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冷靜思考
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鄭重向全黨、全社會宣布,“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并提出“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發展。2015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指出,“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主要是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2016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指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作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的判斷。從“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到“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從“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再到此次全會的“取得壓倒性勝利”,黨中央對反腐敗形勢作出的判斷經歷了實踐和人民的檢驗。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當前,我國形勢總體上是好的,黨中央領導堅強有力,全黨“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顯著增強,意識形態領域態勢積極健康向上,經濟保持著穩中求進的態勢,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斗志昂揚,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他同時強調,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清除了黨內存在的嚴重隱患,成效是顯著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這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大判斷。全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聯系。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的改革發展正處在克難攻堅、闖關奪隘的重要階段,迫切需要銳意進取、奮發有為、關鍵時頂得住的干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取得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但反腐敗斗爭還沒有取得徹底勝利。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零容忍的決心絲毫不能動搖,打擊腐敗的力度絲毫不能削減,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解決當前黨內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黨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員干部隊伍的主流始終是好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黨內外、國內外種種復雜因素的影響,黨的健康肌體也感染了不少病菌,一些黨員、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作風狀況上都處于亞健康狀態,人民群眾還有不少意見。一些領域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影響惡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特別是“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等人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不僅暴露出他們在經濟上存在嚴重問題,而且暴露出他們在政治上也存在嚴重問題”。這些案件及近幾年來查處的其他許多案件警示我們,黨要保持執政資格,永遠成為中國人民的主心骨,永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就必須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特別要下決心根除腐敗這個毒瘤。“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可以看出,全面從嚴治黨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一刻都不能放松,一刻也不會放松。我們要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繼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面從嚴治黨提出6項任務,對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為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態展現新氣象,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同時也要看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黨員、干部時刻面臨被“圍獵”、被腐蝕的風險。現實一再表明,反腐敗斗爭不能退,也無處可退,必須將“嚴”字長期堅持下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黨肩負的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永遠在路上。黨的建設必須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提供保障。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80年的持續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展現出無限光明的前景。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藍圖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不可能一夜成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偉大的理想,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進展,奪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成效,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貪圖安逸、不愿繼續艱苦奮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滿、不愿繼續開拓前進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怎樣才能及時消除可能不時出現的“要不得”的想法?怎樣才能使全黨永遠保持紅軍長征時那樣一種政治本色、那樣一種犧牲精神?怎樣才能肩負起歷史使命,始終“贏得人民的信任和信心”?毫無疑問,我們黨必須時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從寬松軟到嚴緊硬是一個長期過程,要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永遠在路上,彰顯著共產黨人的恒心和韌勁。從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再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體現的是我們黨對管黨治黨的規律既有堅持,認識又在不斷深化。永遠在路上,貴在開好頭,重在看方向。管黨治黨寬松軟是多年形成的,嚴緊硬也絕非一日之功。不堅持就無以深化,不深化也無以堅持。準確把握堅持與深化的關系,體現著科學精神,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堅持不斷發展論和發展階段論相統一,既著眼未來,更立足當前,從點滴做起,從具體事抓起,不斷釋放新信號。對形勢的判斷要多一份冷靜清醒,保持堅強政治定力,靠嚴肅政治生活、靠加強黨內監督、靠強化責任追究、靠選對人用好人,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紀檢監察工作責任重大。全黨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6項任務: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強化思想武裝;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保證全黨集中統一、令行禁止;弘揚優良作風,同心協力實現小康;堅決懲治腐敗,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強化主體責任,完善監督體系;向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這6項任務,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時代性、針對性,各級黨組織要主動擔當作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松勁、不停歇,以全面從嚴治黨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