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時代挑戰

長期以來,以英、美、德、法、日等發達國家為代表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的核心是追求經濟的持續增長、物質財富的無限積累和生活消費的過度膨脹。在這種發展模式的主導下,隨著人類社會活動的不斷擴張和全球人口總量的幾何式增長,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索取日益加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

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相繼發生了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其中,最為典型的是“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該事件于1930年12月1—5日發生在比利時的馬斯河谷工業區,是20世紀最早記錄下的大氣污染慘案。該事件導致上千人發生呼吸道疾病,一個星期內就有60多人死亡,死亡人數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數的10多倍。

2.英國倫敦煙霧事件。從1952年12月4日到9日,倫敦市毒霧彌漫,導致幾千人死亡。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氣變化,毒霧逐漸消散。但在此之后的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因煙霧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統疾病。

3.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東部海岸的四日市1955年開始相繼興建了多家石油化工聯合企業,在其周圍又建有10多家石化大廠和100余家中小企業。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污染了城市空氣。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大發作。

4.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九州市一個食用油廠在生產米糠油時,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誤,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脫臭工藝中使用的熱載體多氯聯苯,造成食物油污染,九州、四國等地區的幾十萬只雞突然死亡,并導致多人患原因不明的皮膚病。在此后的3個月內,112個家庭的325人被確診為患有該病,之后在全國各地仍不斷出現相同病例。至1978年,被確診的患者累計達1684人。

5.日本水俁病事件。水俁病是指在1953—1956年日本水俁灣出現的一種奇怪的病。它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由于工業廢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其癥狀為:輕者口齒不清、步履蹣跚、面部癡呆、手足麻痹、視覺喪失、震顫、手足變形;重者精神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呈彎弓狀且高叫,直至死亡。

6.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光化學煙霧是因大量的碳氫化合物在陽光的作用下,與空氣中其他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它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滯留市區不易消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者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氣污染和高溫天氣,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者又死亡400余人,許多人出現眼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癥狀。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為“美國的煙霧城”。

7.美國多諾拉事件。多諾拉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1948年10月26—31日,工廠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氣體及金屬微粒在氣候反常的情況下于山谷中積存不散,這些有毒有害物質附著在懸浮顆粒物上,嚴重污染了大氣,隨之而來的是小鎮上的6000人突然發病,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該病的癥狀為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咳嗽、頭痛、四肢乏倦、胸悶、嘔吐、腹瀉等。

8.日本骨痛病事件。該事件于1955年發生于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神通川水體,兩岸居民利用受污染的河水灌溉農田,使稻米和飲用水含鎘,鎘通過稻米進入人體,先引起腎功能障礙,后逐漸引發軟骨癥。在婦女妊娠、哺乳、內分泌不協調、營養性鈣不足等誘發原因存在的情況下,鎘使婦女患上一種渾身劇烈疼痛的病,即骨痛病,重者全身多處骨折,在痛苦中死亡。從1931年到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區被確診患此病的為258人,其中128人死亡,至1977年12月又有79人死亡。

回顧這八大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我們可以清醒地看到,由于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以空氣污染、水質污染、食品污染等為特征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雖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但是類似的公害事件仍然在世界各國以不同的形式發生著。如1984年12月3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印度博帕爾公害事件。當天午夜,坐落在博帕爾市郊的聯合碳化殺蟲劑廠發生毒氣泄漏。1小時后,有毒煙霧襲向這個城市,形成了一個方圓25英里的毒霧籠罩區。首先是近鄰的兩個小鎮上,有數百人在睡夢中死亡。隨后,火車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這場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這一污染事故中,有15萬人因受污染危害而到醫院就診。事故發生4天后,受此危害而患病者還以每分鐘一人的速度增加。這次事故還使20多萬人雙目失明。這是一次嚴重的事故性污染造成的慘案。

雖然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環境治理和保護,但是從全球范圍來看,環境遭受污染與破壞的趨勢并沒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態危機仍然有不斷增強的趨勢。經過95個國家1300多名科學家長達4年時間的調查,2005年聯合國發布了《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該報告全面評估了地球總體的生態環境狀況。這一研究表明,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有60%正處于不斷退化的狀態,支撐能力正在減弱。科學家警告,未來50年內,這種退化趨勢也許還將繼續存在。評估報告指出:60年以來全球開墾的土地比18世紀和19世紀的總和還多;1985年以來使用的人工合成氮肥與前72年的總量相當;在過去50年里,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快速和廣泛,10%~30%的哺乳動物、鳥類和兩棲類動物物種正瀕臨滅絕。科學家將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分為四大類24項,結果發現,15項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正不斷退化,而且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退化在未來50年內將進一步加劇。這些數據集中說明,由生態環境問題引發的生態危機,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重大課題,它也是一個時代性的重大課題,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死存亡。

在當代,全球生態危機的主要根源有三個方面:一是人類對環境資源過度開發而產生的問題;二是人類將廢棄物向環境過度排放造成的污染問題;三是人類技術活動的失控或濫用引起的技術污染產生的環境負效應。這些因素導致了全球范圍內的森林大面積消失、土地沙漠化擴展、濕地不斷退化、物種加速滅絕、水土嚴重流失、干旱缺水普遍、洪澇災害頻發、全球氣候變暖八類突出問題。這表明,生態環境問題仍然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如何認識和應對環境破壞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時代課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瑞丽市| 台州市| 洪雅县| 紫金县| 开封市| 自治县| 吐鲁番市| 临澧县| 临洮县| 凤山县| 泊头市| 左贡县| 太和县| 易门县| 南汇区| 福泉市| 霍州市| 瑞金市| 沈丘县| 定结县| 朝阳市| 盖州市| 上高县| 肇源县| 定边县| 庆城县| 米脂县| 昂仁县| 潼南县| 南汇区| 巴林左旗| 星座| 禹城市| 桦甸市| 秀山| 仪陇县| 紫金县| 清水河县| 曲阜市|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