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資本推手:用實力和速度引爆虛擬現實

1.1 “虛擬現實之父”——杰倫·拉尼爾

在我的少年時期,預言家們曾預言月球殖民地和飛翔的汽車會出現。而新時代的預言家腦子里想的卻是基因組和數據。想起如此炫酷的過去,我更懷念未來。

——“虛擬現實之父”杰倫·拉尼爾

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正在翻波涌浪,潔白透亮的毛卷云在湛藍的高空中自由飄浮,連綿起伏的海岸山脈像巨大的駝皮壺一樣把舊金山海灣全部盛起來,然后用紅色的金山大橋把壺口封住。這里就是美國加州圣塔克拉拉谷,美國高科技企業單位云集的硅谷(Silicon Valley)。

這一天,溫和、多云、濕潤的海洋性氣候澤被萬物,給人以非常愜意的感覺。有一位20多歲的年輕人正在硅谷款款而行,他身上的嬉皮士打扮很快就引起眾多IT白領的“側目熱議”。

這位年輕人健碩如牛,不修邊幅,頭上卷發亂飛,臉上長滿了絡腮胡,更滑稽的是他手里還捧一個鮮為人知的、被摸得油光可鑒的古怪樂器。他一來到這里就四處游蕩,左顧右盼。

“準備好了嗎?”“開始了!”“太激動了!”“不要吵!”

這位年輕人聽到一間破舊平房里傳出喧鬧聲,就循聲走過去。他透過窗戶發現一些衣冠楚楚的工作人員正在圍觀一位工程師做實驗。只見這位工程師把一只黑色的手套戴到手指上,這手套連接著花花綠綠的數據線。圍觀的人在一邊屏息靜觀,而工程師則戴著那只手套自我陶醉,還隔空做出抓取、移動、旋轉等一系列動作,好像在“觸碰”什么……

這位年輕人一下子就來了興趣,沖進去徑直問工程師:“這是什么?”

“數據手套!它能為用戶提供一種非常真實自然的三維交互手段。你愿意參與進來嗎?”工程師看出這位初來乍到的年輕人身上充滿了熱情和活力。

“當然愿意了……”年輕人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只神奇的手套,恨不得馬上體驗一把。

這位年輕人就是“虛擬現實之父”杰倫·拉尼爾,而那位演示數據手套的工程師就是“數據手套”的發明者湯姆·齊默爾曼(Tom Zimmerman)。

20世紀80年代人類文明進入了計算機革命時代,美國大批的高校畢業生、年輕人懷揣著雄心與熱情來到硅谷尋找“美國夢”。杰倫·拉尼爾就是其中之一。一身嬉皮士打扮的杰倫·拉尼爾是如何“觸碰”到一個虛擬的世界,成為“虛擬現實之父”的呢?這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名師“保薦上大學”

杰倫·拉尼爾于1960年5月出生在美國紐約。后來,由于生活所迫,全家搬到了得克薩斯州的埃爾帕索市附近。杰倫·拉尼爾在這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一邊上小學,一邊學習彈鋼琴,一邊聽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等樂器演奏的音樂,并對音樂十分著迷。

10歲那年,一場車禍奪去杰倫·拉尼爾母親的生命,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人類的生命顯得如此脆弱。失去母親的杰倫·拉尼爾郁郁寡歡,最后生病、輟學。接連的打擊,讓杰倫·拉尼爾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經過幾次搬家,杰倫·拉尼爾和他的父親結識了一位科技界的好朋友——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威廉·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那時,湯博可是一名紅極一時的科學家。1930年,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經計算所做出的預測發現了冥王星,之后,馬上被美國堪薩斯大學和北亞利桑那大學授予天文學學位。從1955年起,他開始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學任教直到退休。2015年,根據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探測取得的科學數據,冥王星最終成為了“矮行星之王”。

當時,湯博認為憂郁孤獨的杰倫·拉尼爾具有研究世界的潛質,因為很多做研究的科學家,其思想境界常常走在世人的前面,而世人并不理解他們,所以他們要忍受著長時間的被誤解、寂寞與孤獨。

“現在孩子在哪里上學?”湯博問拉尼爾的父親。

“噢,很不幸,他輟學了,這些年一直跟著我東奔西跑的。”拉尼爾父親無奈地攤開雙手。

“哦,這樣不好。這樣吧,就去我任教的新墨西哥州立大學上學吧。”湯博向拉尼爾的父親建議。

“太好了,有您這樣著名的美國天文學家保薦,小拉尼爾上大學是沒有問題的。”拉尼爾的父親興奮得要流淚。

要知道,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美國公立大學,是很多美國高中生心目中的科學圣堂。該大學成立于1888年,主校區位于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拉斯克魯塞斯,師資資源十分豐富,師生比例高達1∶19。其所設的學科包括計算機科學、天文學、生物學、化學、數學、物理學和音樂等。

14歲的拉尼爾高中沒畢業還輟學在家,現在有名師保薦去上大學,那是多么榮幸的事呀。

“你要學什么專業?”湯博問拉尼爾。

“有音樂專業嗎?”拉尼爾對于音樂還是情有獨鐘。

“有,但是我推薦你去主修數學課和化學課,利用業余時間再選修音樂學。”湯博誠懇地提出建議。

“拉尼爾,我看就這么定了。”拉尼爾的父親生怕情況有變,就迅速把這件事情定了下來。

在湯博教授的保薦下,14歲的拉尼爾十分順利地進入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插班學習。很快,他就學會了用計算機編程,懂得利用程序代碼指揮計算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大學畢業后,拉尼爾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1983年,23歲的拉尼爾利用大學學來的編程技能,開發出了他的第一款電腦游戲,還取了一個充滿科幻色彩的名字“月塵”。當時,摩根已經接任全球第一家電腦游戲機廠商雅達利公司的董事長,正在大張旗鼓發展電腦游戲產業。當然摩根看到“月塵”游戲流暢凌厲的畫面后,馬上招納拉尼爾到雅達利公司麾下。

當時的游戲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任天堂、世嘉和索尼等后起之秀,不斷挑戰雅達利公司的“老大”地位。拉尼爾作為游戲開發人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不過,幸好有音樂相陪,讓他忘卻了殘酷的市場競爭。在雅達利公司工作期間,拉尼爾曾前往紐約學習藝術一年,后來拉尼爾通過自學,無師自通學會了許多樂器的演奏技巧。這時,拉尼爾的潛能開始噴發出來,一方面他是為商業公司開發電腦游戲的計算機科學家,另一方面他又是個多面手的藝術家。他不僅能與其他音樂家一起參加演出,還學會收藏各種各樣古老的樂器,并為一些新電影配上恰到好處的音樂,甚至他還在歐美許多博物館展出自己的繪畫作品。

不過,這一切都沒有硅谷更具吸引力。在美國精英階層看來,硅谷是“最靠近夢想”的地方,那里擁有獨特的創新文化,鼓勵冒險,刺激創新,容忍失敗,崇尚自由。

在1985年的一天,拉尼爾懷揣夢想,以嬉皮士的打扮前往硅谷,于是就出現了前面所描述的情形。拉尼爾正是由于這樣滑稽的打扮,所以引起了有心人的關注,包括“數據手套”的發明者湯姆·齊默爾曼。

當時,湯姆·齊默爾曼正向同事和風險投資人展示他的發明“數據手套”,沒想到中途闖進來了一位“嬉皮士”。

真是人不可貌相,湯姆·齊默爾曼經過一番了解,才發現這位年輕的拉尼爾根本不是什么“走街串巷”的流浪歌手,而是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畢業生,更重要的是他還會編寫計算機程序,制作電腦游戲,而自己發明的數據手套正好需要大牛級別的編程人才。

“兄弟,我們合伙搞個研究所吧。”齊默爾曼把拉尼爾安頓了下來。

“研究什么?”拉尼爾問道。

“從小方面講就是制造數據手套,從大的方面講就研究人類與虛擬世界的一種全新的交互手段。”湯姆·齊默爾曼向拉尼爾描繪了智能人機交互研究的光明未來。

“太好了,這是我聽到的比音樂更加美妙的東西。”拉尼爾一口答應下來。

在當時,數據手套是一種十分先進的虛擬現實硬件,它通過軟件編程,可進行虛擬場景中物體的抓取、移動、旋轉等動作,也可以利用它的多模式性,作為一種控制場景漫游的工具。數據手套的出現,為虛擬現實系統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互手段。數據手套可以檢測到手指的彎曲度,并利用磁定位傳感器來精確地定位出手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這樣用戶就可以利用這種“數據手套”在虛擬世界中觸摸和抓取他們想要的東西。

怪不得,拉尼爾第一眼看見神奇的數據手套,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最先定義“虛擬現實”

1985年,杰倫·拉尼爾和湯姆·齊默爾曼等人合伙創建了VPL研究所,開始研發虛擬世界的各種支持技術。他們在租的一間破舊平房里,搭建了“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房間”。他們夜以繼日地編程與開發,要將虛擬現實技術轉化成真正的應用產品。他們希望在硅谷這樣的地方,調動所有人的熱情,整合所有公司的資源和創投資本一起來做這件事情。

“人才+創意+資本”的硅谷發展模式果然十分奏效,在VPL研究所里,拉尼爾在數據手套的基礎上,發明了虛擬相機,還設計三維圖形電影,推動了互聯網朝著多維空間方向發展,如Web 2.0(即用戶參與式網絡)。

在研究期間,杰倫·拉尼爾首先提出了“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的概念,并做了明確闡述。杰倫·拉尼爾指出,虛擬現實的內涵就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其中,計算機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稱為虛擬環境。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技術。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說白了,虛擬現實就是讓用戶沉浸到虛擬世界的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科學家們在現實世界中通過各種技術創造一個虛擬世界,讓人徹底沉浸到里面去。

由于杰倫·拉尼爾首先提出并定義了虛擬現實,所以他被譽為虛擬現實之父。

虛擬現實這一概念被拋出來后,全球廠商各顯神通,紛紛上馬虛擬現實項目。不過,目前各大廠商研發的虛擬現實技術大部分應用集中在娛樂、社交方面。這樣窄小的應用場景顯然是不夠的。杰倫·拉尼爾認為虛擬現實應該造福現實,而不是一味地在虛擬世界“玩虛的”。

杰倫·拉尼爾希望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盡快在醫療上如手術建模、模擬解剖等方面應用起來,能夠做到真正造福人類。可以說杰倫·拉尼爾既是Web 2.0的締造者,同時也是反叛者。面對眾多追隨他的粉絲,杰倫·拉尼爾曾深情地說:“大眾智慧會引發長久不息的啟蒙運動,無辜的大眾很可能會蛻變成網絡暴民。在我的少年時期,預言家們曾預言月球殖民地和飛翔的汽車會出現。而新時代的預言家腦子里想的卻是基因組和數據。想起如此炫酷的過去,我更懷念未來。”

圖1-1所示為“虛擬現實之父”杰倫·拉尼爾的貢獻示意圖。

圖1-1 “虛擬現實之父”的貢獻

要怎么理解拉尼爾的話呢?人類需要網絡、需要虛擬現實技術,但是絕不能淪為高科技的奴隸。人類沒到過未來,怎么懷念呢?其實,人類可以通過VR技術來創造一個未來的虛擬世界。人類無法改變過去,但是未來是個未知數,具有可塑性,人類可以好好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造福當下,也就等于創造了美好的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藁城市| 百色市| 调兵山市| 南木林县| 云南省| 曲水县| 二手房| 沧源| 乡宁县| 尚义县| 峨边| 松潘县| 祥云县| 来凤县| 永泰县| 隆德县| 利川市| 新疆| 灵丘县| 罗定市| 桐柏县| 三都| 德兴市| 碌曲县| 潢川县| 泽普县| 福州市| 崇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鄂伦春自治旗| 许昌市| 太白县| 五家渠市| 江都市| 安龙县| 玛多县| 阿鲁科尔沁旗| 红河县| 观塘区|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