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汜王朝在宸溟大陸東方,是一個每天迎著朝陽升起的地方,富足的土地養育著繁盛人族,這里經商的、開礦的、制鹽的、紡織的······比比皆是,大戶人家可以豢養死士,平民百姓也可以談論政治,奇聞怪談在坊間流傳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皇家園林修建在青山綠水之間,亭臺樓閣與晨鐘暮鼓交相輝映,巍峨的大殿都是千年不朽的金絲楠木,白玉臺階鋪著百花團簇織毯,銅鶴嘴里飄出裊裊熏香。
太子李世基正在殿中批閱奏章,父皇迷戀上訓鳥,百官送來的鳥雀,掛滿皇家花園,籠子里叫聲嚶嚶,山林百鳥,在天空盤旋飛舞,與花園中鳥雀,相映成趣。
李世基身邊小太監輕輕搖著宮扇,侍女手中杯內茶水,涼了,換,又涼了,又換,往復數次,太子一直低著頭寫著,全然沒有發覺一個時辰已經過去。
忽然,他最親信的尚書之子,賀同來見,他這才抬起眼皮,放下手中的筆,問道:“讓你查的事,查清楚了嗎?”
賀同施禮說:“我走訪附近山村,聽一老農說,近日靈山卻有些古怪,他們不敢出屋,只聽外面過隊伍一樣,發出隆隆的聲音,不知道怎么回事。”
“這件事關系到我朝龍脈,你跟我說一個老漢聽到了怪聲,你說,父皇會相信我說的話嗎?”他把奏章放下,轉過龍案,走到賀同面前。
“前日,我去崆靈寺,希望他同我一起去查這個案子,住持說他閉關了,太子,真不是我不盡心。”賀同擦了擦臉上的汗。
“你說的是呂梟?他就是個怪胎,沒爹沒娘,國師說他天將降世,一出現就被父皇視若珍寶,供養在崆靈寺,我一直不看好這個怪胎,只要是國師的話都不能當真,但是,他確實有用,讓父皇看清呂梟,也就是看清國師。”他在大殿內來回踱步。
賀同見過呂梟一面,他統領御林軍時,空門派掌門受妖人蠱惑,跑到京城鬧事,專殺當朝要員,當時,京城人人自危,一片恐慌,陛下讓他辦案,他與御史之子張沛追查數月,也沒抓到,陛下盛怒,讓他們在七日內結案。
一日,他正在衙門里發愁,忽聽外面有擊鼓聲,他心里一驚,知道準沒好事,果不其然,丞相府邸發生命案,幸虧死的是管家,王丞相逃過一劫。
他和張沛去了案發現場,發現作案手法與其他官員一樣,都是耳后一根毒針殺死,死時臉露淫笑,做出手腳抓刨古怪樣子。
他對王丞相說,兇手發現殺錯了人,一定還會來,讓他暫時躲一躲,他在丞相書房內做了個假人,自己帶領御林軍埋伏在暗處,等待兇手出現。
那一日,正是月圓之夜,丞相府婦孺老弱早早熄燈,張皇失色側耳聽著外面動靜,許是兇手也發現了什么,長夜過半,一點動靜都沒有,張沛腰酸腿疼,打著哈欠說:“哥,都這時候了,我看他是不來了,兄弟們都累了,要不我在這兒,你和兄弟們先回去休息。”
賀同一想也是,就拍了拍他肩膀說:“好兄弟,你在這兒盯著,我出去轉一圈,醒醒盹。”
張沛點點頭,向御林軍做出散開動作,眾人悄悄回到別院,但是也不敢睡,側耳聽著外面動靜。
大街上,一片漆黑,打更人聲仿佛在隔世,青石板路除了賀同略帶困意的腳步,什么聲音都沒有,他困得睜一眼閉一眼的,也沒發覺,街道早已不是原來樣子,四周出現一層淡淡的霧氣,彌漫在空氣里。
大街上,道引人走,也不知走了多遠,一個石砌牌坊出現在眼前,上面赫然寫著“天地弈慧”字樣,他抬起眼,打量了一下,記憶里好像沒來過這個地方,他轉身想走,誰知,就在他轉身空當,眼前飛過一道白影,似男似女,看不真切,這突來變化讓他瞬間清醒,他本能地把手伸進腰部,拔刀對著那白影砍去。
那白影轉身化成一只白虎,前爪直抓他前胸,耳邊還傳來女人的笑聲:“賀郎,你好沒意思,奴家等你多時了。”
他一把攥住白虎前爪,奮力掙脫,嘴里喊道:“妖人,這是天子腳下,豈容你作祟。”
白虎幻作女人頭臉,“我偏不放你,我吃了你心就能長生,快拿心來。”說完,虎爪往下一探,似有千斤力量橫貫而下,嚇得賀同大喊,“救命!救命!”
就在他命懸一線之際,一冷峻少年飛身出現在白虎面前,立掌劈去,白虎應聲倒地,賀同雙眼發直,嘴里語無倫次,少年走到他跟前,在他耳后抽出一根毒針,他才恢復正常,從地上爬起來。
他摸了摸后腦勺,看看左右,原來,他不知不覺間竟來到一處荒僻之地,地上雜草叢生,樹林蔭翳,陰森恐怖。
他一下明白了,空門派是邪教,他們用巫術讓人致幻,恐懼而死。
他走到那白虎面前,低頭一看,竟是一個三十多歲男人,他踢了幾腳,覺得還是不解氣,撿起地上的刀,就要往下砍,被少年攔住,“你帶著他回去,官升一級,帶著個死尸回去,陛下會說是你找的替罪羊,你再好好想想,要活的還是死的。”
賀同看看他,覺得他冷峻不失睿智,伸手也是高深莫測,便問他是誰,少年莞爾一笑,說:“你叫我呂梟吧。”說完飛身消失在夜幕中。
從那以后,呂梟便在賀同心里扎根,時時不忘。這一次,龍泉出事,他怎么能忘了他的恩人。
“您何時動身,我去安排。”賀同拱手說。
“你在宮外備幾匹馬,我們輕裝出發,不要驚動御林軍。”太子說完,便出了大殿,拐進長廊,繞過假山,往西沿一條青磚小路直奔御花園而去。
御花園內,青竹翠柳搖曳生姿,池沼內蓮花開放,大大小小金絲籠子掛在廊下,宮女都是蜀錦衣裙,各個玲瓏清秀,花季一般年齡,給御花園增添別樣情趣。
陛下李乾仲年近四旬,正是鼎盛之年,面闊朗潤,目光炯炯有神,只見他手里拿著銀匙,正在為一只挑食的畫眉鳥喂食。
他見太子急匆匆走來,把銀匙交給旁邊太監,接過宮女捧上的絲帕,擦了擦手,看看左右,眾人會意,輕輕退下。
李世基見父皇倒背著手,一臉嚴肅地看著他來的方向,他知道父皇殺伐果斷,他下面弟弟眾多,哪個不是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他自知身上責任重大,這件事辦不好,一定會影響到他今后太子之路,想到這兒,他加快步伐,臉上更顯出幾分自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