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輔導班會方案叢書:心理班會課是這樣設計的:24堂成長課的奇跡(小學高段篇)
- 孫晶
- 1429字
- 2020-11-28 17:46:12
三、活動過程
活動1:趣味購物車
【輔導要點】
通過猜價格活動進行熱身,引發學生對消費行為的思考,導入課程主題。
【活動時間】
5分鐘。
(建議指導語:同學們經常自己買東西嗎?是否了解商品的價格呢?下面進行一個“猜價格”的活動,考驗一下各組對商品價格的了解。)
【活動內容】
(1)活動規則:
① 教師呈現商品圖片或者幻燈片,說“開始”后,各組成員要在20秒內給出價格,價格可以精確到角,并寫在固定于板夾的紙上。
② 教師說“出示價格”,各組舉起板夾出示估測價格。
③ 教師給出真實價格,距離實際價格最近的小組得1分,并在黑板記錄。
④ 反復進行若干輪,評選出消費達人組,課后頒發小獎品。
(2)對獲勝組進行采訪:覺得自己獲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教師總結。
【引導要點】
(1)消費是生活中重要的內容。
(2)從小就要培養理性消費、合理消費的理念和能力。
活動2:消費觀察站
【輔導要點】
各組展示廣告,增強學生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思考不合理的消費行為。
【活動時間】
15分鐘。
(建議指導語: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對于消費行為,同學們可能沒有特別關注過,下面的“消費觀察站”會引導你積極思考、認真觀察,幫助你增長消費知識。)
【活動內容】
(1)以小組為單位依次進行1分鐘以內的廣告展示。
(2)在活動記錄單“消費觀察站”欄目中簡單寫出哪組的廣告最好,為什么?
(3)組長快速統計并匯報選擇結果,匯總選出最佳廣告創意,課后頒發小獎品。
(4)小組討論,組長記錄在活動記錄單中。
① 哪些因素影響一個人的消費行為?
② 為什么要學習做一個聰明而理性的消費者?
(5)教師總結。
【引導要點】
(1)廣告對消費的影響很大,通過明星效應、幽默元素、音樂等途徑來吸引消費者,甚至購買非必需的商品。
(2)除廣告外,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
① 攀比:買一個比某某同學更好的。
② 從眾:大家都買或者是現在很流行,我也要買。
③ 炫耀:要買就得買名牌或者是新奇的,大家都沒有的。
④ 情緒:在情緒的影響下很可能導致盲目消費,比如有的人心情不好會亂買東西。
(3)仔細思考商品對自己的意義,做理智的決定,避免沖動消費。
(4)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也是個人素養的一部分,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從小培養。
活動3:慧眼識商品
【輔導要點】
了解購物過程中所應該關注的商品信息,初步樹立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時間】
15分鐘。
(建議指導語:做一名聰明的消費者,不僅要管理好錢包,理智消費,還要在購物過程中選出健康質優、價格合理的商品。)
【活動內容】
(1)每個小組發放2~3樣商品。
(2)小組討論并甄別哪些商品可以購買并放心食用或使用,哪些要謹慎選擇,并說明原因。
(3)各組匯報甄別結果和原因。
(4)教師公布哪些商品是質量信得過的,在保質期之內的。
(5)組長組織小組討論:
① 購物時需要關注的商品信息有哪些?
② 如何保障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6)班內分享,教師總結。
【引導要點】
(1)“三無”產品:即無質量檢驗合格證的產品;無產品名稱及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的產品;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
(2)最好去有信譽的商店,購物時要仔細查看商品質量。
(3)購買商品時有權向商家索要發票,有售后保障的商品要查看維修單。
(4)網絡購物風險值更高。
(5)多向成年人請教購買常識,從小積累有益的關于消費甚至經濟學方面的知識。
活動4:總結與延伸
【活動時間】
5分鐘。
【活動內容】
(1)自由發言:談談自己從這堂班會課中學到了什么。
(2)課后延伸:想想自己在“做聰明的消費者”方面存在哪些欠缺,要怎樣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