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輔導班會方案叢書:心理班會課是這樣設計的:24堂成長課的奇跡(小學高段篇)
- 孫晶
- 1214字
- 2020-11-28 17:46:05
序 preface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社會適應能力于每一個社會成員而言均至關重要,國家的持續發展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充分發揮個體潛能,從而幫助學生全面均衡成長。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是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挑戰,對提高廣大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安定團結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使我國呈現了全面迅猛的發展態勢,教育領域也相應發生變革,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教育部成立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委員會,同年8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2002年8月,教育部頒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方向。黨的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塑造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已經成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2012年年底,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為具體的要求和更加科學的指導。
國務院批準成立濱海新區以來,濱海新區的教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濱海新區教育體育委員會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提升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的突破口,“德育與心育融合”的區域發展模式逐漸形成,成為濱海新區的教育品牌項目。新區以實現全區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發展、規范發展和提升發展為目標,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教育體系,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化、科學化、制度化和全員化。新區先后建立濱海新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投資人力物力建設覆蓋全學段的12個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基地校。加強人才引進,培養本土名師,打造高水準心理教師隊伍,2016年5月,成立天津市首個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濱海新區名師工作室孫晶心理工作站”,本套叢書正是心理名師團隊教科研工作的代表成果。
《綱要》明確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利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科學系統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離學生最近的指導者。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心理輔導班會課,將團體心理輔導的理念和技術引入班會課堂,既是廣泛而深入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是增強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最佳舉措。
近年來,在天津市教委的領導下,在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和本領域著名專家的指導和支持下,濱海新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蓬勃開展。本套叢書的出版是濱海新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感謝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編寫教師的辛勤努力,希望本書可以成為提高心理班會課質量、提升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工具。
王延文
天津市濱海新區教育體育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