究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與特征,在此基礎上探討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水平測度,并提出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路徑和模式,這一課題的選擇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具有一定的開拓意義。

1.1.2 研究目的

(1)縱觀我國工業發展進程,分析當前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建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全面準確地認識我國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和現實狀況,為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參考。

(2)通過總結國外主要工業化國家的工業化模式,分析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走過的工業化模式對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啟示。

(3)在對國內外工業化發展歷程分析基礎上,深入剖析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內涵、特征,并依據這些內涵和特征構建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測度評價體系,從而對全國及各地區新型工業化發展水平進行實證測算,對各地區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差異性進行比較和分析。

(4)根據以上分析,提出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建設的路徑和模式,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工業化發展之路,豐富工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1.1.3 研究意義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工業化已升至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呈現出一系列不同以往的階段化特征,這就需要我們及時進行總結和歸納,并研究和提出“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推動我國工業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的課題。

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一個重大命題。為了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對什么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及如何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做出科學回答,并提供理論支撐。

在不同的國家新型工業化有不同的發展模式,中國的新型工業化要根據國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簡單模仿西方模式。就工業化本身來看,我國的工業化道路具有一些與西方國家工業化道路不同的特點。為了提高我國推進工業化的速度、提高工業化的質量、避免一般工業化過程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必須超前考慮工業化的“新型”特征和中國特色。

從各國工業化進程來看,工業現代化趕超一直是后發國家發展的主題。歷史上英美法等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歷時都接近甚至超過100年,而日本等后起工業化國家所用時間則基本上少于50年,特別是像韓國、新加坡等亞洲新興國家雖然是在20世紀60年代才起步,卻僅用20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發達國家曾歷經一個世紀的工業化進程。積極發揮創新驅動也就是許多后發國家現代化趕超戰略取得成功,保持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五大發展理念”的基礎上,依靠創新來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進程。

因此,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研究不但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理論支撐,豐富和完善了工業化的理論,而且由于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關系到我國未來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關系到中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關系到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而探索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路徑和模式,并在理論和實踐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江都市| 叶城县| 读书| 土默特右旗| 华蓥市| 四会市| 仁寿县| 太康县| 吉林市| 阿拉善左旗| 黎川县| 高碑店市| 专栏| 万载县| 三门峡市| 高安市| 双柏县| 南汇区| 会宁县| 区。| 衡南县| 胶南市| 旬邑县| 会理县| 南靖县| 陕西省| 伊金霍洛旗| 鱼台县| 松滋市| 安阳市| 渝北区| 莱州市| 绩溪县| 上饶县| 天台县| 洞头县| 治县。| 南充市| 和龙市|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